据印度媒体《印度快报》近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面对步步紧逼的美国关税以及中印关系逐渐改善的新局面,印度正考虑放宽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对华实施的一系列贸易、航班和签证限制,并为中国投资打开大门,方便中方企业与印度合作伙伴共同在印度投资,包括允许中印企业组建合资公司,但中方需作为少数股东。消息人士说,印度在商业关系上与中国和解是不可避免的,这只是时间问题,还能借此向美国发出信号以对冲施压。
最近印度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前脚刚罚了中国企业几百亿,后脚就说要重新开放投资,还特别强调,中国企业不能当大股东。话说印度这几年经济也不咋地,又是口罩事件冲击,又是制造业萎靡,眼瞅着2025年的GDP目标要凉凉。莫迪虽然连任了,但这经济的锅还得他背着。为了自救,他也想了不少招,又是“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又是吸引外资,结果都像泥牛入海,没啥动静。没办法,现在全球供应链也不好“去中国化”,印度自己单干也搞不定。
莫迪(资料图)
所以不管是为了缓解对外贸易压力,还是平衡供应链风险,印度都需要和中国展开务实合作。因此,从去年开始,印度就与中方展开了频繁接触,并在边境问题上一改口风,多次强调“恢复互信”“合作共赢”,和“建立稳定关系”。但中印之间最大的风险是印度政府的信誉问题。近年来,印度 对诸多中国公司采取了多次罚款和资产没收措施,以小米为例,2022年,印方指控其未将专利许可费计入进口商品价值,以涉嫌“逃税”为由突袭了小米在印度的办公室,并向小米追缴了约5.6亿元人民币税款。
此外,印媒还发现,即使在贸易方面对华进行了许多限制,也没能对中国造成损伤。“有迹象表明,印度方面现在愿意让来自北京的资金流入,以应对两国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印度快报》称,有印度政府官员透露,印度对华投资限制可能会逐步放宽,主要针对有印度当地伙伴的中国投资。被禁5年的SHEIN已经于今年2月重返印度,方式为将其品牌授权给Reliance Retail并由其运营。印度当前有流行观点认为,与中国就两国商业关系正常化进行密切对话可以向美国发出信号,“可能起到潜在的对冲作用”。
莫迪(资料图)
虽然印度市场虽然庞大,但消费能力却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强。人口多,并不等于市场需求旺盛。印度的中产阶级规模有限,消费水平远远比不上中国。很多跨国企业进入印度后才发现,这里的市场根本不像数据上看起来那么美好,想要盈利并不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自然对印度市场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可谓四两拨千斤。没有直接拒绝,但话里的意味却相当明显:印度想要中国投资,先看看自己能拿出什么诚意。
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即便印度制造的东西,并不都是我们的必需品,但作为搬不走的邻居,能友好相处总比支持对抗更好,只要印度政府不给中国添乱,其实我们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不管怎么说,印度能对华主动放低姿态,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姿态能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定要做好应对一切突发状况的准备。毕竟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为了利益,谁也不知道印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莫迪(资料图)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印度市场潜力不容小觑,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断扩展其国际市场同时,也寻找新增长点,印度庞大消费市场与年轻劳动力,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通过与印度合作,中国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其亚太地区影响力,还能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但是面对未来机遇与挑战,中印两国合作将成为推动亚洲繁荣与稳定重要力量,双方共同发展道路上,需要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携手应对全球化带来挑战。
乌克兰政府也是
老莫中国有钱的人想不想去我不知道,因为你法款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