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位"啃老"三年的导演——杨宇,人称饺子导演,以及他那部让人欲罢不能的《哪吒》系列。
为啥说他"啃老"呢?
因为他为了追求梦想,不惜在家"闭关"三年,靠父母的支持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
这事儿搁谁身上,可能都会被说成"不务正业",但饺子愣是靠这股"不务正业"的劲儿,打造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爆款动画。
01
要说饺子的故事,还得从他上大学时说起。
这孩子,那可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都是医生,自己成绩也不错,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考进了华西医科大学。
可这孩子心里,却埋藏着一颗"不安分"的种子——他从小学开始,就痴迷于动画,临摹日漫,被同学争相传阅,这让他对动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大学,他偷偷自学三维动画制作,毕业后更是一头扎进广告公司做动画,哪怕工资低,活儿累,也要离梦想更进一步。
可做了一年,他就受不了了。
广告公司哪有时间让他尽情创作啊!
于是,他做了个决定,辞职,回家,专心做自己的动画。
就这样,靠着父母的支持,他在家"闭关"三年,一心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事儿要是放别人身上,早就被骂"不务正业"了。
可他呢,愣是靠着这股子"任性"劲儿,做出了一部获奖无数的动画短片,让业内外眼前一亮。
他们才发现,原来"不务正业",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从《大西瓜》到《哪吒》,饺子这人那叫一个"死磕"!
为了《哪吒1》,他带着团队足足磨了五年,剧本改了66稿,哪吒的形象设计了一百多个版本,光是特效镜头,就打磨了三年,一个镜头反反复复修改几十遍。
有人说他"变态",可正是这种"变态"般的努力,才塑造出了《哪吒》震撼人心的画面。
那磅礴的海底炼狱,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无一不是他用心血一点点雕琢出来的。
他就像个"疯子",为了让每一帧都完美无瑕,逼着团队一遍遍修改,哪怕快崩溃了也不肯罢休。
正是凭着这股子"疯劲",他带领团队创造出了两部现象级国漫,票房口碑双丰收,让观众大呼过瘾。
02
当然了,饺子能这么"任性"地追梦,全靠他那对开明的父母。
当年他辞职回家搞创作,家里没有半句怨言,父亲还给他买了台电脑,支持他搞动画。
那三年,他省吃俭用,靠着母亲每月1000块的退休金过活,可从没想过放弃。
父母的支持,就像梦想路上的"加油站",让他一路狂奔不止步。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孩子追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饺子的经历,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哪吒1》大火后,饺子的压力山大。
观众的期待如狂风骤雨,铺天盖地而来。
面对质疑和不看好,他选择迎难而上,带着团队在压力下死磕《哪吒2》。
"观众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就一定要拿出最好的东西来回报他们。
"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和团队爆发出了惊人的斗志和创造力。
画面的精细程度,特效的惊艳指数,大大超越前作。
光是一个"哪吒闹海"的场景,就足足打磨了一年时间,上万人的战斗场面,更是震撼到令人窒息。
当《哪吒2》点映时,观众们惊呼:"这特效,太酸爽了!"
"导演太牛了,国漫就应该这个水准!"
这一刻,饺子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是啊,压力,不就是用来超越自己的吗?
03
这两年,有一个词突然火了——"打工人"。
网友调侃自己是"打工人",朝九晚五,工资微薄,生活困顿。
可动画人,何尝不是"打工人"?他们长期加班,通宵达旦,就为了在截稿日前完成任务。
他们收入微薄,没有过节费,就为了能做出心中完美的画面。
可他们从没想过放弃,因为热爱,就是最强心脏。
正如饺子所说:"做动画,就要倾其所有。因为这是一个值得付出一生的事业。"
是啊,哪有梦想不付出代价?
哪有艺术不历经磨砺?
动画人用汗水诠释着这个道理,用执着守护着内心的圣地。
其实,饺子的故事不只是动画人的故事,更是无数平凡人努力逆袭的缩影。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梦想,从来不负努力的人。
一个医学生,照样能转行成为知名动画导演;
一个"啃老"青年,照样能成为万众瞩目的大神;
一个默默无闻的团队,照样能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国漫。
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坚持,平凡,也能孕育伟大。
所以,如果有梦想,请努力奔赴;
如果有理想,请坚定不移。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饺子和他的《哪吒》,正是这种英雄主义最生动的注脚。
也许此刻,你正怀揣一个梦想,觉得渺茫、遥不可及。
可只要你像饺子一样,怀着一腔孤勇,咬定青山不放松,总有一天,梦想之花会在你手中绽放,生命之火会因你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