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17世纪荷兰靠航海学校网罗全球制图师成为"海上马车夫",20世纪美国用"曼哈顿计划"汇聚6000名科学家建立科技霸权。
美国执着于硬件堆砌和资本垄断,而中国用“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双轨哲学,为人类探索出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新道路。当DeepSeek攻击事件真相在TikTok播放破亿,当30万行开源代码消解“中国威胁论”,一个新时代已然到来:技术霸权终将消散,唯有人才生态的包容力永恒。

2025年春季,硅谷某芯片实验室的监控录像记录下惊人一幕:3名华裔科学家在深夜拆除设备,将存有2nm制程工艺数据的加密硬盘投入粉碎机。这不是好莱坞剧本,而是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升级后,针对高科技人才管控的真实场景。
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美未来将会在科技战、贸易战以及金融战等多领域展开竞争。这里面科技战尤为重要。不过咱们话又说回来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战争,本质还是国与国之间的人才之争。谁家的人才梯队饱满,人才质量高,那么就能在长期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之前互联网上有一个话题热度很高,说的是中国这么多知名大学,结果反倒是为美国培养了人才。
这种说法完全是片面且没有依据的。据我所了解到的,根据沈登苗等学者的研究,63位现当代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中,87%出生于中国大陆,且75%在中国完成本科教育。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得主均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其学术根基形成于中国教育体系。
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科学家仅占4.8%(朱棣文、钱永健等),且其父辈仍为第一代中国知识移民。这种“代际积累+中国教育奠基”的模式,证明所谓“顶尖人才来自美国”实为伪命题。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STEM毕业生数量达美国4倍,人工智能领域新增2300个本科专业。华为昇腾芯片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1岁,展现中国本土培养的年轻化人才梯队活力。美国硅谷38%的华人科技精英仍以中国教育背景为主体,其创新能力本质是中国教育体系输出的“智力资本”。
再结合上面这位美国学者所说的话,中国有自己大学培养自己的人才,中国根本都不需要美国培养的人才。
我个人认为,所谓“中国顶尖人才依赖美国”的论调,本质是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认知偏差。美国顶尖海归中,来自中国的占比最高,而中国顶尖人才中仅有约5%具有长期美国背景!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已经回国为祖国贡献。
以前我们人才流失,一方面是我们那时候的经济疲软,另一方面则是那时候条件有限,无法为更多的科研人员提供舞台。
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彼得森研究所学者尼古拉斯·拉迪指出,西方低估了中国经济韧性,其GDP增速仍为美国两倍,技术创新投入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经济实力为人才提供了可持续的科研保障。

2020-2024年间超4000名科学家从美归国,清华姚班毕业生留美率从75%骤降至61%。美国硅谷的华人高管占比达38%,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以201万年薪颠覆传统薪酬体系,深圳-新加坡AI联合实验室等跨境飞地模式,正在构建“海外预研-国内转化”的新人才环流通道。
美国NSF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STEM领域签证拒签率从2018年的12%飙升至2025年的67%。而中国推出的"五星卡"(永久居留身份证)新增"科技功勋"通道,2024年发放量同比增长280%。
中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生数量已达美国四倍,仅人工智能领域就新增2300多个本科专业,全球48%顶级AI研究者本科毕业于中国院校。
所以,还在说中国顶尖人才流失到了美国和欧洲,这种说法完全是谬论!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人才梯队逐年提升,已经超过了欧洲乃至美国。这也是我们敢于同整个西方正面竞争的底气所在。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