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敢于抛出问题、直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国敢与美国正面交锋的底气所在。
关于中美关税战,互联网上已经有太多人作出过分析了。我认为,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对中美关税战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概括来说就是,中方在与美国的关税战开打之际,中方将坚守4项原则,如下:
原则一: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原则二:保持定力,增强信心。
原则三:聚焦关键,补上短板。
原则四:坚守底线,灵活应对。

具体而言,黄奇帆说美国政客想和中国“脱钩”,这事儿很明显了。他们从贸易、投资到金融,到处都动手,比如不让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还逼着美国的企业从中国撤资。中国得看清现实,别想着跟美国妥协就能让关系变好,得准备好长期跟他们较劲。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范围越来越广,连半导体、汽车这些高科技的东西都不放过。他们还用“关税预告”来吓唬企业,让他们把产业链搬走。
不过,咱们也别太担心。中国经济有自己的优势,市场特别大,2025年消费市场规模能到60万亿人民币!而且产业链也很完整。2024年的数据就显示,内循环已经占了GDP的62%,这说明咱们有能力抵挡外面的冲击。
举个例子,2024年中国还降低了进口关税,降到了6%。同时,咱们还通过扩大开放,像举办进博会那样,吸引全球的企业来。这样就能抵消关税战带来的影响。
在关税反制上,中方也很有策略。咱们是“精准打击”,一边对等加征关税,一边还把部分美国企业列为“不可靠实体清单”。

从关税战的本质上来说,中美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并不是我们想要与美方打这一场关税战,而是以特朗普团队为首的美国政府,为了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以及美国优先等行动,强行与中方打关税战。
在我看来,无论是技术战、关税战还是金融战,时间都是有利于中方,不利于美国。而且我之前也说了,美国手里其实没有多少牌可打了,而中方手里至少还有5张王牌,如下:
市场牌:中国2024年进口额达4万亿美元,美对华出口企业(如特斯拉、英特尔)的25%营收依赖中国市场。3月反制中,中方对美农产品加税直接冲击爱荷华州等“票仓州”。
产业链牌:全球70%的中间品贸易与中国相关,美企苹果、通用汽车在华供应链占比超30%。中方对美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将影响美国能源出口战略。
金融盾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80国,2024年处理金额达150万亿元,削弱美元霸权冲击。
科技牌: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5G专利占比40%,反制中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动摇美企技术优势。
开放底牌:RCEP框架下,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7万亿元,对冲美欧市场波动。

都知道关税战没有赢家,那么美国为何还是要一意孤行的与中方乃至全球打关税战呢?美国政策制定者深陷"修昔底德陷阱"认知,将中国崛起简单等同于苏联式威胁。
这种思维导致政策工具严重僵化。即便明知加征关税使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2300美元,福特汽车因成本上涨裁员1.2万人,美国仍将关税作为应对所有经济矛盾的"万能钥匙"。
对于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欧美那边很多媒体已经对美国发出了警告,美国关税战将使其GDP在两年内累计损失0.87%,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构建的新贸易网络,正形成更具韧性的增长极。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终将倒逼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