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瓦拉见到毛主席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毛主席一句话令气氛轻松!

青春诗行无悔 2025-04-16 18:10:56

1959年1月21号那天,毛主席在中南海跟一些国际朋友聊天时,提到了古巴革命成功的事儿。他讲,古巴这事儿现在可火了。后来,他还专门给卡斯特罗写了封信,里面说,因为咱俩国家有一样的苦头和一样的斗争,所以咱们两国人民心连心。那这所谓的“一样的苦头”到底是啥呢?为啥会让毛主席有这么深的感触呢?

1956年11月份,古巴的大英雄卡斯特罗,带着82个兄弟,从墨西哥坐船回了古巴。他们坐的是条小船,就这么一路漂洋过海到了家。可惜啊,跟政府军干了一仗,结果不太妙,最后只剩下12个人,手里头也只有7把枪了。

这12人里头,有卡斯特罗的亲弟弟劳尔·卡斯特罗,还有切·格瓦拉。他们后来跑到一个叫马埃斯特腊山的地方,建了个据点,一直打游击。两年多后,卡斯特罗带着古巴人民,硬是把独裁统治给推翻了,然后他就宣布古巴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大革命栽了跟头后,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的队伍,跑到井冈山搞起了革命根据地。就这么过了二十多年,毛泽东带着大家,一起把蒋介石的独裁给掀了个底朝天,建了个全新的中国。这两段故事,说起来还真是挺像的。

由于上述的那些经历,加上那时候中国和古巴在国际舞台上都受到了美国的排挤,毛主席便提出了“咱们有相同的磨难,也得一起抗争”这样的说法。

卡斯特罗和格瓦拉刚开始搞革命,建立老窝的时候,就靠了12个人和7把枪。那说到毛泽东在井冈山搞革命根据地,他当时手头上有多少人,多少枪呢?

1927年9月那会儿,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和江西交界的地带,带着农民们搞了一场大动静的武装反抗。毛泽东呢,是中央派去的,他带着中央特派员的头衔到了长沙,挑头组织了湘赣边界的那次秋收起义,对,就是大家常提起的那个。那时候,参加这场起义的队伍,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手下管着三个团,加一块儿有四千多号人。

秋收起义碰壁后,总指挥卢德铭英勇献身。芦溪那一仗打完,队伍人数掉到了1000以下。看着革命队伍一天天减少,毛泽东动手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整顿”。整顿过后,队伍换了新名头,叫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人数缩成了700多,但毛泽东还是前敌委员会的头儿。

毛泽东到了三湾后,得知井冈山上有一支由袁文才和王佐带领的农民队伍,他就提笔给这两人写了封信。经过不少波折,袁文才终于松了口,说可以帮忙安顿伤员和后勤的人。为了让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跟自己更亲近,毛泽东慷慨地送去了170条枪,还提出大家联手干大事的想法。

接着,毛主席带着大约六百人的队伍继续往南走,打起了游击战。那时候,他们老是被当地的反动武装偷袭,而且队伍里的一些大领导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人数就这么越来越少。

10月23号那天,毛泽东带着200多号人,走到了井冈山西南边的荆竹山脚下。这时候,王佐那边已经派人过来帮忙了。到了24号晚上,毛泽东就领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算是正式开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难任务。说起来,毛泽东刚开始在井冈山安家立命的时候,手下也就200多人,枪也就100多把。

井冈山这块地方,搞起了革命根据地,就像是点了一把火,让“工农自己拿枪杆子”的想法火了起来,走出了一条用武力赢得政权的新路,给中国的革命指了条明路。到了1949年10月,毛泽东带着那些在井冈山和其他地方打拼出来的革命战士,一起打下了全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卡斯特罗、切·格瓦拉,还有毛泽东,他们都走过从打游击到建新政权的路。他们的脾气都一样,那就是跟敌人干到底的狠劲,还有那种一定要让国家独立、复兴的坚定信念。

1959年,古巴闹革命成功后,切·格瓦拉这位革命大佬,跟新华社的记者聊了两个多小时。他细细讲了讲古巴革命是怎么赢的,有啥经验和碰到的问题。要走的时候,格瓦拉还从书架上拿了本讲毛泽东游击战的小册子。他挺激动地说:“我可是毛泽东的忠实追随者。”

切·格瓦拉还向中国记者赠送了小册子,特意指出:“这是在古巴游击战时,前线紧急印刷的”,是“中国给予的‘精神食粮’”。在很多场合,他都毫不掩饰对毛泽东的敬仰。他热爱阅读毛主席的书籍,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以及对古巴革命游击战的经历和反思,写出了《游击战术》以及续集《游击战:战略手段》这两本书。

1960年9月2号那天,古巴的哈瓦那革命广场上,头一回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好几百万古巴老百姓从各个地方涌过来参会,那场面真是又大气又热闹。会上,卡斯特罗站出来说话,他狠狠地批评了美国,说美国老想着法子阻止古巴跟苏联、中国交朋友,这种行为太霸道了。

猛然间,卡斯特罗提高嗓音问大家:“在这个讲究自主自由的大会上,咱们古巴革命政府想问问古巴的老百姓,愿不愿意和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呢?”

现场立马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赞成!赞成!赞成!”好多支持建交的群众兴奋得把帽子都扔上了天。

卡斯特罗马上就说:“从现在开始,咱们跟蒋介石那个假政权,外交关系一刀两断。要是帝国主义敢动古巴一根汗毛,而中国愿意伸手帮忙,那古巴肯定接受中国的援助。”

仅仅二十多天后,中国和古巴就共同发布了《中国同古巴建立外交关系的公告》,正式宣告两国牵手合作。这样一来,古巴就成了西半球里头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1960年11月17号那天,古巴的革命大英雄切·格瓦拉带着一群搞经济的专家来到中国访问。当他终于见到心里特别佩服的毛泽东主席时,紧张得要命,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反倒是毛主席先开了腔,笑着跟他说:“切,你看上去真挺年轻嘛!”这话一出,两个人之间的气氛立马就变得轻松多了。

格瓦拉热情洋溢地讲:“毛主席啊,您搞革命那会儿,我们还没影儿呢。全靠您那‘游击战’的法子,我们才赢得了胜利!”

聊天时,切·格瓦拉向毛主席请教了不少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事儿,他还明确表示自己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态度。

聊完天后,毛主席又一次大大夸奖了古巴起义军,他笑着对卡斯特罗说:“老卡,你真行,竟然敢跟美国人硬碰硬!”

1964年春天,咱们中国派到古巴的第一位大使申健,在结束任务回国的时候,带上了卡斯特罗特意准备的一份特别礼物,要送给毛主席。这礼物可不简单,是卡斯特罗在反击美国搞的“猪湾事件”时,从敌人手里缴获的美式M1911A1手枪。而且,他还在枪身上刻了字,用西班牙语写着“毛泽东”三个大字。

尽管卡斯特罗和毛泽东两人神交多时,却一辈子都没能碰上面。

到了1995年,卡斯特罗终于实现了来中国的愿望,还特意跑去毛主席纪念堂看了看毛主席的遗容。他当时说:我特别尊敬毛主席,因为毛主席老是站在受压迫的民族和人民那边。

后来,卡斯特罗在自己的故事里这样讲:“提到世界上最牛的政治高手,还有那些历史上一流的军事大佬,毛泽东这个人,你绝对不能落下。”

我猜,卡斯特罗会这么说,原因大概是:毛泽东不光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都认可的人物。他不仅在中国深得人心,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在全球范围内,那些追求进步的人也都对他钦佩不已。他的名声、他的理念、他的气度,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