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提议,既然中美无意开战,那就先解决三大问题,第一个最难

袁周世界 2025-03-30 13:08:37

在2025年3月的新加坡国际战略论坛上,国务资政张志贤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鉴于中美双方均表示无意开战,那么应当优先解决那些可能触发严重冲突的“敏感红线”问题,为其他领域合作奠定基础。这一倡议直击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矛盾——在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两国如何避免误判、管控风险,进而寻求共存之道。

张志贤将台湾问题列为中美关系的“深红线”,也是当前中美最难解决的问题。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将台湾问题定性为"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而美国两党形成的战略竞争共识,正使这一问题的敏感性呈几何级攀升。特朗普政府开启的"小院高墙"科技封锁策略,到拜登政府延续的"友岸外包"供应链重组,都暗含将台湾问题工具化的逻辑。但中美在台湾议题上存在根本性不对称:中国视之为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而美国"战略模糊"政策下的军售、高层互访等实质动作,实质是在玩火。新加坡学者警告,若误判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可能触发"自我实现的预言"。

张志贤还提出了其他两大问题,首先是贸易不平衡、保护主义政策,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虽未达成缩减逆差目标,然而,2022年中美贸易逆差出乎意料地扩大至3829亿美元。拜登政府推行的“友岸外包”策略面临实际挑战,欧盟对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德国车企将中国市场视为核心增长极。科技领域竞争更显荒诞:美国对华为、中芯国际的制裁,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荷兰ASML因政治压力限制光刻机出口,其CEO坦言这将损害全球产业链。这种零和思维不仅加剧对抗,更在瓦解国际分工体系。

最后是气候变化领域,2021年《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的脆弱性在202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暴露无遗:美国气候政策受国内政治掣肘,中国强调历史责任分担。疫情防控合作更因政治化操作而瓦解,2023年猴痘疫情中,连病毒溯源沟通都难以开展。这种"对抗优先,合作滞后"的悖论,正在透支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新加坡倡议的破局路径,需要战略智慧与务实行动的结合。

美国必须放弃"以台制华"幻想,切实履行一个中国原则。任何分裂行径都将触发中国反制,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最终损害的将是两国根本利益。摒弃零和思维,探索"竞合并存"新模式。中国持续开放市场,美国需认清技术打压的徒劳——英伟达推出"特供版芯片"证明,市场力量终将突破政治藩篱。双方可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建立"防火墙"机制,隔离竞争与合作界面。

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展现出相应的责任与担当。双方可探索在“一带一路”倡议与“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之间寻求合作的契合点,建立危机响应联合机制。正如谢锋大使强调,宽广的地球容得下共同繁荣,前提是超越零和博弈。作为最大经济体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必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宿命论。

这需要领导层以战略远见管控分歧,以创新思维拓展合作。新加坡的"深红线"倡议揭示了一个真理:对话替代对抗、合作超越竞争,不仅是两国的理性选择,更是人类对文明进步的共同期待。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这句话正在成为拯救多边主义的行动纲领。

22 阅读:10603
评论列表
  • 2025-03-31 10:24

    它美国不耍流氓,不支持台独,不反对统一,基本问题迎刃而解!

  • 2025-03-31 12:10

    中国人的智慧,永远让你想不到。天地人中找支点,进退之中益我捡。利己利彼心中数,论持久战你会不?

袁周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