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亦是一种善意的智慧

璞因挲果 2024-11-22 14:54:23

前文说郑板桥个性耿直,嫉恶如仇,尤其在历经了十二年官场磨砺后,非但没有抹去棱角,还因爱民护民而丢了官。

无怪乎当年子路自掏腰包在鲁国施粥惠民,孔子会气得让子贡去砸了粥铺。如今世人以为孔子是满口仁义的迂腐儒士,但这不过是后人刻板印象罢了,事实上孔子拥有着乐观豁达的胸襟和任意为善的智慧,当然这是题外话大家有兴趣的话,小君之后可以撰文继续和大家聊聊。

只不过,当年孔子的怒便怒在子路不明白行善亦需要智慧。善良仁义的人也需以智慧自保,才不至于寒了更多善良人的心,保护仁义的火种。

只可惜耿直善良的郑板桥不顾一切为民行善后,没有一位好老师为他兜底,最终却因爱民行善举而被罢官。但对于他来说,十二年早已看尽官场的黑暗和凉薄,这官不做也罢,转身便以其才华当起了任性的乙方,还以怪著称。虽明码标价,贩卖书画为生,但怎奈他造诣高,名气大,虽然时常不给甲方面子,但书画生意也被他玩的风生水起。

不过,圈内有个传闻,说郑板桥擅长画石画竹画兰和菊,就是不会画梅花。

这传闻是如何传开的呢?原来当年郑板桥居住在苏州城东桃花巷东头时,巷子西头还住着位秀才叫吕子敬。这位吕子敬秀才科考多年只中了个秀才,且体弱多病还要供养一家老小,生活相当艰难,颇似郑板桥年轻时的境遇。

好在这位吕秀才也有一手好手艺,擅画梅花,因此常对外宣传他的梅花“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因此他的梅花图生意也是不错的。

关键是,郑板桥还经常照拂他的生意,每每有人来寻郑板桥求购梅花图的时候,郑板桥总是很谦逊的推荐人寻吕秀才。据传有位致仕还乡的官员就是不信邪,特地揣了五十两银子来找郑板桥,非得让他画幅梅花图。

郑板桥依然是相当谦逊的和他致仕官员解释道:“真是对不住啊,不是我不想赚着银子,不过是论起画梅花还得是巷西的吕先生画的好。这么说吧,若说吕先生的梅花值五十两银子,那么我的梅花就只值无量银子了。”

这官员无奈,只得去找那位吕秀才了,自此吕秀才的梅花图就更负盛名了,而坊间也开始流传说郑板桥只会画兰竹石,其他的题材就画的不敢恭维了。每每听到这些传闻,郑板桥不过付之一笑。

只是那吕秀才也真当自己的梅花图超越了郑板桥,自此便越发得意起来了。直到数年之后,郑板桥将离开苏州时,当地画友们纷纷前来饯行,吕子敬自然也在期间。

于是,临别赠画之际,郑板桥起手挥墨,一幅《白雪红梅图》挥洒而就,只见那梅干虬劲,蕊嫩花妍,似能嗅着花之清香,更能见花之凛然傲骨。看得那吕子敬惊愕不已,失声道:“郑兄画梅技艺如此高超,何不早早教我?”

郑板桥闻言,只是淡然一笑:“怕吕兄谦让,再不肯作梅花图。”

原来,这几年来郑板桥不肯画梅花图,不过是吕子敬家中困难,只能以画为生,因此特地为他“留口饭吃”罢了。但如今他将离开,又担心自得自恃画技止步不前,便有这临幸梅花图作为鞭策。

而这,不正是郑板桥“难得糊涂”胸襟的体现么。

常言道“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有时候不妨装装糊涂,更显人生智慧。

由于篇幅所限,关于难得糊涂的人生智慧,我们下回继续聊。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