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前几天,我在网上冲浪时,偶然看到了一个热门视频,标题是#单身过年比猪都难#。
视频中,一个28岁的女生分享了与妈妈的对话。
妈妈:“你28岁还不结婚,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
女儿:“我不是不结婚,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
“什么叫合适的?你这个年龄不结婚就是有病,让我很没面子。我现在都不敢回老家,怕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你。”
“那如果结婚了发现不合适又离了,难道不是更没面子吗?”
“但至少先结了,你现在都没结,怎么就知道不合适?”
......
母女俩僵持半天,谁也劝不动谁。
看着软话没用,这位妈妈便开始PUA:
“你也太自私了,我现在因为你,天天吃不下睡不着。”
“你要对自己心里有点数,什么脚配什么鞋,别把自己想太优秀了。”
面对妈妈突然的“人身攻击”,女孩呆住了。
她没再说什么。
只是在视频的结尾,和网友们无奈地感慨:
“难道我28岁还没结婚,就是犯zui了吗?”
看完这个视频,我有一种:
“明明母女俩说的都是中文,却听不懂彼此”的无力感。
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评论区的高赞回答:
“天啊,竟然和我妈说的一模一样。”
今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关于“催婚”的话题就一直霸占热搜。
过年被催婚,已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噩梦 。春节假期刚结束,多个热门话题便迅速占领了热搜榜,如“女白领7天6次相亲经历”和“程序员的相亲计划遇阻”等。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年轻人在短短7天内竟被安排了高达14次相亲。
许多单身人士纷纷抱怨,春节假期仿佛成了“相亲季”,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前往相亲的路上。
对于大龄未婚的青年,春节返乡往往难以避免遭遇各式各样的催婚压力。
据调查显示,超过25岁的年轻人在回家过年时,有高达70%的比例会遭遇催婚现象。
年轻人为什么“恐婚”?
之前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中,获得了最多点赞的回答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其实简明扼要地指出:经济压力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主要原因。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相较于上一代显著增加,许多男女生因担忧经济能力无法承担家庭责任而对婚姻感到犹豫或恐惧。
他们常常说:“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好,又怎能谈论结婚呢?”
然而,在上一辈人眼中,这些焦虑和顾虑似乎都可以通过一句“结婚就好了”来化解。
长辈认为只要两个人组成家庭,生活就能继续下去,未来的养老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至于夫妻之间的感情,可以在婚后慢慢培养。
相比之下,当代年轻人更加注重眼前的实际情况。男女生更加关心自己与伴侣之间的感情深度是否足以走进婚姻,以及婚姻是否会导致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种差异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婚姻观念上的冲突。
父母频繁催促子女结婚,而子女易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轻易做出婚姻承诺。
面对催婚噩梦,年轻人开始“反向催婚” 。
梦梦,一个00后的年轻女孩,自从大学时期开始,就被亲戚们催着找男朋友。如今大学毕业了,父母和亲戚们更是焦急,生怕她步上“不婚主义”的后尘。
催婚的压力让梦梦苦不堪言,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妙招——“反向催婚”。
这个策略很简单,她让父母和亲戚们为她安排相亲对象,还特意选择在过年这个特殊的时期进行。
一开始,大家都非常热心,纷纷为梦梦介绍了十几个相亲对象。
于是,年前的那个星期,梦梦开始了她的相亲之旅。
每天,她都与父母讨论这些相亲对象,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满意度,甚至提出可以与某个人订婚。
看着梦梦如此积极,父母开始感到有些不安。
他们不仅要记住每个相亲对象的特点,还要应对梦梦的“逼婚”言论。
最终,他们开始反过来劝说梦梦,认为她还年轻,应该慢慢挑选合适的对象,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急于求成。
而那些原本还敢带着相亲对象上门的亲戚们,在年后都变得害怕了。
他们害怕一踏入梦梦的家门,就被她催着继续介绍更多的相亲对象。甚至那些没有上门的亲戚,也被梦梦的催婚消息吓得不敢回应。
这样一来,整个过年期间,亲戚们都不敢轻易上门拜访了。
他们到哪去找那么多合适的相亲对象呢?即使是专业的媒婆也未必能应付得来啊!
对于梦梦的这种“反向催婚”策略,年轻的网友们纷纷表示佩服和赞赏。
而她的父母和亲戚们则直呼受不了,感叹如今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难对付。
烟雨寄语如果你正在被催婚:除了采用“反向催婚”这一策略外,还可以尝试网友们创造的“已读乱回”法来应对催婚问题。
例如,当长辈问起:“现在有对象了没?”可以巧妙地回答:“有几位。”
这样模糊的回答既不直接透露真实情况,也不会让长辈过于追问。
而当面对如“你这么好吃懒做,以后会嫁不出去的”这样的担忧时,可以采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回应:“为什么呢?我明明什么都没做啊?”
这样的回答既不会让长辈的话题继续深入,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化解催婚的压力。
如果你身为长辈,在催婚的时候,或许我们该牢记那句古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你的担忧、牵挂,以及对孩子未来道路的期望,都是出于深深的爱意。
然而,你必须认识到,你无法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
那么,何不将选择权归还给孩子,让孩子去体验、去成长?
这样,他孩子才能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变得更为成熟、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