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就像升级打怪,本以为宝宝一岁四个月能省心点,结果新“关卡”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自我意识变强、情绪丰富又个性挑剔,这到底是成长的惊喜,还是家长的“噩梦”?不少家长可能正为此焦头烂额,觉得宝宝咋突然这么难带,却不知这恰恰是宝宝飞速成长的标志。
说说这睡前程序,以前哄睡还算顺利,现在可倒好,宝宝想做的事五花八门,精力旺盛得像个“永动机”。好不容易到了睡觉时间,他这儿摸摸那儿看看,根本静不下来。这时候,和宝宝一起制定睡前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程序,它就像是给宝宝的大脑发送了一个“准备休息”的信号。比如,在洗漱、读绘本的基础上,增加一段轻柔的音乐时间,或者一起做个简单的睡前拉伸操。和宝宝商量好每一步,他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更愿意乖乖上床睡觉啦。不过,这过程中也少不了讨价还价,一会儿想再玩会儿玩具,一会儿又要多听一个故事。
聊聊这物权意识。宝宝抢玩具这事儿,估计让不少家长在外面尴尬不已。在宝宝眼里,所有入眼的玩具都是“囊中之物”,完全没有“别人的”概念。这时候,就得耐心地教宝宝认识物品的归属。指着宝宝的小书包说:“这是宝宝的书包,里面的东西都是宝宝的哦。”带宝宝出去玩时,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也趁机告诉他:“这个玩具是小哥哥的,我们要经过他同意才能玩。”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宝宝可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下次照旧抢玩具。但别灰心,反复教导,总有一天他能明白。
还有这情绪方面,宝宝现在就像个“小雷达”,能敏锐地感知到各种情绪。看到妈妈和别人亲近会“吃醋”,自己搭不好积木会发脾气。这时候,家长可不能嫌麻烦。当宝宝开心时,和他一起欢呼雀跃,告诉他“宝宝现在很开心,对不对?”宝宝难过时,抱抱他,轻声说:“妈妈知道你现在有点难过,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吗?”分享自己的情绪也很关键,下班回家可以跟宝宝说:“今天上班有点累,但是看到宝宝就好开心呀。”
养娃之路,就是在这些琐碎又充满挑战的日常中前行。一岁四个月的宝宝就像一颗充满能量的小星球,不断释放着成长的信号。作为家长,虽然会被这些“小麻烦”搞得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欣慰。每一次的耐心引导,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见证着宝宝的蜕变。所以,别再为这些看似“毛病”的表现烦恼啦,陪着宝宝一起闯过这些“关卡”,迎接更精彩的成长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