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柴有个朋友跟小柴吐槽,自己被「灵活就业」大半年了,有点扛不住,就准备去送外卖,结果第一天赚了38,反手电瓶车罚了50……

心灰意冷的他,最终还是在某BOSS上充个值,没日没夜的投简历,按照原本的工资水平设置了薪资要求,结果投的简历,都是已读不回。
没办法,就主动降薪30%,结果十个里面只有两三个回消息的,但他神奇的发现,这些公司,竟然都是单休,而且在线沟通,对方大有一种,你爱干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态度。

「半年没坐办公室,职场变成这样了吗?……」说到这里,他语气里多少有点要认命的感觉。

于是,小柴把前不久写的一篇文章甩给他「奇瑞员工爆发了!加班3小时补10元、关闭打卡统计、卷时长……」,告诉他,财大气粗的车圈都这样了,那些利润本来不咋滴的中小公司,也得降本增效啊!谁不想一个人当三个人用?
前几天,小柴还有个媒体公关出身的朋友称,现在公关岗,出来一个坑,外面排着十几个人往里挤,都快卷成麻花了。
巧的是,今天小柴上网冲浪的时候,竟然发现在某职业社交APP上,关于求职遇到单休要求的吐槽,一抓一大把。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单休,似乎开始不限职业了,从销售、财务、到美工、程序员,单休快成标配了。
比如有网友表示:「只想求个单双休的,如果双休我要笑醒,可遍地都是单休,救救孩子吧!」

「刚入职,干了两天,不签合同,早九晚六单休,工作内容按量计算……」

「面试了一家贸易公司,一共15个员工,还是单休,财务也要帮忙拣货,工资一天一百」

还有一位疑似程序员表示,一个十几人的公司,只有一个前后端,一个人维护开发十几个系统,需要把调研、开发、测试、部署、运维的都都干了,待遇只有十几K,还是单休……

自然,除了吐槽单休的,也有大量的求职者,发帖求工作,表示单休也行。
类似这样的:「接受单休,接受加班,只想要个工作」

「不求多高能有单休早八晚五或者早九晚六,工作氛围好的就行……」

翻了一遍这些有血有肉,散发着辛酸的帖子,小柴那个心真是拔凉拔凉的,真是莫名感谢小柴的老板还在坚持啊!
无独有偶,这两天,关于「单休」的讨论竟然有多个话题爬上了几个平台的热搜榜。

果然,这世界,终于颠成了,被我们嘲笑过的样子!
据新黄河调查发现,目前在招聘平台,快递、餐饮、零售、医疗、短视频等行业内,单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其中有求职者表示,自己面试了七家公司的采购岗,无一例外都是单休。而当求职者面试时,提出关于休息时间的相关问题,基本上都会被HR怼,而「大小周」成不少HR的最大让步。
似乎,在如今招聘者的眼里,谁再要求双休,就是不识时务,不讲道理的怪胎!

甚至据黄河新闻报道,有些企业,将单休作为了筛选求职者的关键条件,如果要求双休就被冷嘲热讽其不思进取,不奋斗、不奉献。
而小柴也随后下载了某平台看了一些岗位,将单休要求写进招聘信息的的确不在少数。

而在社交媒体上相关热搜话题的评论区,不少打工人现身说法。「从毕业工作到现在就没遇见双休的,现在的公司工作快6年了,早九晚六单休,早九晚六算一天九个小时工作,调休只能半天4.5小时起,没有加班费」

「那你说怎么办,我也想双休啊,可是我找不到啊」

「不仅单休,还要求无偿加班,每天差不多都要10个小时,周天如果加班的话,加班费还非常非常少,然后人家还觉得你应该感恩戴德 」

「我们这边双休就是梦,私企基本就没有双休的说法 」

也有用户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单休变成一种义务,双休更是老板的馈赠。以前996是互联网大厂的专利,现在这股不正之风蔓延到全社会。现在想找工作,光一个双休,就筛选掉了90%的岗位……」

也有人算了一笔账:用每周工作的时间除以休息的时间,如果是双休,那么工作休息比是5/2=2.5;如果是单休,那么工作休息比是6/1=6,整整是双休的2.4倍。
也有打工人表示:「真是好环境啊,建议大家一起享受」「哪怕是休息也要加班、出差、写材料,没有人会体谅你」

「双休这么正常的要求,现在成了奢侈品。回到1995年单休的日子。」

当然,更重要的是,单休也就罢了,但是不少人表示,虽然加班严重、单休,干的活越来越多,但是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了。

早在2019年,互联网、新经济领域最有话语权之一的马云,在内部交流中对员工谈及近期备受争议的996工作制时,马云就称,「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此话一出,可以说引发巨大争议,是不是打工人的福报不知道,但绝对能为马云们创造更多的利润。
而当时,新华社也忍不住下场评论,拼搏不是拼命,勤劳不能过劳,漠视劳动者权益、透支劳动者健康的所谓「奋斗」,绝不是什么「福报」……扭曲「奋斗观」当休矣……
事实上,马云此番言论背后,加班、单休,在互联网大厂一直以来都存在的现象,甚至,在媒体的报道中,XX打成凌晨灯火通明,还被经常拿出来夸,甚至还要比一比谁最晚熄灯……

而小柴,经常出差半夜归家,从虹桥出来,路过携程办公大楼的时候,总是莫名感慨,这世上,总有加不完的班……

在这些大厂的加班文化「浸润下」,一些后起之秀可以说有样学样,加班、单休,似乎也成为互联网公司潜移默化里能够成长的必要条件。
甚至有些公司,还在办公区挂起各种「CPU」员工的横幅。「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

作为半个互联网人的小柴,身边有很多在互联网大厂上班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中,小柴是的确没见到过,能够做到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按时按点下班的人的。
如果谁家是「大小周」制度,那简直是烧了高香了!
自然,话又说回来,在这些互联网大厂虽然加班、单休是普遍现象,但一般来说,这些大厂有让人羡慕的利润,大厂员工的待遇确实是不错的。
比如有些单休、大小周的大厂,每个月的「加班费」算下来都比小柴的工资还高。

但在这种加班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些中小公司,及大量非互联网行业公司,只学了「加班」两字,并且将这两个字抽丝剥茧,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总之就是一个人其余的什么加班费、福利,那是一样也没学。
而如今,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这种原本存在于高利润行业的「加班文化」正在向全社会蔓延,当然,加班也就算了,竟然「单休」也快成标配了。
对于单休盛行,有媒体评论称,这是畸形的用人观念,是资本家榨取劳动剩余价值的衍生,放过打工人吧!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事实上,我们如今的职场,已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了。
一来,就业环境太过于不乐观,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数量屡攀新高,数据显示,今年的应届生人数达到了1179万人,而值得注意的是,前两年的毕业生,没找到工作的还大把人在;

另一方面,那些拿着大把利润,以及热钱追逐的行业如互联网、零售电商、新能源、芯片厂……都将降本增效作为了战略重点。
还在排着队,疯狂的向社会输出人才,比如阿里巴巴两年多减员68000多人,百度去年减员1500人,中芯国际减员1396人、京东方减员2220人、顺丰减员9000人、B站减员2291人……

尖子生如此,那些中小公司、利润率本来不高的实体产业又会好到哪里去呢?降本的降本、撤退的撤退……
有机构粗略统计过,这几年,被输送向社会的人才大概有6000多万,而存量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个小目标。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并没有让坑位变多,而是在加速变小,意味着出来一个坑,大把有经验的和大把底薪的共同竞争,然后内卷就开始了……

有人可以接受单休,有人愿意底薪,有人除了讨口饭吃,没有任何要求,这就像一个无底洞,如果你是企业,又会如何选择呢?
尤其在降本增效这个词,翻译过来不就是一个人干原来几个人的活吗?那么自然,加班、单休就逐渐演变成职场用工的标配了。
也有人表示:「从996到大小周,再到现在的单休,咱们的工作时间就像是被人用橡皮筋拉长了似的,越拉越长,越拉越紧」

甚至,也有不少打工人表示,以后休息时间的压缩空间还很大,单休成普遍现象算什么?有人马上就可以卷不要求双休了。
毕竟相比于当下的迫切的糊口问题,谁会担心还没发生的健康问题呢?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