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十二年七月(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年老的刘邦决定亲征剿灭叛乱,这也是刘邦征战十几年的最后一战,叛乱很快就平定,很不幸,刘邦被流矢射中受伤,领兵返回长安。
返回途中,正好路过沛县,时光荏苒,这是刘邦阔别15年的家乡,这是他生活48年的老家。于是刘邦召集父老乡亲,一起欢乐畅饮,并召集孩童120人,教他们唱歌。酒喝到畅快淋漓之时,高祖诗兴大发,并击筑吟唱: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影视剧年老的刘邦
让孩童也学着吟唱,高祖伴随着孩子们的吟唱,跳起舞来,感慨伤怀,竟流泪数行。征战十几年,成败生死都经历过,唯此时才是真正的放松,然而,刘邦有伤在身,可能感知命不久矣,所以感慨落泪,真性情流露,对生命的渴望之情。
我认为刘邦一直是一个真性情之人,不知何时起,大家评价刘邦都冠以“无赖、流氓”的称号,对于流氓不敢苟同,流氓一词,是指不务正业、经常寻衅闹事、文化素质较低,对他人有下流语言或动作或思想下流的人,这也是现代人的定义。其实流氓在古代是指脱离了农业生产不务正业人员。以现今“流氓”之义来定义古代“流氓”之义,这是张冠李戴。
影视剧中刘邦
刘邦在《史记》或《汉书》同载:
仁而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这段记载,仁爱、豁达、大度、好酒色,哪一点跟流氓沾边了?纵使他喜欢喝酒,养两个情人,又没危害社会,有何不可,他又不是完人,我反而得知,他是一个真性情的小混混。这与他曾经的一段经历不无关系。
刘邦年轻时,去大梁城去拜会大名鼎鼎的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之一。当年的通讯并不发达,魏无忌已死去好几年。无奈,刘邦转而求其次,就跟随张耳混了几个月,张耳原来当过魏无忌的门客,可见刘邦很渴望混进“士”的阶层。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后来,秦国消灭六国,刘邦也成了秦人,一个“流氓”却成了沛县的一个亭长,平常就有仁爱、大度之名,被父老乡亲推举为亭长,也无可厚非。
亭长管的事不少,小区安保队长兼居委会大妈,上管村里农业生产,下管东家长李家短的琐事。这不刘邦原始积累了一些人脉,屠狗的樊哙,吹鼓手周勃,贩卖丝织品的灌婴,发小卢绾,可能村里的事太繁忙,经常要去县里汇报工作,和典狱长曹参、管小吏的萧何、马夫兼驾驶员夏侯婴混个脸熟,时间长了,和他们都成为朋友,和他们打成一片,经常戏弄他们。
刘邦交朋友,不分职业贵贱,都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很接地气,彰显真性情。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刘邦不因为夺取天下而骄傲,很谦虚,和功臣推心置腹:在一次宴会上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认为萧何是第一功臣,樊哙、灌婴等人不服,说我们身披铠甲,多的一百多战,小的也有几十战,我们出生入死,攻城略地,萧何没有尺寸之功,一个舞文弄墨的地位却在我们之上。刘邦打了个比喻说:
“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把武将比喻成猎狗,而萧何是那个指引猎物方向的猎人,你们都是几人跟着我,而萧何是一家人跟着我。这番巧妙的回答,众人无人不服,这种接地气的比喻,千古无二。而反观项羽,估计没人敢在项王面前争功,而高高在上,富有贵族气息,也不屑于这样接地气的比喻。
楚汉争雄
还一次宴会,刘邦对老太公说:“原来在沛县的时候,太公总说我无赖不事生产,不如我二哥勤快,今日我和二哥比谁的产业大啊。”殿上群臣高呼万岁,欢歌笑语,和太公其乐融融。在大众场合下,揭自己曾经的短处,说话不藏着掖着,此乃真性情也。
刘邦在击败英布,返回沛县会见父老乡亲,吟唱《大风歌》时的豪气万丈和感慨万分谢幕,回到长安,由于身中流矢病重。请来医生诊治,医生说:“病会好的。”刘邦嬉笑怒骂说: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我本布衣,以三尺剑夺取天下,这不就是天命吗?我的命运在于天,就算扁鹊在世也没用。刘邦辞退医生,并赏赐医生五十斤黄金。刘邦面对死亡,竟这样坦然面对,无所畏怕,欣然接受。比起秦皇汉武寻找长生不老药,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比起雄才大略,我更喜欢一个真性情,接地气,“流氓”的刘邦。
刘邦像
此文参考《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