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一季度业绩出炉!改革举措不断,未来走势如何?

易昇哥 2022-04-29 15:56:54

4月27日,从易昇证券了解到,港交所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

港交所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沪深港通表现良好,北向及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达人民币1059亿元及355亿港元。沪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达6.41亿港元,其中4.86亿港元来自交易及结算活动。

其中,债券通北向通于2022年第一季大幅增长,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人民币339亿元的季度新高,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4%。截止2022年3月31日,参与债券通北向通的机构投资者共3453家(涉及司法权区36个),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33家增加 7%

不过,港交所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并不理想。港交所第一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46.9亿港元,同比下跌21%,环比下跌1%。股东应占溢利为26.68亿港元,同比下跌31%。基本每股盈利2.11港元。

对于业绩下跌的原因,港交所称,主要是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减少令交易及结算费减少,以及集体投资计划的公平值亏损净额1.89亿元,去年同期收益为1.59亿元,反映全球股票及固定收益市场的广泛表现。

财报显示,港交所现货、衍生产品及商品市场表现稳健而强韧。香港现货市场,2022年第一季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46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所录得的新高纪录下跌35%,但较2021年第四季上升16%。商品市场方面,波动加剧及价格上升亦令成交量略有温和增长。

衍生品方面,据披露,香港交易所一季度衍生产品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为133.92万张,较去年同期下跌5%。尽管如此,2022年3月16日仍创单日新高,该日衍生产品合约成交张数超过280万张。

易昇证券指出,整体来看港交所首季衍生产品及商品市场的业务整体仍较为稳健,其衍生产品假期交易服务将于5月9日佛诞公众假期开始实施,买卖及结算非本地、非港元计价产品而不受限于香港公众假期,有助于提升市场交投量和人气。

在当前宏观环境的背景下,香港IPO市场期内招股活动也在放缓。2022年第一季于港交所新上市的公司共17家,集资额合共149亿元,同比下跌89%。

同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自2022年落地实施以来,香港首家SPAC在2022年3月18日上市,集资金额10亿元。仅2022年第一季,逾30家SPAC交易所参与者成功在港交所注册、并合资格进行SPAC证券交易。

尽管首次公开招股市场于第一季表现疲弱,上市申请仍络绎不绝,截至2022年3月31日,共有157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当中包括10宗SPAC的上市申请。

财报显示,上市债券市场于2022年第一季持续向好,共有131只债券于联交所上市,总集资额达3114亿港元,当中有26只绿色/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债券上市,总集资额714亿港元。截止2022年3月31日,市场上共有1796只上市债券,估值超过6万亿元。

尽管市场持续波动,地缘政治亦持续紧张,港交所在2022年第一季度仍然展示出强大韧性。同时,新股市场上市申请仍然络绎不绝,例如香港首家SPAC上市及多只新的主题ETF发行。

据悉,香港交易所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全新的投资者关系网络平台投资服务通,将其打造为重要的投资者互动及信息门户,帮助香港的发行人与全球投资者和分析师建立进一步的联系。

展望未来,香港交易所表示,将透过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进东西方资本的重要双向流动,建设充满活力和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培育优秀的企业,并且凡事以客为本,全力实现建设面向未来的领先市场的愿景。

目前,港股主板市盈率在10.07倍左右,处十年来16.2%的分位数,过往市盈率主要在8.5倍至20倍波动。从绝对值看,港股可能仅有10%左右的下跌空间。无可否认,港股的市盈率已接近历史低,但是考虑到美元无风险利率持续上升,这将降低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从而限制估值提升幅度。

资金成本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下,无盈利或缺乏现金流的公司估值难有提升空间,亦非首选配置目标。而在海外资金成本上升的环境下,预计资金会优先流入盈利基础较为稳健,并且有大量现金流或经营效率持续改善的企业,其他还在消钱阶段或没有盈利的科企或中概股,股价仍然会较为低迷。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