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螨脲治虫,不了解它的作用机理,不仅治不住虫,还越打越多

财刀国际 2025-02-06 19:38:41

虱螨脲治虫效果不好?

种植户纷纷表示,这个药治不住害虫,后来竟然还越打越多!

在害虫高发期,种植户单用虱螨脲进行防治,感觉这个药基本发挥不了它应有的治疗效果,一时间对它产生了疑虑。

究其原因,原来大家都不了解虱螨脲的工作原理!

不知道虱螨脲是怎么发挥作用才能针对性使用?

不少种植户增强了“虱螨脲”治虫的自信心,也有人想继续用好这个药。

本文就结合大家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虱螨脲”的作用原理。

虱螨脲本质上就是一款广谱有机氟类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卵的孵化和幼虫的褪皮来实现灭虫的目的。

在施药后的一段时间里,害虫体内会逐渐积累虱螨脲成分,并对虱螨脲逐渐产生敏感反应。

然后高龄害虫体内的激素分泌量会逐渐增加,不断刺激其生长发育进行完全变态。

与此同时,低龄鳞翅目青虫会受到抑制,停止发育。

也就是说,在施加了虱螨脲后,高龄害虫将基本保持前期生长状态,很难去完成后期发育。

这就造成了种植户们认为“虱螨脲治虫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其实研究发现“虱螨脲”对低龄鳞翅目青虫是有效的,但对高龄虫几乎无效。

投放虱螨脲后,只有害虫处于低龄期才能显现出显著疗效,所以用错时间减少了疗效。

以生产上常见的甜菜夜蛾为例,当幼虫体长小于1厘米时,“虱螨脲”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并且防效维持在7-14天。

然而当幼虫体长大于1厘米且阶段性进入到高龄时,便不适合施加“虱螨脲”进行防治,因为这时如果使用“虱螨脲”根本不会发挥药效,反而会导致进一步恶化。

所以种植户在使用这个药时一定要把握对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认为“虱螨脲”比较慢药,不放心就增加喷药浓度或喷药频率。

但是殊不知用量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浓度过高不仅不会加速,还会导致药效降低,让虫子越打越多。

因此“虱螨脲”并不是说剂量越大越好,而是要注重用药比例正确,以免亏本又花钱。

那么“虱螨脲”的使用时间是固定时间吗?

这就要根据使用策略定制灵活化的使用时间了。

虱螨脲的最佳使用时机。

“螨脲”为预防型药剂,更适合早期预防使用。

尤其是在作物种植初期,主要吸食性害虫和传播病害病毒的害虫可能会开始出现,并且繁殖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作物生长早期可以选择使用“螨脲”进行控制,从根源预防病害发生。

但是如果到了作物生长中晚期,害虫开始高发并且大量繁殖,此时再施加“虱螨脲”就比较晚了。

因为这时更好使一些新型强药向,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把害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综上所述,“补救型药”最适合在害虫高发期出现并不断繁殖地时候进行喷洒处理,不只针对已经出现的害虫,还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螨脲”有预防作用,但是它并非神仙药!

为了更好控制危害,有些种植户就开始贪图小利,大面积地使用“虱螨脲”田间喷洒,以图避免其他病原体传播带来的经济损失。

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早中晚3个时期抓好了,就不用担心病函蔓延。

如果到了高发期还没控制住,这才是问题!

有些病害甚至需要“霉变前中期”就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这样才更合理可行。

综上来看,在考虑“虱螨脲”的使用策略时,一定要清楚其最佳使用时机,并合理安排喷洒频率,这样才能深得其效!

有些没有明确专业背景的种植户还不知道怎么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可以用下面这个形象化的小总结来帮助即可。

高效药剂配方推荐

虱螨配方

“霜脲”+氟虫腈+吡唑醚菌酯

功效:这种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氟虫腈和优良酸的特性。

加入少量霜脫,提高杀灭绿色盲肠蚤和盲腸蟲目幼蟲的功率,起到增強腺體效應,延長持續時間,提高濃度等作用。

虱螨配方*

乙腈甲氯噻蟲酰胺+氟尿噻呋噻胺

效果:這組合充分發揮了多種成分的綜合效果。

外部成分提高驅蟲效果,內部成分則主要用于提高藥物活性和擴展蟲種適應範圍。

虱蟎配方*

二氟氯苯甲酰胺+阿米卡星蘇+唑蟎磷

功效:這一配方重點是選擇合適比例的三種成分,各成分承擔不同作用:阿米卡星蘇主要提高效果均勻性和擴大防治範圍,而二氟氯苯甲酰胺和唑蟎磷則負責不同蟲種之間的聯合作用和相互促進作用。

虱蟎配方*

丙烯利氮甲酸鹽+氟殺旋+甘氨酸胺

功效:這一配方中丙烯利氮主要用於消滅幼蟲,而其他兩種成分則結合形成協同殺滅作用,相互促進以加強對不同蟲種的驅除效果。

0 阅读:7

财刀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