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到了,没法出门取,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小烦恼?
"把后备厢打造为一个车主专属的移动丰巢柜,车主可以远程授权快递员或亲朋好友开启后备厢,投放快递或物品,大大提升后备厢使用的自由度,还能摆脱当前丰巢快递箱超时收费的尴尬现状。"一次偶然的收快递经历,让李乔娜萌生了开发"车载丰巢"的念头。
李乔娜是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阿杜创新工作室的一名年轻人。"在公司团委的支持下,我们几个青年创客迅速组建开发团队,从客户痛点出发,头脑风暴出'车载丰巢'的创新目标、授权方案和安全监控方案。"李乔娜回忆。
随后该团队参加东风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并获得全票支持,成功申领50万元创意孵化基金。但项目的开发内容涉及APP、H5、后台、接口等,在日常工作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该项目按计划完成开发,是摆在这些年轻人面前的又一道现实难题。
怎么办?李乔娜和她的团队给项目的每个关键开发节点设置PDCA循环计划,使项目分阶段、按计划顺利开发。没有编程经验,他们就利用下班时间从零开始,带着问题去学习;没有供应商,们就在周末手动做辅助线束,搭建测试平台。
实车测试、BUG指摘、BUG修复、效果验证,多次加班至凌晨的努力后,今年7月上旬,项目全功能得以稳定实现。两个月后通过集团验收,成为众创中心第一个成功结案的大众创意项目。由于授权简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该项目还申请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
"车载丰巢"是东风日产阿杜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之一。走进东风日产阿杜创新工作室,BMS自主开发、高精地图预研、情绪感知系统、曜夜版改装车、GCM测试台架……,你会被眼前的一个个出自东风日产青年员工之手的创新作品所吸引。
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智联开发部副部长、阿杜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杜超喜说,从2015年成立至今,这一创新工作室已经孵化200个创新项目,完成106项,转化先行开发8项,71项已经应用到量产车或工作中,累计预估产出2852万元的效益。
阿杜创新工作室的蓬勃发展,是东风日产党委、团委立足党建引领,鼓励创新创造,培养青年创客,营造全员创新文化的一个缩影。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赵书良表示,公司像这样的创新工作室还有很多,它们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重点、难点问题等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发明创造等活动,不仅为青年员工提供了创新的孵化平台,而且也提升了企业的活力效益。
在东风日产发动机分公司,将近200米长缸体XH一线全自动生产线上空无一人,却能完成每年23万台发动机核心部件缸体生产,并且不良率稳定为0;柔性化抓取技术、自动推拉技术、有限空间机器人应用技术、缸体姿态变换技术等全部自主研发,累计节约项目投资1200万元……。
"这得益于是我们金益创新工作室的创客们。"东风日产发动机分公司设备保全科科长金益介绍,"缸体XH一线是发动机分公司加工科10多年前导入的第一条生产线。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该生产线设计之初属于典型的人机组合密合型生产线,所有布局皆以人力搬运最短设计,生产线空间狭小。要对这条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市场上现有的机器人很难满足导入要求。"
然而,让人没有想象的是,金益带领金益创新工作室成员,秉持"降本增效、改善创新"的理念,通过2年6个月的时间,连续攻克了缸体毛坯上料、推拉料、工件姿态转换、托盘安装拆卸、成品下料五大部分"去人工化"的课题,实现了全线40台设备生产100%自动化。
由于缸体重量在17kg至27kg不等,改造前工人主要是完成工件的推拉、变换,重体力劳动让员工很少有精力去关注品质。"但现在只需通过按钮启动设备,生产线就能全自动完成作业,员工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品质检查工作和故障处理工作中。"缸体一线班长段功勇称,"改造后生产线故障率下降50%,产品品质也从每百万件65台不良率,下降到目前的百万件零不良率,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浪费。"
"金益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为公司创造效益8000多万元,申请了21项国家专利、4个发明专利,并从分公司劳模工作室升级为东风公司、湖北省模范创新工作室。"更让东风日产工会主席郑乐华感到自豪的是,这些从各个工作室走出的"创客",如今已成长为各个车间的技术骨干,在公司内刮起一股全员创新的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