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曾四次申请加入北约均被欧美拒绝,为什么最后放弃了?

苏飞说国际 2024-04-14 07:13:55

围棋术语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试应手”,在成语中被称为“投石问路”,这个概念与国际政治中的往来纵横捭阖的游戏规则相似。

2001年,刚刚登上俄总统宝座、执政不到一年的普京,当时还是一个坚定的“民主改革派”。

他对赢得冷战胜利的欧美西方的治国理念大为膺服——这与他曾经的恩师索布恰克的欧洲自由市场理念一脉相承,也与俄国上层自彼得大帝时代以来对西方的亲近情感息息相关。

毕竟,在沙皇时代,俄罗斯与英美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对良好。

因此,通过“911”事件中的紧密配合,普京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发出了第一封热情洋溢的要求“加入北约”的信件。

这就是典型的“试应手”行动。

如今与欧美路线不同的苏联已经不复存在,那个令整个欧洲战战兢兢的“苏俄华约集团”也已经烟消云散。

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加入由美国主导的“民主国家联盟”圈子似乎理所当然。

此外作为针对“华约威胁”的制衡机构的北约,其皮之既已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普京或许认为,如果俄国加入其中,那么北约自然也将走向衰落。

让他担心的是,如果北约作为一个军事联盟继续存在,他就必须确保这一存在不是为了针对俄罗斯。

因为地缘政治的基本原理中,从未有消除了假想敌的联盟,还有持续存在的现实土壤。

那么,欧美真的会通过俄国的好友申请吗?

有典型的“西部牛仔”习气的小布什性格简单直率,所以他没有忽悠普京。

他的表态是:「在个人情感上,他很愿意支持俄罗斯的加入,但他背后有军方掣肘,美苏冷战的遗留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普京对布什的担忧表示理解,并表示愿意与美国合作,推动这一漫长进程。

因此俄国压制了国内强硬派的反对声音,寄希望于在开明政权的影响下,逐渐实现向西方的融合。

为了赢得欧美集团的信任,普京甚至默许了东欧七国,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尴尬安排。

三年之后的2004年,欧美在乌克兰发起的首次“颜色行动”凸显了美国在其中的巨大影响力。

俄开始担心美国触角伸的那么长有什么深层动机——自从门罗主义阻止了其他列强进入美国“后院”,俄罗斯虽然衰落,但至少应该在传统斯拉夫民族聚居区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享有同等权益。

幸运的是,尤先科对亚努科维奇在选举中的“优势”相当大,而尤氏上台后并未立即实行仇俄政策,只是稍有疏远。

因此,普京再次容忍了美国的过界行为。

想着自己已经两次表达了善意和妥协,欧美朋友圈应该解除对俄国的屏蔽了吧?

2004年普京再次申请加入北约。

与此同时,俄政府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的放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视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是北约东扩不能跨越的“红线”。

然而,由于俄国力的持续掉线,这一警告完全被欧美忽视。

毕竟,“趁你病要你命”一直是西方列强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惯用手段。

俄国这次入约申请再次被拒之门外。

算上叶利钦时代,俄国已经被欧美连续拒绝了三次,普京还是没有放弃,他还想尝试一下。

于是,2008年他再次申请加入北约。

对于这次申请,北约做出了怎样的回应呢?

2008年的“颜色行动”席卷到了俄南部的高加索地区,对中亚五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人扶持的萨卡什维利不顾自己斤两,以小博大试图为北约火中取栗,甚至专门赶在普京去参加奥运会开幕的那天实施了行动。

这一次普京彻底明白了,欧美根本不会允许俄国加入朋友圈。

这次普京没有惯着它,一周之内大军反压,令格鲁吉亚丧失土地。

而美国为首的北约则只是发表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抗议”声明,然后开启了以石油为武器,对俄的全球资产作“全面制裁”和掠夺的盛筵。

这次俄准备不足,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GDP的增长率从俄-格战前的5.2%直线下降到战后的-7.8%,损失十分惨重。

但是,俄政府和民众已经认清了欧美的战略意图,即美国不需要一个强大到足以左右地区政治经济命脉的俄国,而只需要一个无法与之抗衡的从属国家,以便控制其资源和地缘政治。

这意味着俄国想加入北约,必须全面对西方下跪,像拉美或黑非洲的诸殖民地一般,成为一个听话的小弟。

因此,自从2008年之后俄国再也没有提及加入北约的事情,反而决心彻底与欧美划清界限。

0 阅读:5

苏飞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