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军旗下的誓言时刻保持冲锋姿态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2019-08-02 15:28:59

前不久,延安市表彰了20名最美退役军人,安塞区建华镇寺沟村第一书记张延飞就是其中一位。退役后他回到家乡担任第一书记,继续发扬军人迎难而上,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带领大家走出了贫困。

走进寺沟村毛庄科果园,一棵棵苹果树长势喜人,果树上果实累累。去年,毛庄科果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但在几年前,村民们只种不管,很多果树都长成了“小老树”、“疾病树”,果园无人打理,几近荒废。这片果园的变化,要归功于退役军人张延飞。

建华镇寺沟村原党支部书记  张俊祥:这片果园是2009年建的,果树死的死,活的活。自从张延飞包村来了以后,带村民出去参观学习,在外面协调肥料,请技术人员来技术指导。现在的果树长得还是比较好。

建华镇寺沟村第一书记  张延飞:每次来到这片果园看到这些果树的变化,我心里特别高兴。我现在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解决果园的生产道路,下一步准备进行硬化。

奉献是军人的底色,张延飞始终没忘记这一点。村民张宝娃是他的包扶对象,村里人提起宝娃,不是摇头就是叹气。可张延飞想,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就不信这个邪。初到宝娃家,张延飞连个好脸色都看不到,尽管这样,他硬是在第七次上门时打动了宝娃。

安塞区建华镇寺沟村村民  张宝娃:以前日子不好,老婆病了一段时间,使我不能出门,那会就喂一头驴,张书记来了以后,给我借了一万五,给我们买了两头牛,现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最多养21头牛和驴,别人都说我遇上好的包扶干部了。

张延飞出生在安塞区一个农民家庭。2001年,年仅16岁的他参军入伍。在12年的军营生活中,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代理排长。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T3车队保障工作”,2008年到2011年,连续四年荣获“优秀士兵”,2011年带领所在班级荣获“集体三等功”。2014年退役后,他被安置到安塞区建华镇镇政府工作。

建华镇党委副书记  李彦: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脏活、苦活、累活争着干,抢着干。

吃苦耐劳的张延飞很快又成了寺沟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张延飞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带领群众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现在,他依然保持着冲锋姿态,要用最快的速度让乡亲们奔赴小康。

建华镇寺沟村第一书记  张延飞:我经常告诉自己,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不能忘记自己在八一军旗下的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保持冲锋姿态,时刻不忘军人本色,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延安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辑:延安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0 阅读:2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简介:参与、沟通、时代纪录,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