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罕见联手剑指叙利亚,土耳其“渔翁梦”恐破碎

刘思琪聊国际 2025-03-12 20:49:40

当中东上空还弥漫着加沙硝烟时,叙利亚北部的地下管道突然传出剧烈爆炸声。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再度成为大国博弈棋盘,一场涉及俄美土三方的地缘暗战正在改写中东权力版图。

曾被视为"过渡人选"的叙利亚临时总统朱拉尼,正面临执政以来最大危机。阿拉维派武装在霍姆斯省竖起反旗,库尔德武装趁势夺取边境油田控制权,以色列支持的南方抵抗阵线更是在德拉省开辟新战线。卫星图像显示,大马士革周边已出现三道环形防御工事,政府军装甲部队频繁向北部调动的车辙印清晰可见。

这场乱局的戏剧性转折发生在土耳其特种部队越境介入之后。安卡拉以"反恐"名义向伊德利卜增派2000兵力,却意外引发连锁反应——原本相互敌对的各派武装突然调转枪口,形成针对土系势力的临时同盟。

正当埃尔多安准备扩大战果时,莫斯科突然打出外交王牌。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罕见披露,俄美正就叙利亚问题展开"建设性对话"。更耐人寻味的是,俄方智库释放消息称黑海舰队陆战队已进入战备状态,五角大楼同日宣布驻约旦空军基地的F-15机群开始24小时警戒。

军事观察家注意到,在塔尔图斯港停泊的俄军护卫舰突然增至6艘,而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在波斯湾的巡航路线出现向叙利亚海岸靠拢趋势。这种同步动作被解读为两大国正在构建某种安全框架,此前双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七年对抗或将迎来拐点。

引发各方角力的核心,是叙利亚残存的战略资产——代尔祖尔省油田群控制权。尽管这些设施在战火中损毁严重,但其日均仍可产出8万桶原油,足够支撑中型国家的战争机器。情报显示,库尔德武装近期将油田守卫部队扩编至1.2万人,使用的美制反坦克导弹数量较半年前激增三倍。

经济专家指出,叙利亚央行外汇储备已跌破5亿美元关口,朱拉尼政权每月需要至少3亿美元维持基本运转。这种财政困境导致政府军拖欠军饷现象蔓延,成为各派武装倒戈的导火索。俄方中断小麦供应的制裁手段,更使该国粮食价格暴涨400%,街头抗议活动此起彼伏。

面对俄美联手施压,土耳其的处境愈发微妙。其耗资20亿美元在叙北部建立的"安全区",现已成为多方武装的围攻目标。卫星照片显示,土军控制的巴卜军事基地周边,半个月内新增147处防御工事,表明安卡拉正在为长期消耗战做准备,并且埃尔多安的特殊外交风格加剧了这种困境。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