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被小鲜肉质疑拍4天戏拿走好几十万,是娱乐圈的悲哀

龙少年品评啊 2025-04-20 08:24:36

近日,电影《横空出世》中李雪健的经典台词再度引发热议。

他是中国唯一大满贯影帝,从影四十余年斩获33个影帝殊荣。

却因鼻咽癌治疗耗尽积蓄,长期化疗导致听力严重受损。

拍戏时常听不清导演指令,采访时听不清主持人的问题,甚至发声都困难。

但他依然是业内公认的表演标杆,冯小刚曾为了一个角色等了他近十年,找他拍戏的导演更是络绎不绝。

讽刺的是,他竟被后辈质疑:凭什么拍四天戏就拿走几十万?

这质疑声,无疑是娱乐圈的悲哀。

当我们了解李雪健那些背后的故事,或许会明白:

真正的艺术价值,从不以拍摄时长去衡量。

01

1954年,李雪健在山东出生。

19岁时,他参军入伍。在1977年,他考入北京空政文工团,成为一名专业话剧演员。

1980年,话剧社排练话剧,他得到一个演“林彪”替身的角色。

尽管是替身,他也十分珍惜这次表演机会。

他疯狂钻研林彪生前的各种小细节,为了贴合林彪的形象,还特意减了肥。

以致于领导看到他的表演后,立即拍板让他主演。

正是凭借这个角色,他获得了戏曲奖最高奖项梅花奖。

有句话叫:汗水浇灌希望,努力铸就好运。

1989年,李雪健受到导演王冀邢的邀请,出演传记电影《焦裕禄》的主角。

同样的,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读了几乎所有关于焦裕禄的书,还专门去焦裕禄曾经生活过的兰考县体验生活。

为此,他还特意去拜访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

结果,徐俊雅直言道:“这人又矮又胖,一点都不像。”

导演王冀邢对李雪健说:“矮,好办,可以垫高,或是拉低摄像机;胖,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李雪健一咬牙,连着吃了一个月的水煮白菜,饿了就嗑瓜子,硬生生瘦了20斤。

《焦裕禄》上映后火遍全国。

当时,《焦裕禄》投资了130万,三毛钱一张的电影票,卖出了一亿三千万的票房。

凭借电影《焦裕禄》,李雪健一举斩获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然而在领奖台上,他却谦逊地说道:“苦和累都让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视剧《渴望》火了。

火到什么程度呢?

大家都在家等着收看《渴望》,犯罪率直线下降30%,公安部还授予了《渴望》剧组一个“维护社会治安奖”。

“娶妻当如刘慧芳,嫁夫当为宋大成”,这句话在当年一度风靡全国。

李雪健凭借这部电视剧,获得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和飞天奖最佳男配角两个大奖。

1998年,李雪健出演《水浒传》里的宋江,因他演得太过传神,拍完这部剧后,他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回家。因为有观众扬言:你回来就揍死你。

在获得无数荣誉之后,李雪健依然保持着谦逊和低调。

他深知,每一个角色的成功,都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和时代的机遇。

他始终将恪守本心,保持敬畏,作为他的职业的底线,用每一个角色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02

2000年,李雪健在准备前往西安拍摄电视剧《中国轨道》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

心思都放在这部戏上的他,并没有在意,带上点消炎药,就去了剧组。

一个月后,妻子于海丹听说长在李雪健脖子上的疙瘩非但没消,还长大了,这才拉着他上医院检查。

结果,李雪健被确诊得了鼻咽癌。

医生要求他马上住院接受治疗,可戏刚拍了一半,他怎么也放不下。

剧组得知他的病情,准备全面停工;团里的领导也要他去医院。

但都被李雪健拒绝了。

妻子于海丹只能让步,答应李雪健先不住院治疗。

于海丹比李雪健小3岁,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的亲侄女。

1983年两人结婚时,李雪健没钱没名气。

1987年,两人的儿子李亘出生,于海丹回归家庭,为李雪健营造了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环境,成为李雪健背后最坚实的后盾。

在李雪健被诊断出癌症后,于海丹每天上午准点去接李雪健到医院做化疗,下午再送他去剧组拍戏。

化疗时,李雪健颈部溃烂,头发掉光,胳膊上血管全黑了,有时连动都动不了。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李雪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硬是撑到了《中国轨道》全剧杀青。

他的敬业精神让整个剧组为之动容。

据制片人回忆,每次在片场看到李雪健忍着病痛、全身心投入表演,身边的工作人员常常默默地流泪。

之后,于海丹带李雪健返回北京住院治疗,开启了他的抗癌之路。

对于那段痛苦的经历,他只用了四个字来形容:生不如死。

身体上的煎熬,经济压力也大。

当时因治疗花费太多,以致于他欠债5万元。

各方面的压力,一度让他想要放弃。

好在,他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

儿子李亘曾给他写信:爸爸,你演了很多英雄,我希望你也能做生活里的英雄。

李雪健又重拾了抗癌的信心,好在,这一切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挺过了这个难关,再次重回观众视野。

03

2014年,李雪健受邀参加电视公开课《开讲啦》。

节目中,一位小鲜肉演员当场提出质疑:

我当时演了一个男一号,只拿到4000块,而像您这样德高望重,有名气的演员,在我们戏里只拍了四天,拿走了好几十万……

面对他的提问,李雪健非常耐心的回答:

你知道我1990年演《渴望》时,能拿多少?加上奖金是8000块。

但小鲜肉不仅不反思,还咄咄逼人:您看像您那是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

听到此话,撒贝宁先忍不住了:你看到的是成了名之后的李雪健老师。

此时的小鲜肉,脸上依旧充满着讽刺的表情,李雪健终于爆发了:我不愁吃不愁喝,那我之前呢,你不了解我的过去,我没当演员之前,在部队是经历过生死的,这些我本不想说,我一说就觉得我在炒作。但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其实,李雪健虽然是著名影帝,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他拍戏是没有片酬的。

之后,他的片酬一直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抗癌治疗期间,会到处借钱看病。

成名后,也有不少广告公司找他拍广告,其中一家的广告费,直接给到了20万。

对于当时片酬只有6000元的李雪健,的确很有诱惑,但他还是果断拒绝了。

之后,又有一家润喉糖厂家找到他,给的报酬并不高,但他试吃过后,确实觉得有用,就接了。

当时的广告词是: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我常带着它,您呢?

可在2004年,他出演了一部叫《搭错车》的剧,剧中,他恰巧饰演的是一个哑巴父亲。

虽然没有台词,但李雪健把角色塑造得非常到位,一下子火了。

让人尴尬的是,记者想到他接拍的那个广告,向他提问:您不是说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吗?

他自觉打脸,便也不拍广告,而是选择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这也成了他后半生的宗旨。

04

李雪健用一生的执着与热爱,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与演员的担当。

从话剧舞台的默默耕耘到电影电视的辉煌成就,从抗癌的艰难岁月到重回舞台的坚韧不拔,他从未被名利所累,始终坚守着对表演的敬畏与初心。

他用自己的经历,让后辈们懂得:

艺术的价值从来不在于片酬的高低或是拍摄的时长,而在于作品是能否触动人心;

真正的演员,要靠扎实的演技、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敬畏来赢得观众的尊重。

正如他所说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每一个伟大的作品背后,都藏着无数的汗水与泪水;每一个成功的演员背后,都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或许会被名利所迷惑,或许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但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保持一份清醒和坚定,用热爱和执着去追逐梦想。

0 阅读:2

龙少年品评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