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活着的时候,台湾小学课本把他捧上了天,蒋家父子死后呢

诗意染红尘 2025-02-09 11:08:12

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一直做着反攻大陆,夺回政权的美梦。可他深知,这个美梦的实现,没有台湾老百姓的支持是不行的。而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如果大家不崇敬他,那一切都是白扯。

当然,任何一个当权者,都希望自己能青史留名。因此,在多重因素叠加下,蒋介石开始控制台湾的舆论思想。而他知道,控制舆论思想要从娃娃抓起。因此,他便责成教育部门修改小学课本,加入美化自己的内容。

尤其是国文课本,简直把他的形象美化上天。讲他勤勉,讲他坚韧,讲他勇气非凡……反正所有能想到的,能美化提升自己形象的故事,都编进去了,用现在眼光来看,就是雷人般的存在了。

那么,台湾小学国文课本里,都是怎么描写蒋介石的呢?比如,有一篇课文叫《蒋总统小的时候》,这里面就讲,蒋介石人小时候就是一个听话、勤劳的好孩子。母亲下地干活,他就在家里打扫卫生,洒水扫地、帮助母亲侍弄菜园子。而等母亲晚上在家织布的时候,他就在油灯下坚持读书。

课文特别讲,有一次,蒋介石到河边玩耍,遇到一群逆流而上的小鱼,因为水流太急,小鱼在向上游的的时候,很多次都被冲了下来。可小鱼们根本不放弃,一直在坚持,蒋介石就有感慨,小鱼都知道坚持不懈,何况人呢,他便提醒自己也要有这种品格。

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考察过。除了他的奉化溪口老家有人讲这个故事,其他地方根本不知道。而在大家的印象里,蒋介石从小就是顽劣的家伙,不听管教,什么事都干,这些事情倒是很多人都知道。台湾的这些小学国文讲得到底是真是假,很多人就会有基本判断了。

还有一篇课文内容,讲的是蒋介石在日本的时候,如何与日本教官抗争,最后把日本教官说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的,展现了他爱国的品质。那么,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呢,有关专家也进行了考证,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证明这件事,那这件事也基本上就是杜撰的了。

还比如,有一篇内容写蒋介石在陈炯明叛变以后,不顾一切从上海奔赴到永丰舰上保护孙中山,这件事儿是真的。但是,台湾却把蒋介石美化得忠勇无比,是为了国家才做出这样的行动,这就有很大出路了。

因为,谁都知道蒋介石是抱着一个投机心态来的。他知道,此时孙中山蒙难,如果他能安然无恙,那所有到他身边来的人,将来都会得到重用。蒋介石只是为了让自己飞黄腾达赌对了时机而已,至于他的忠勇,谁都知道他到底有没有。

还有很多课文,美化蒋介石更严重。至于真实可靠与否,在那个时代里,蒋氏父子在台湾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又敢考证呢?

话说回来,如果蒋介石真有这么高的品质,写的故事都是真的,那大家自然就会对他无比敬仰和尊重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那么,在蒋介石、蒋经国去世以后,蒋在台湾人民的心中形象怎么样呢?

鲜为人知的是,蒋经国去世以后,蒋介石形象迅速崩塌了,台湾老百姓很快由颂蒋转入了批蒋。没有了强权的维持,谁还会把他当回事儿呢?

后来,国民党在台湾也失去控制权,一直在鼓吹“台独”的民进党上台,而他们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台湾去蒋介石化。以蒋介石命名的路、机场以及一些市政设施,慢慢都将名字改了过来。

很多蒋介石的雕像也被推倒。设想,如果台湾老百姓真的认可他,会允许民进党这样干吗?很显然,是不会的。但很多人对此漠视,那就说明对蒋介石的印象很一般了。

也可以想像的,如果蒋介石从小立志报国,他还会剥削人民,不管老百姓死活吗?他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纵容几大家族贪腐吗?还会在日本侵略我国的时候,不打日本人,打自己的人吗……

历史的选择没有错,你不是一个挽救于民族危亡的人,再粉饰再美化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历史是公平的,也公正的。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