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时,金日成不再争指挥权,对毛主席说:彭德怀统一指挥

诗意染红尘 2025-02-21 10:19:06

抗美朝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鲜为人知的是,在志愿军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入朝之后,在与人民军协同的问题上,还是出了很大的问题,确定两军到底由谁来指挥成为当务之急。

应该说,志愿军入朝前,指挥权的问题并没有谈妥,甚至都没有谈。毕竟,当时朝鲜形势十万火急。因此,当朝鲜内务相朴一禹按照金日成指示,来中国求援时,只提了一个请求:志愿军马上入朝。否则,局势有可能崩溃。

实际上,志愿军入朝作战,到底归我军指挥,还是归金日成统一指挥,本来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归我军指挥,那自然不用说,而如果归金日成指挥,那问题不小。毕竟他以及朝鲜国内,没有指挥过几十万人规模战役的人,实际上也确实指挥不了。

而那么多官兵的生命可不是儿戏,交给朝鲜指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军希望朝鲜主动提出来,志愿军、人民军归我军统一指挥。

再说人民军。事实证明,在美国纠集16国军从仁川登陆后,人民军已经毫无招架之力了。这就说明,他们的指挥问题很大。

那么,朝鲜是不是就要把人民军的指挥权交给志愿军呢?当时朝鲜并不愿意。人民军是朝鲜的军队,朝鲜当然希望自己指挥部队作战,而朝方甚至以为,志愿军过来作战,就是支援性质的,志愿军的指挥,都应该归金日成的。

志愿军入朝之后,为了配合宣传的需要,毛主席专门指示媒体,就说志愿军在人民军指挥下作战。金日成还真的以为,这是真话,还想指挥志愿军,并希望我军提出来。

就是在这种左右不定的状态下,志愿军刚刚入朝不久,便出现了情况不明,人民军协同没跟上,战果打折扣,被敌人钻空子,甚至出现了志愿军和人民军交火的情况……

彭总鉴于作战需要,第一次战役的时候便提出,人民军的指挥部搬到志愿军总部来,便于两家统一指挥。

但这一提议,被金日成坚定地拒绝,但他专门派出了朴一禹驻志愿军司令部,来协调两军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有的作战如果都是商量性质的,那肯定会贻误战机的。

因此,问题焦点就在于金日成这边,不想放权,想统一指挥两军,但志愿军数十万人的队伍,他又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可我军又不便提出来,事情就搁置在这里。

事情在长津湖战役发起一周后有了转机。1950年12月3日,金日成专门来到中国,毛主席于菊香书屋接见了他。此行,金日成主要是来表达谢意的,同时与毛主席沟通下一步作战的问题。

之所以表达谢意,是因为志愿军入朝不到两个月,已经发起了两次战役,把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青川江以南,三八线以北的失地收复在望,基本上稳住了朝鲜局势。

而正如毛主席所讲的那样,一开始他担心志愿军过江后能不能稳住,结果第一次战役就把问题解决了。后来,他又担心我们的装备性能十分落后,能不能与美军的现代化的机械装备打仗,最近第二次战役也告诉了所有人的答案。

此时,陪同在旁边的周总理说话了。他说,如果能解决两军协同指挥的问题,那战果就会更大了。

金日成听后,立即对毛主席和众人说,他这次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他认为,前两次战役取得的战果,已经充分说明了彭德怀同志的指挥水平,以及志愿军的战斗力了。三里所、龙源里,包括这些天正在进行的长津湖战役,何其振奋人心。

金日成强调,两军协同的问题,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已经研究过了,同意成立统一的中朝联合军司令部,中国同志为正,朝鲜同志为副,指挥权交给彭德怀同志。

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说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作战就更顺了。而金日成专门来中国探讨解决这个问题,也肯定是看清了能力上的短板,只有把作战指挥权交给志愿军,朝鲜才有胜利的希望,而这个局面就是靠着彭总和志愿军实力争过来的。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