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充电桩市场“冰火两重天”服务费成“充电刺客”

陕西杂谈 2025-04-08 10:25:45

大寨路一小区安装了充电桩,方便了居民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记者 王旭东 摄

截至2024年5月,西安市已登记挂牌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76万辆,相当于西安每3人就拥有1辆。作为短途出行的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收费问题也日益凸显。4月6日至7日,记者走访市内多个住宅小区与充电桩经营企业发现,尽管《西安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充电费用执行“价费分离”模式,但充电桩经营企业模糊收费、部分充电场所消防设施配备不足、同一充电桩企业服务费“一城多价”、大功率车型服务费加价、租户较多的小区“车桩比”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痛点”增添了车主们的“续航焦虑”,也阻碍着电动自行车充电从进楼入户向集中管理转型。

电费透明了  服务费却成“充电刺客”

今年1月1日起,西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造过渡期结束,居民住宅小区内充电电价标准为0.5109元/千瓦·小时,运营企业应全面执行“价费分离”模式,并在充电场所、手机应用程序等醒目位置标明充电电价与服务费的收费标准。在政策的推动下,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是否已告别“野蛮生长”?4月6日,记者走入西安多个住宅小区调查发现,当电价完全透明后,按小时计算的高昂服务费成了不少车主的一“桩”心事。

“我跑业务用车比较多,每天都要给电驴充电,服务费快赶上电费的两倍,一个月充电就要花100元左右,不如把电瓶扛回家充。”家住未央区方新路警苑小区的李先生翻出手机中的订单说,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功率在300瓦-599瓦区间,充电桩每小时加收0.43元服务费,每天充电10小时需花费4.3元,还不包括2.3元电费。“同事和我骑一样的电驴,家住热电小区,人家1元就能充180分钟,每次充电都比我省2~3元。”李先生无奈地说,充电虽然是笔小钱,但经不住细算,与真实使用的电费相比,占比高达65%的高昂服务费成了“充电刺客”。

走访中,记者发现未央区开元路薛家寨社区、灞桥区纺正街美佳苑小区、雁塔区光华路糜家桥小区、雁塔区高新六路领航·云熙小区等均未执行“价费分离”模式,仍以充电时长作为计费标准。同时,莲湖区团结三路远东24街坊、莲湖区汉城西路利君西生活区等,充电价格为每度电0.59元;莲湖区劳动南路Tiger国际公寓,充电价格为每度电0.8元,明显高于《方案》规定的价格。

“赚不上电费,服务费成了运营企业眼里的‘摇钱树’。有一次到朋友家所在小区充电,我才发现同一充电桩企业的服务费存在‘一城多价’情况。”家住高新区五米魔方小区的居民常女士向记者反映,她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功率在600瓦以上,自家小区安装的充电桩是“驴充充”品牌,每小时充电服务费为0.9元,而在世纪春天小区同品牌、同功率的充电服务费直接“拦腰砍”,每小时仅需0.45元。

另外,记者在走访中观察到,部分充电场所消防设备缺失,存在多组机器共用一套干粉灭火器的情况;不少户外充电桩存在未安装雨棚、缺少监控设备、线管裸露在外等安全隐患。以雁塔区田马路融创天朗·融公馆小区西门为例,这里的户外充电场所一侧紧邻餐饮商铺,另一侧敷设有供电线路,几十米长的充电区附近找不到消防器材。

充电桩市场“冰火两重天”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屡见不鲜,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关注,政府部门也将“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从进楼入户转向更安全的集中管理”列为重点工作。在政策东风下,各大小区补齐充电设备“缺口”的需求旺盛,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具有低投入、轻运营的特性,成了不少投资者眼中的“好生意”。

4月7日,记者以地产运营专员的身份,暗访了凤城五路一家充电桩运营企业。据从业4年的销售人员赵杰介绍,目前西安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运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自建分成和买断。其中,选择自建分成模式需投资方提供场地,运营商提供设备、进行施工和维护,充电收益按服务费三七或四六分成。而买断模式,则由投资方直接购买设备与平台使用权,所有收益将直接打入绑定账户。

“一套十口机单价600元左右,需要安装与维护的打包价约2000元。”赵杰表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备根据接口数量分为两口机、六口机到二十四口机不等,市场主流规格为十口机,因为其便于管理、价格相对便宜,即便出现故障影响面也较小。当记者追问打包价是否有隐形收费时,赵杰则坦言,施工也存在不少变量,随着电缆铺设的长度增加,成本也会上升。同时,户外充电场所还涉及绿化带开挖与恢复费用、雨棚建设费,充电设备不靠墙安装还需要多出支架费……

“3月份,我们就安装了近20个小区,电驴充电桩生意投资门槛低,后期运维轻松,2年内设备出现故障,由我们承担维修,投入一万多元就能做……”赵杰表示,只要设备与小程序稳定,就不会流失客户,充电是车主们的刚性需求,因此充电桩复用率很高,后期收益稳定。

走访中,记者发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市场处于“冰火两重天”——前端销售红火,后端运营艰难。同时,多数小区内充电桩为个体经营,加剧了设备维护的短视化。“早期建设标准很低,装上能用就行,也不用考虑消防问题。”有投资经历的“85后”李坤说,今年进场施工时,物业公司或社区都要求按照《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消防安全规范》执行,光是配消防器材、改造防火分区就是一大笔开销。

李坤说:“像天天充电、猎电等平台都开始‘跑马圈地’了,越来越多的小区出现多品牌竞争的现象。我们一边不能把服务费加太高,另一边还要兼顾与物业公司的分成比例,基本处于夹缝求生状态。”李坤算了一笔账,生活中充电主力车型为250瓦以下,每小时服务费为0.35元;以一台十口机为例,充电桩利用率为50%来计算,每天能赚42元,其中16.8元要分给物业公司,剩余的25.2元还要除掉插座更换、设备维护与系统更新等费用,真正到手的利润不多。

从够用到好用  如何答好民生“需求卷”

3月24日,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发布数据,自2024年3月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陕西推动全省79个新建住宅项目规划电动自行车停车位4.8万个,指导2.27万个小区增设充电接口27.5万个。

记者走访发现,影响车主们充电体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费虚高、“车桩比”失衡、消防设施缺失三大方面。“我们小区是回迁房,租户多、电驴多,下班后是充电高峰期,一桩难求。”家住薛家寨社区的许女士无奈地说,小区充电空间紧张,经常有车充满电了还霸占着位置,为了方便充电,很多邻居都自备接线板,但车多、线乱难免发生误拔电源的情况。因此不少车主希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更智能化、人性化,具备充电中上锁、充电完成后发布挪车提醒的功能,同时完善消防与监控设施,确保安全事故可防可控。

如何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想要答好民生‘需求卷’,需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共治体系,多方合力推动充电设施从够用向好用转变。”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教师杨蕊认为,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打击违规行为,建立强制性标准,提高充电桩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感。各社区与公共场所要因地制宜、科学增加充电桩接口数量,引入多品牌合作模式,倒逼运营企业升级服务。充电桩运营企业则要引入AI大模型技术,让充电设备支持智能调度和远程控制,可根据车辆的充电需求和电网的负荷情况,动态调整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以实现效益导向化和运维精细化;同时倾听消费者需求,推出错峰充电折扣,不断完善充电桩的个性化功能,通过OTA技术向兼容设备推送更新,在延长充电桩使用寿命的同时,让车主们享受到更优质的体验。

针对充电场所消防设施缺失的“痛点”,充电桩运营企业销售人员赵杰表示,从安全角度来讲,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长时间暴晒或雨淋,会加速充电系统的老化,有可能出现漏电、导电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火灾。“为了长久、稳定、安全经营,打造充电场所时,每组十口机至少要配备一套干粉灭火器。室内场所要安装智能喷淋系统、远程监控等,户外则要修建雨棚、加挂灭火球。”赵杰提醒道,车主们也要提高充电安全意识,购买正规厂家、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损坏或电池出现异响要及时进行维修。

记者关注到,2025年陕西明确电动汽车及电动自行车分时电价执行标准,由电网企业直接抄表、收费到户的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用电,可选择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投资者想平衡服务费与运营成本,可以争取夜间充电优惠政策,还能依托充电小程序,售卖开屏广告、充电保险以及电动自行车周边配件等。”赵杰表示,虽然后端运营亟待扩大盈利点,但电动自行车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充电桩的市场投放空间巨大。

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用户共治的协同发力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将实现从够用到好用的跨越。届时,车主们的“续航焦虑”也将转化为西安绿色出行的底气。 记者 郭沛然

来源:西安晚报

1 阅读:1187
评论列表
  • 2025-04-08 20:30

    周边充电桩以前没有服务费还便宜,现在贵多了,服务费比电费还贵多了。以48/12为例,以前都是2-4毛一个小时,现在都超过五毛一个小时了,充一夜8小时充满就要3块多钱,一个月就要一百大洋。如果我自己拉线一个月都不要20块。

    木易 回复:
    都一样,以前充满9毛钱,现在充满得3块左右,不知道咋收费的
  • 2025-04-09 09:19

    我们小区充电桩充电服务费是电费的2-3倍,充7小时,电费才6毛多,服务费却要2块多。

陕西杂谈

简介:说说陕西文化、历史、娱乐圈的事 谝文化栏目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