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词牌的“压卷之作”是哪首?我最佩服这5首好词

爱车的娜娜酱 2023-02-13 19:31:03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来演变为词牌《清平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该词牌和唐教坊曲无关,只是取意于国泰民安、四海清平。

但无论如何,《清平乐》是词人们最爱使用的几种词牌小令之一,上片用仄声韵,下片用平声韵,句子较短,适合清冲淡雅的写意风格。

那么,有哪些《清平乐》堪称这个词牌“压卷之作”呢?我最佩服这5首好词。

《清平乐·其五》

唐·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名篇,富有生活情趣。

上阕写雪中所见,一片苍茫,欢欣喜悦;下阕写雪之洁白,想象奇特,气势豪迈。

像“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世骇俗,由合情合理,正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竟然也顾不得自身的天生丽质,使用粗鲁的手段把白云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令人神往。

《清平乐》

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这首词用词华丽,笔触精细,营造了一种冷清萧索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下的庭院,都带有一种伤感;而金凤、梧桐、绿酒、浓睡、紫薇、木槿、斜阳等意象华丽,两者融合正是宋词的主要基调。

这样的词不需要理性的思致,也不需要有哲理,更无需深厚的感情,就是那词人一份敏锐的感觉,从那纤细的景物之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感受,而却写得极有诗意。

《清平乐》

宋·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这是一首送别词,形象、清美、生动。

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

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立津渡,满怀离情;一个意浅,一个情深;一个诚意挽留,一个去意已定。

那些杨柳的枝枝叶叶,也都含有离情别怨。

这首词用白描手法写出二人在春晨渡囗分手时的种种情态,先含情脉脉,后决绝断念。

小山词里少有华丽的雕饰和深僻的典故,他只是用浅近的语言倾诉内心深切微妙的感受。

这首词如果写成一首现代诗,或许可以是这样:

你离开了,

带走一船相思,

留给我长长的不舍。

我不会给你写信,

就让此刻的诀别,

成为我永生的绝望。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宋人词作中写对春天的留恋的颇不在少数,作者却能独出心裁,自标新意,因而取得了成功。

词的上阕,用设问的方式抒发留恋之情,委曲不露,“唤取归来同住”的结拍,似乎颇有希望。

下阕起句“春无踪迹谁知”,截然割断,用笔如剑。在既已绝望之后,仍然通过“黄鹂”与“蔷薇”这两种晚春时节最为突出的物事,让人从中捉摸到春的遗踪,而取得摇曳生姿、悠然不尽的效果。

小令之难,在于篇幅短小,供腾挪变化的余地不多。作者在这首词中,几乎是两句一意,两句一转,但竟然又始终保持着从容不迫、掉转自如的笔势。

整首词显得一气呵成,毫不见斧凿痕迹。这确是必须具有很高明的艺术功力才能办到的。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可谓李清照对自己一生和梅花情谊的总结,也是对自己一生的追忆:

年轻时,她与梅花同醉,雪后的梅花树下,她常常忍不住折下一枝别在发间,欲和梅花比娇;

中年悲戚,那一枝梅也如她一样,在乱纷纷的清泪中被她扯落;

而今,海角天涯,曾经的满头乌发已飘满霜华,却是晚来风急,只能在异乡苦苦地思念故园的梅花。

赏梅的心情,与含蓄的哀情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构思新颖的词,极具美感,又富含深度。

那么,读了以上的五首《清平乐》,在你的心中哪一首可称为“压卷之作”呢?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两首诗,一首词,同样写“红杏出墙”,境界不同,耐人寻味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0 阅读:19

爱车的娜娜酱

简介:一个简单的爱车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