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入口(左上角红框内为上山遗址)
2023年,浙江省博物馆(之江)全新开馆,新的浙江通史陈列也公开亮相,其主题由“越地长歌”变成了“浙江一万年”。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一万年?是谁在演绎一万年前的故事?
在浙博一楼通史陈列A展厅的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文字信息墙,左上角一块展板,上书“上山文化:距今11000~8500年”。原来,浙江通史陈列里“一万年”的由来,就是——上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人盆骨(左)、臼齿(右)。摄于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厅内,下同。
从本世纪初至今,上山文化遗址已发现多处,分布范围涵盖浙江中部,最远到台州,但主要是在金(华)衢(州)盆地。在所有的上山文化遗址中,知名度最高的,当推上山文化的命名地 ——金华浦江上山遗址。
在上山遗址发现之前,浙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都不早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而上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浙江考古填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空白。如果只论年代,上山文化和上山遗址,无疑是浙江新石器时代的“老大哥”。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田间景象(北向)
距今一万多年前,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全球气候开始转暖,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革,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全面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陶器登上历史舞台,原始聚落渐成村庄,还有粮食种植、家畜养殖等新兴产业陆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便是“上山人”来到金衢盆地时的时代背景。
上山遗址位于金衢盆地的边缘地带,四周有山地环绕,遗址所在区域则是一片开阔的平地,适合一定规模的人类生产活动。
“上山人”来到这里后,采集狩猎、驯化水稻,将上山建设成一个繁衍生息的家园。对于“上山人”生活的这一方乐土,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盛赞其为“远古中华第一村”。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严文明题“远古中华第一村”
2000年,上山遗址被发现。随后几年里,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数次发掘,发掘区域分南区和北区,现南区已对公众开放,就是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下图)。
据《发掘简报》,北区在上山文化的地层之上叠压有跨湖桥文化的地层,南区在上山文化的地层之上叠压有相当于河姆渡—马家浜文化阶段的地层,从地层叠压关系可以判断:上山文化的年代,早于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马家浜文化阶段。
列位看官,如果还记得浙博“浙江一万年”的展陈顺序,应该对此有些感触:上山文化先出现,(中间有井头山文化)然后是河姆渡文化,这个次序,完全符合上山遗址地层叠压的顺序。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入口
在上山文化的地层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但这些陶器制作工艺较为原始(下图);此外,在出土的石器中,虽然有磨制石器,但依然能见到不少打制石器。“上山人”虽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但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保留着一些旧石器时代的痕迹。
不过,“上山人”毕竟已经开启了新的征程,已经知道在陶土中掺入稻壳、秸秆等材料再进行烧造,以制作防热、防裂的夹炭陶器。而这些掺杂物,也暴露了“上山人”另一大重要的成就。
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陶大口盆
今天的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究竟于何时为人类驯化并开始种植,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
考古学家在上山陶器所掺杂的炭化物中,发现了稻壳(下图)。
将稻壳大量掺入陶土,说明“上山人”的生活中,应该拥有大量的稻米,也就是说,水稻已经成为“上山人”的重要食物来源。
上山文化,夹炭陶片(掺和稻壳)
在稻壳之外,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了炭化稻米(下图)——将其与野生稻、种植稻分别作形态学对比,学者们得出结论:上山水稻,是一种经过驯化的原始栽培水稻。
也就是说,在上山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水稻种植的伟大而长久的事业。
显微镜下的万年上山稻米
对于上山遗址及上山文化在稻作起源研究方面的特殊地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其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而上山遗址的“江湖地位”也是无可争议,2006年,还在进行考古发掘的上山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山遗址,国保碑
对于上山文化,经过C14测年与树轮校正,考古工作者将其年代定为距今11000-8500年。这个年代目前尚存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上山遗址带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了长江下游地区,堪为世界稻作起源地。如今,上山遗址已列入申遗预备名单,正式开启“世界文化遗产”之路。
浙江省博“浙江一万年”陈列中,将尚存争议的年代作为定论,以此来“实证浙江一万年”,略显草率。但上山遗址本身的重要性,无可怀疑。它承载着许多“最早”:稻作起源地,平原聚居地,彩陶生产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金华浦江将拥有一处实证稻作起源的“世界文化遗产”。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1、2号遗址馆间草坪
文物信息【名称】上山遗址
【位置】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
【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新石器时代,浦江县,稻作农业,古遗址
全文完
【说明】文中图片均由本文作者拍摄于2023年。
【参考资料】
[1]盛丹平,郑云飞,蒋乐平.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J].农业考古,2006,(01):30-32+281-282.
[2]蒋乐平.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7,(09):7-18+97-98+2.
[3]郑云飞,蒋乐平.上山遗址出土的古稻遗存及其意义[J].考古,2007,(09):19-25+99+2.
[4]徐怡婷,林舟,蒋乐平.上山文化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南方文物,2016,(03):131-138.
[5]陈伟驹.关于上山文化年代的讨论[J].东南文化,2018,(03):39-45.
[6]兰廷成,赵大川.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驯猪研究——上山文化篇[J].猪业科学,2019,36(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