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罗斯联邦安全议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指出“乌克兰是主菜”之际,特朗普和普京餐桌上不论是布鲁塞尔芽菜,英国炸薯条。
还是巴黎公鸡都已经黯然失色,唯独基辅炸肉排引得人们无限遐想。
梅德韦杰夫
所有人看了当下乌克兰的处境,都不得不感慨一句“硝烟未尽,刀叉已落”。
如今27国在巴黎召开大会讨论向乌克兰输送援兵,可白宫方面的一席话再度引起人们深思。
美国并没有参与所谓的“援助会”,甚至嘲讽英法等国不过是“做做样子”。
美国的态度又给俄乌和谈一事蒙上一层阴影,错综复杂的局势下,我们却能稳如泰山没有被卷入这场风波。
不得不感叹毛主席当年的决策实在是太过明智!
俄乌和谈究竟进程几何?毛主席当年又做出了怎样的先见之明之举?
1欧洲诸国不是已经被美国撤掉了在俄乌问题谈判桌上的席位了吗,为何仍旧对“出兵乌克兰”心心念念?
实际上欧洲方面一直没打算彻底放弃乌克兰,尤其是美国代表团先后在23日和25日与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会谈后,欧洲更加坐不住了。
原本在白宫彻底撕破脸皮的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为何又能重新坐在一起商量大事?
随后美国的做法更是出人意料,一边和乌克兰进行会谈,一边又与俄罗斯展开交涉,上演了一出“穿梭会谈”的拿手好戏。
为了安抚泽连斯基受伤的心灵,白宫方面在25日大手一挥,直接宣布了双方达成的一致。
老美信誓旦旦地表示同意乌克兰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事宜,并且消除使用武力的可能,难不成他们真打算帮一把乌克兰?
实则不然,随后白宫又公布了一份文件,可谓给乌克兰一个糖块,又给他们狠狠的一拳。
根据克里姆林宫方面公布的消息,俄罗斯和美国展开会谈已经取得了五项成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俄美为停止打击俄罗斯和乌克兰能源设施制定措施。
表面上看来,老美在这场穿梭会谈中可谓收获满满。
可明眼人都明白,美俄乌三方在具体停火条件以及安全问题上仍旧存在巨大分歧。
就像俄罗斯表述的那样,这不过是开胃小菜,最艰难的还在后面。
不容否认的是,在三方交涉的过程中,扮演“关键先生”角色的绝对不是基辅的泽连斯基,而是分别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
乌克兰从始至终都摆脱不了被“端上餐桌”的宿命。
这究竟是为何?除了乌克兰气数已尽外,至关重要的便是白宫方面在俄乌问题上的阴晴不定。
特朗普一开始重返白宫的时候,曾夸下海口,向全世界民众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在一天的时间里结束俄乌冲突。
可时至今日,不光之前的“五十天五十个奇迹”没有得以兑现,就连解决俄乌冲突这个大难题也一直停滞不前。
如今特朗普也认清了现实,又说要在4月20之前达成停火协议。
国际社会已经不再是美国幻想的“一言堂”,不管是着重讨论俄乌双方停止相互基础设施打击,还是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就是想靠着低成本的“打压政策”,来解决这样一个世界大难题!
2西欧国家在俄乌问题上已经被老美抢尽风头,于是紧紧地紧紧拧在一起。
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莫、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27个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赶往巴黎。
参加所谓的“志愿者联盟峰会”,开始讨论援助乌克兰事宜以及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遣军队的决策。
这实在让人大跌眼界,说好听点看似是帮助乌克兰排忧解难,实际上不过是不甘心被排除在外,想硬着头皮钻进来分一杯羹罢了。
泽连斯基怎么会看不穿他们的意图,看来想借助西欧的实力摆脱“主菜”命运的想法,已经彻底沦为想象。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这场会议中表现得十分活跃,并且在会后表示参会各国已经达成一致,并且英法两国“挺身而出”领导此次行动。
但《纽约时报》直接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看似团结的欧洲,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至少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能力或者都有想法向乌克兰派兵:
“各国存在不同的政治传统,各国宪法有差异,政治考虑也可能不同。”
这种犀利的观点可不是空穴来风,要知道不过是俄乌问题太过轰轰烈烈,才导致欧洲的问题被不断缩小。
当年的欧洲国家普遍面临压不中的财政问题,甚至自己国家的军费都是个难题,更别说浩浩荡荡地向乌克兰派兵了。
这种情况下,到底是谁“打肿脸充胖子”援助乌克兰,外界虽无从知晓,但至少一定存在个别这样的国家。
事实证明,老美的猜测已经得到部分证实,当法国和英国提出向乌克兰派遣军队的想法后,并没有产生热切反响,反而各国都陷入了沉思。
并且这一举动也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毕竟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和谈,但西欧却剑走偏锋想派遣部队,居心何在?
英法家大业大,即便最后难以收场,也有足够的实力兜底。
但那些相对弱小的国家呢?他们必然要深思熟虑想一想这一决策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不得不感慨毛主席的先见之明,倘若伟人当初没有下定决心举全国之力发展重工业,我们现在又怎能如此从容不迫!
如今乌克兰的处境和当初的晚清如出一辙,他就像是个大蛋糕一样任人宰割。
当初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处境相比于现在的乌克兰也好不到哪里去。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虎视眈眈,甚至接连想通过朝鲜、越南为跳板,企图“包围我国”。
在那个年代,毛主席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到底是优先发展轻工业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前者,毕竟经济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占比不容小觑。
况且当时中国百废俱兴,相较于重工业轻工业更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可毛主席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帝国主义敢侵略我们?”
众人陷入沉思之际,伟人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工业!”
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新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如火如荼。
建国仅仅几年的时间,资源产量就翻了好几倍,尤其是和重工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机床数量,打破了一穷二白的局面,数量翻了四百多倍!
而乌克兰就是个截然相反的例子,苏联解体后虽然俄罗斯成为了最大的继承国,可当时乌克兰获得的军事遗产同样不容小觑。
可他们却不以为然,甚至为了向西方国家交付“投名状”犯了两个断后路的错误——销毁全部核武器、拆卖军工生产线。
结语有道是“求人不如求己”,可如今的乌克兰别说和俄罗斯一决高下,就连抵挡俄罗斯的攻势都要依靠欧美国家,可最终究竟换来了什么?
没有强大的实力,就只能成为餐桌上被瓜分的蛋糕,就连一直声援力挺乌克兰的西欧,也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只要有利可循,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乌克兰伸出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