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网友在问:“4 月储蓄国债什么时候开抢?”先告诉大家,2025年第二季度储蓄国债发行安排早已公布,4月和6月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5月发行凭证式储蓄国债。
4月10日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倒计时5天!参考3月10日2025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3年期利率1.93%、5 年期 2%,虽然比去年同期低了 0.2 个百分点,但仍是保本理财的优质选择。

很多人不知道,国债在中国已经有 70 多年历史。1950年发行的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新中国第一笔国债,当时以大米、面粉等实物计价,单位叫 “分”。到了 80 年代,国库券成了“全民理财神器”。1982 年北京市民排队抢购国库券的场景,堪比现在抢茅台,那时候国库券利率8%,比银行存款高多了。
2006年电子式储蓄国债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国债购买方式。以前买国债都得去银行排长队,现在手机银行点几下就能搞定,每年利息还能自动到账。再加上,如今国债承销银行扩展到40家,这些银行合计13 万个网点覆盖全国城乡,就算是在乡下也能到网点买到国债。
随着国债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参与到国债投资中来,经常出现发行当天售罄的现象,为什么储蓄国债会这么受欢迎呢?下面咱们将它和银行定存比较一下,答案就更清晰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够拿出10万元存银行或者买国债的不在少数,如果有银行存款和储蓄国债两个选择摆在面前,应该怎么选择,买谁更划算呢?咱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来综合考虑:
第一,收益对比
储蓄国债:3 年期利率 1.93%,5年期利率2%,本金10万元到期利息分别为 5790 元、10000元,并且利息免税。
银行定期:国有大行最新3年期最高利率 1.9%、5年期最高利率1.95%,本金10万元到期利息分别为5700元、 9750元,不过目前存款利息暂时不用交税。
由此可见,虽然现在储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都在下降,但国债整体还是更胜一筹,并且安全性更强。
第二,流动性测试
储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都可以提前支取,不同的是,储蓄国债持有超过半年后按照靠档计息,并收取1‰的手续费;但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话,就只能按照活期利率0.1%计算利息。
我们假设10万元3年期持有1年半提前支取,储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分别如下:
储蓄国债:按1.93% 计息,提前支取损失利息951.78元,再扣除100元手续费,损失合计1051.78元,到手收益为1843.22元。
银行定期:按活期 0.1% 计息,提前支取后的活期利息只有150元,利息少赚2700元,损失惨重。
由此可见,储蓄国债的流动性碾压银行定期,如果对资金流动性需求较大,可以优先选择买国债。

虽然储蓄国债备受普通老百姓追捧,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购买,大家在抢购前先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买国债,大芒芒整理了适合买和不适合买的人群,具体如下:
1、哪些人适合买储蓄国债?
保守型投资者:50 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他们更追求本金安全,国债是 “养老钱” 最佳选择。
宝妈群体:这类人群需要为孩子储备教育资金,本金10万元也不是小数目,最好是保本保收益,10万存三年的利息够给孩子交两年兴趣班学费了。
2、哪些人不适合买储蓄国债?
短期资金:如果你手里的10万元3个月内要用到,那就不适合买储蓄国债。一个是储蓄国债持有不满6个月不计算收益,还要支付100元手续费,这种情况下提前支取的损失大。
高收益追求者:这类群体多数是能承受较大波动的年轻人,可以考虑分散配置,比如30%国债或银行定期、70%指数基金。
整体而言,10万元存三年,相比于四大银行普通定期存款,储蓄国债能多赚1290元,相当于一家三口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当然,投资理财没并有 “标准答案”,还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如果你有10万元,会选择国债还是银行呢?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