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没像朱元璋一样屠杀功臣?因为唐朝的功臣,杀不得

一木说史 2022-06-27 14:05:51

中国历史深远持久,源远流长,我们经常说是辉煌上下五千年,当然在这五千年之中,中国的社会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也正是因为这样,通过了解这五千年也可以见证中华民族的曲折发展和不断进步,每一次的转变都是我们的骄傲。

纵观这一段;历史,其中最为漫长的就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了,这是从秦始皇一统六合之后我们所进入到的全新的社会阶段,在这一时期之内,虽说经历了许多的改朝换代,但是历朝历代总是能相对的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皇帝”则是封建社会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作为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控者,皇帝往往要协调各方,管理天下大事,处理许多问题,不仅总领着天下的兵马,还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所以有不少人都会觊觎这个位置。

而作为皇帝自然不是坐以待毙,在那个以世袭制为主的社会里,现在坐稳皇位的帝王总应该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一下,毕竟新王登基是朝廷权利最薄弱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皇位争夺的事件,因为早有前车之鉴,所以很多皇帝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因为他自己就是被手下黄袍加身之后才到了皇帝的位置,所以在当上皇帝之后非常担心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子孙用同样的方式失去皇位,所以来了一手杯酒释兵权,很好的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甚至呈现出两个极端,比如唐太宗和明太祖,李世民为何没有像朱元璋一样大杀功臣?因为唐朝的功臣杀不得。

俩人的皇位获得

要说皇位继承之后的权力交接和继承方面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差距,和两位登上皇位的过程是关系非常密切的,因为两人在皇位的获得上,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看朱元璋,与李世民不同的是,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早年的朱元璋是吃了好多苦的,他出生于元朝末年,由于朝廷的不正常统治,一度导致老百姓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当时频繁爆发旷日持久的自然灾害,导致无数人流落街头,小时候的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位。

早年的时候由于父母去世得早,再加上家徒四壁,朱元璋很快就沦为乞丐穿梭于难民潮流之间,靠着要饭为生,但是好景不长,很快,伴随着流浪人数的增加,朱元璋很快就连饭都吃不起了,为求生计,去了少林寺当了十年和尚。

十年之后,当年流浪的难民已经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军队,朱元璋加入其中并且很快到达了领导者的位置,随后带着军队四处作战,终于是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很快坐到了皇帝的位置,这就是朱元璋的经历。

而李世民不同,早年的时候李世民随着李渊打天下,自己已经是掌握了不少朝廷和军队,只是在皇位的继承上出现了问题,因为按当时的情况看,李渊是比较喜欢李建成的,并且最早的太子就是李建成,而平定天下有功的李世民早就想把这个位置夺过来了。

只不过早期的李世民想通过自己优秀的表现打动李渊,不过在李渊为他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以后,他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当时已经身为太子的李建成迫不及待的想当上皇帝,加上手下的蛊惑,竟然带兵造反。李渊知道之后派李世民前去平定叛乱。

并且给他许诺,只要这件事情办成了,就把他立为太子,不过事情结束之后,李渊却反悔了,不但没把太子的位置让给李世民,还将太子的反叛归结为家庭矛盾,李世民那叫一个生气啊,于是在手下的建议之下,决定采取强硬的结果。

而后,玄武门之变就爆发了,李世民带领十大高手埋伏于此,亲手干掉了自己皇位的争夺者,李元吉和李建成,此时知道实情的李渊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无奈的将太子的位置传给李世民。

而在一个月之后,李渊开始将朝中一些担任主要任务的官员全都更换为了李世民的手下,就好像是在进行权力的交接,这一系列的事情完成之后,李渊宣布李世民继承皇位,唐太宗的皇帝之路,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对大臣的处理

因为两人登上皇位的过程是不同的,所以对权力的把握和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俗话说功高震主,这是在每一个朝代都必须经历的,尤其是类似于朱元璋这种身为开国皇帝的,随其戎马一生的开国大臣在其登上皇位之后都有很高的位置。

这种情况之下,潜在的威胁就已经形成了,不是对自己,而是对自己的下一任皇位继承者,因为这些大臣可能会听命于自己,但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呢?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一不小心就会有灭国之祸,所以朱元璋在此后采用了很多的措施。

其实目的都是为了之后的继承者拓宽道路,比如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废丞相”从秦朝设置丞相这个位置开始,就总领全国的行政大权,虽说帮皇帝分担了不少,但是对于新登基的小皇帝来说就是很大的威胁,历史上丞相专权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所以朱元璋干脆直接废掉丞相,权分六部相互制约,但是朱元璋的做法不仅在制度方面,为了让朱允炆能顺利继位,还采取了许多手段,除了当堂下旨之外,还将许多可能威胁到朱允炆的朝中大臣全都除掉,但是相比之下李世民却没有这么做,这种反差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原因所在

其实第一点原因就是朱元璋这里出现了一点意外,要知道朱元璋是非常疼他的长子朱标的,因为他的母亲马皇后乃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和一生所爱,而朱标的表现也是非常好,所以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理所当然的将朱标立为太子。

整日带着他在皇宫之中树立威信,协助处理军国大事,甚至还单独辅导重要的治国方略,也就是开小灶,基本在当了皇帝之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朱标身上,但是很快不幸就降临在这俩人身上。

朱元璋最深爱的马皇后和儿子朱标先后去世,这对朱元璋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不仅如此,朱标的去世还代表着自己倾尽权力培养的皇位继承人夭折,这忙活了十几年全都白费了,但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朱元璋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将太子的位置传给朱允炆。

朱允炆可不比朱标弱,他是属于那种替补系列的,并且此时的朱元璋长时间的沉浸于丧妻丧子的悲痛之中,对于朱允炆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但是朱元璋知道,这没什么经历的朱允炆是很难坐稳江山的。

毕竟朱标此前已经获得了一众朝臣的认可,如果突然换人的话很容易引起事端,非常不利于朱允炆皇位继承,所以干脆直接下了狠心,把对其有威胁的大臣全都除掉。

所以总体看下来,朱元璋的手段要比李世民狠得多,而对于李世民来说就完全没有任何的压力。

首先,李世民后来的遭遇和李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子孙在皇位的继承方面不出现争执,直接将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但是最后依然发生了争夺皇位的事情,最后几经周转之下,李世民最终将皇位传给了李治。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面对一个替补上场的李治,李世民,并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屠杀一众大臣,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首先,李世民不牵扯到改朝换代,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将一众大臣的权力已经削弱的差不多了。并且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比如对当时李元吉和李建成的手下,全都没有赶尽杀绝,都是采取原谅的措施,全都将其重新召回朝廷之中一一任用升赏,这种情况之下这群戴罪立功之人都是死心塌地的,所以此时的李世民再趁机对其势力和权力进行一定的打压,这种情况之下,完全不需要担心。

第二点,就是李世民的在位时间,对于李世民来说,在位时间是很长的,说个不好听的话,稍微年龄大一点的权臣或是功臣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对于这些人,有的李世民趁机将权力收回到自己这里。

有些世袭下去的位置也是由子孙后代来继承的,作为新人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所以也基本造不成什么威胁,所以从各个方面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情况对李治王位的继承和发展是没有太大影响的,所以没有必要采取果断的措施。

总结

总之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位安全继承这件事情之上基本就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类型,除非像李世民这样完全有把握的,否则就只能采取类似于朱元璋这种残忍的方式了。

0 阅读:158
评论列表
  • 2022-06-27 21:41

    李年轻,那些都是老的人,对李没有危害

  • 2022-07-25 20:28

    世家夺天下从来不杀功臣,如晋隋唐宋元清,只有农民夺天下才杀功臣,如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