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传承至今已经逐渐开始面向世界,正所谓上下五千年,对于中国来说,这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笔极其珍贵的财富,不仅包含着我们对过去的精确总结和怀念,也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
都说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其实就是为了让它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它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其实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其实这种交流,早从晚清时期的近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
当时的中国人民尚处于闭关锁国这种固步自封的状态,不要说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了,甚至连必要的物品交流也是少得可怜,当然,这种情况只维持到了鸦片战争前夕,1840年之后,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国的大门,在经济和领土侵略的同时也带给我国文化的冲击。
所说这种强制性的文化交流并不是很公平,但是好在我国终于开始又一次接触世界了,虽然充满了被动,伺候的百年之中,我国国民不断努力,终于推翻了固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之前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也不复存在。
到了当今的新时代,我国与英国的交流日益密切,甚至出现了联姻,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处于不同环境的两个人联姻,不同的文化总会导致共同生活中出现一些有趣的事情。英国女孩嫁给成都小伙,上婆婆家叫爸妈不习惯,英国直接叫名字。
我国姓氏文化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我国在姓名方面形成了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文化,对于姓名的态度是不同的,比如英国人的名字是在前的,而姓氏在后,这一点和我国是恰巧相反的,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在我国更加重要。
因为早在古代的时候,姓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不仅是家族血脉的外在体现,更是一个人的身份象征,其文化内涵甚至要比我国的许多历史更加长远,我国姓氏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并且与我们现在所形成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姓氏作为部落和家族的象征,最早是地位较高的人才拥有的,而原始社会,姓氏的权力是掌握在女性手中的,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女性承担了部落中的大多数工作,此外还担任了氏族延续的重要作用,所以姓氏权力归属女性所有。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奴隶制社会开始,社会生产力发展,一方面致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下降,另一方面促进了阶级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导致社会中出现了严格的登记,姓氏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归属奴隶主阶级所有。
像女性,奴隶以及一些社会底层的人民是没有姓氏的权力的,秦始皇一统六合完成统一之后,这种情况也是被改变,秦始皇明确规定,姓氏不再由统治阶级专有,所有人都拥有姓氏的权力,这个操作让一般人民可以传宗接代,同时也导致了姓氏荣耀的出现。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虽说人人都有姓氏,但是所有人都会将统治阶级的姓氏当做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比如秦朝地赢,隋朝的杨,尤其是唐朝的李,当时的唐朝皇帝经常用赐姓的方式来奖励那些战功显赫的人。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其中蕴含着长幼尊卑和一系列的等级,比如在一个家庭之中,是不允许直接用姓名称呼自己的长辈的,这是一种非常不尊重的表现,但也是仅限于中国而已,对于外国则是不一定。
中西文化的结合对于英国来说,有着和我们相似的教育方式,他们的学生在求学阶段同样会被要求学习一门外语,我国大都是要求直接学英语,但是英国不同,他们会开放包括汉语在内的多门语言,汉语对于我们来说是母语,但是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就是地狱难度。
因为英语无非就是二十六个字母而已,而汉语则是无数偏旁和部首的无规则组合,一个字放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不同的一句话甚至可能因为语气问题产生相反的意思,甚至是相同的一句话都会因为因为不同的语境而意思不同。
所以对于多数的外国人来说,汉语就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巅峰,但是依然有不少人选择学习汉语,向困难发起挑战,这个名叫黛西的英国女孩就是其中之一,在选择外语的时候,黛西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了中文,在排除了众多的困难之后,也算是学了一些皮毛。
在英国,和我们现在大学校园的交换生类似,但是他们更加提前,早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出国旅游学习的机会,许多不同学生选择了各自喜欢的国家,黛西也不例外,出于对中文的喜爱,黛西将旅游目的地,选在了中国的重庆。
当时这个黛西的这个选择可以说是遭到了当时许多同学的嘲讽,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之中,中国就是一个古老而又落后的国家,当然城市也是不例外,甚至有同学直言去中国旅游就好像是去参观一个陈旧的历史博物馆。
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黛西并没有放弃自己去中国的想法,因为从小听到对于中国的评价基本都是这种负面的,所以黛西的内心多多少少是有点相信的,但是依旧顶住了压力,来到了中国重庆,一到这里,黛西心中的成见马上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同学口中所谓的古老,其实是来形容这个国家的历史而已,而在自己眼前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中,完全看不出一点落后的样子,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体现,除了繁华发展的城市群,还有热情活泼和阳光的同学们,见到了这些之后,黛西就像吸铁石一样,爱上了山城重庆。
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次旅游结束之后,黛西对于中国的城市和文化更加痴迷,在回到英国读大学的时候,甚至是直接选择了针对性极强的当代中国学专业,将自己今后的生活以中华文化作为起点,处处和中国挂钩,就连中文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后来在黛西完成学业之后,也是选择前往中国进行工作,地点就定在了中国的成都,在这里,他和成都的上班族一起上下班,一起挤地铁,甚至是一起吃当地的变态辣火锅。生活也是非常的惬意。
而和她一起工作的成都本地人,也压根就没把黛西当做外国人对待,就好像是一个省外的来四川工作,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除了知道她来自英国之外,也没有像对待怪物一样对黛西充满好奇,而是像对待外乡人一样吐槽每天遇到的不快,以及尚存的现实问题。
成都和伦敦唯一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湿润多雨的天气了,黛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很快适应了当前的生活环境,除了那西方的长相和一口稍微蹩脚的中文之外,基本已经和成都当地人没什么区别,尤其是生活习惯方面,时间一长,对于四川的“辣”也是适应了。
其实黛西对自己的中文也是相当担忧的,因为很多成都本地人都很难摆脱固有的平仄声,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黛西本不流利的中文版在四川话的影响下甚至带上了一种四川的特色。
索性黛西就直接破罐子破摔,直接向川普开始了学习,上班期间靠同事,下班期间就靠和司机的日常聊天,久而久之,除了面容之外,仅凭声音已经很难知道黛西是外国人了。
家庭的烦恼黛西随着在生活之中越来越习惯,事业是风生水起,甚至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有一次黛西在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的时候,结识了正好是健身教练的杨昊,那帅气的脸庞和强壮的身体所散发的十足魅力很快就迷住了黛西。
随后两人在认知之后经常出去玩耍,在杨昊的帮助下,黛西也是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和文化,俩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确认了关系,很快就到了中国人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见父母吗,当时的黛西还是比较担心的,毕竟自己是个外国人。
没有想象中的隔阂,杨昊的父母对这个外国儿媳妇是非常的喜欢,并且在敲定婚礼之后分别按照中方和英国的习俗分别举行了婚礼,也算是做到了对黛西最大的尊重。此间还是有个小插曲的。
在中国人的婚礼之中,总是有一个改口的流程,就是互相叫对方的父母爸妈,但是在英国是没有这个习俗的,即使是结婚的时候也是直接称对方父母的名字,所以当时的黛西知道有这个环节之后,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身为老公的杨昊最终也是察觉到了黛西的难处,特意为自己的父亲安了一个英文名字让黛西改称呼,不得不说这一环节的更改让这一次婚礼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