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加三国援印,尼赫鲁再派10万大军,毛主席特别指示:狠狠打击

正观历 2024-10-29 10:52:32

1962年10月20日,印军经过紧急备战后向中国西藏边境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同样有准备的解放军立即应战,战火一触即发。激战4天后,印军溃败。为了扳回一局,印度向美英加求援,重新派出一支10万人的部队。得知消息后,毛主席下令:狠狠打击!

一、第一阶段战斗结束,中国提和谈

中印双方之间的边境冲突由来已久,1951年,印度军队趁解放军还未解放西藏,悍然越过中印边境习惯线,侵占了属于中国的90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随后,印军又侵入中印边境分界线——“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的兼则马尼,中段和西段的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香扎和拉不底以及巴里斯等地区。

1959年,印度政府向中国索要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共123000平方公里的领土,无果。被拒绝后,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开始在中印边境地区推行“前进政策”。于是就有了1959年8月和10月的朗久、空喀山口冲突事件。

由于中国依旧坚持“不开第一枪”的政策,所以解放军边防部队是在印军先开枪的情况下才进行反击的,这也导致解放军在朗久、空喀山口冲突事件中受伤、牺牲多人。

冲突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向印度进行了严正警告。

但此时的印度依然沉浸在“世界第三大国”的美梦之中,一步步向中国逼近。直至1962年4月,印军开始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中国境内建设武装据点,在短时间内就设立了43个据点。面对中国提出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印度尼赫鲁政府始终置若罔闻。

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在新德里公开宣布,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10月12日,尼赫鲁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与此同时,印度派遣大批武装部队进驻中印边境地区。

尽管中国已经在尽量避免双方之间产生武装冲突,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尼赫鲁的步步紧逼下,中国忍无可忍,中央军委命令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并开始往中印边境地区派遣驻守部队。

到1962年10月中旬,中印边境地区集结的中印双方的武装部队已经达到了40000多人。其中,包括部署在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16000多名印军,和部署在西段地区的近10000名兵力(印度陆军1个旅部、6个骑兵营、1个机枪营及配属分队5600多人)。

部队集结完毕后,印军于1962年10月20日向解放军驻守地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也不再隐忍,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因为解放军一再隐忍,所以印军没有料到我们会发动反击,在双方交火时印军完全没有防备。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印军的第一道防线没用多久便全部崩溃了。

在东段地区的战斗中,解放军于1962年10月20日集中主要兵力,向印军驻守在克节朗地区的第7旅发起进攻,在短时间内就拿下了枪等、卡龙、克宁乃、沙则等地区。同时,解放军在扯果布、邦冈丁、章多地区全面开战。1962年10月23日,解放军拿下达旺,收复被印军占领的“麦克马洪线”以南,达旺河以北地区的中国领土。

1962年10月24日,鉴于解放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进展比较顺利,中央发布声明: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并命令解放军东线反击作战部队停止追击,提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三项建议。

二、全面动员只为扭转中印边境局势,尼赫鲁苦求西方“大哥”

面对中国主动伸来的橄榄枝,尼赫鲁并未理会,而是选择继续进攻。

无奈,解放军边防部队继续和印军交火,在西段地区的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班公湖、巴里加斯等地区对印军设立的据点进行端点作战。战至28日,解放军已经清除了侵入中国境内的37个印军据点。

1962年11月4日,中国和尼赫鲁政府再沟通,并就三项和平解决中印边境冲突的建议进行深度解释。作为回应,尼赫鲁于1962年11月14日给周总理发来信件,再次拒绝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中印边境冲突的3条建议。

在拒绝中国的同时,尼赫鲁还在印度国内进行紧急“作战动员”,以挽回印军在第一阶段作战造成的“颓局”。

当时尼赫鲁的口号是“勒紧腰带”、“牺牲一切”,甚至还在政府工作会议上表示:“我们要把印度的人力和全部生产能力投入到战争中,除此以外别无任何选择。”同时,为了应对作战需要,尼赫鲁还要求增加印度在工业、电力、农业的生产能力,以加强国家应付危机的能力。

为了扭转印军武装部队在边境战场上的局势,尼赫鲁采取了加大军费开支、增加军火生产、招募新兵扩充武装部队等一系列措施。

1962年11月,印度政府通过发行“国防公债”、“黄金公债”、“国防存款券”,的办法筹集到50亿-100亿卢布,并追加军队预算经费10.04亿卢布。筹集到资金后,尼赫鲁下令“将所有的力量用于生产第一流的现代化武器”,这使得印度的军事装备产量,在20天的时间里增加到了3倍以上。

为了扩充武装部队,尼赫鲁要求青年学生“大批的参加国民军训练,准备应付任何紧急情况”。不仅如此,印度当时还强制要求所有大专院校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边境地区所有符合身体标准的平民还需要接受步枪训练,以组成“第二道防线”。在尼赫鲁的号召下,当时印度的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比哈尔邦、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查漠和克什米尔等边境重要城市大力实行“民防计划”。

1962年11月5日,《印度快报》发布一则消息:印度首都新德已拟定计划,组建一支拥有56000人的“民防部队”,阿萨姆邦也将招募一支100000人的国民军。为了实现该计划,尼赫鲁还要求印度政府的全部议员从1962年11月17日开始进行步枪训练,召回所有65岁以下的退休陆军军官。

为了扭转中印边境战场局势,尼赫鲁除了在国内进行动员外,也向西方国家进行了求援。

三、英美加支援印度组建10万人军队,毛主席:狠狠打击!

为了从西方国家获得武器,尼赫鲁还专门派出新德里政府代表团出访西方各国。在代表团的奔走游说之下,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向印度象征性的进行了援助,在他们的帮助下,一支10万人的印军新部队诞生。

当时印度就是在美国的扶持之下成长起来的,在收到尼赫鲁求援的消息后,白宫于1962年11月3日就向印度运输过一批作战物资,其中包括美军使用的步兵武器、弹药和通讯设备。

尼赫鲁还在1962年11月20日深夜紧急呼吁美国对中印边境地区的战争进行军事干预,要求美国派遣15个轰炸机中队直接参加战斗。但肯尼迪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中派出1艘航母,由航空母舰上的1个C-130运输机中队支援印度。

在关于“如何充分满足印度防务需要”这一问题上,美国十分清醒。肯尼迪政府只是想推行其“亚洲人打亚洲人”的计划,并借机控制印度,所以向印度提供援助也只是“装装样子”。

当时英国也“赠送”(其实是销售)给印度一批武器弹药。

加拿大于1962年11月5日发布声明,向印度提供大炮、火箭弹、弹药、无线电器材和各种型号的运输机外加6架“皇家空军运输机”。

接收到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提供的武器装备后,尼赫鲁用这些装备重新组建出一支100000人的部队。在向中印边境地区增派了印军精锐部队后,尼赫鲁发布声明:决心和中国战斗到底,直至获得最后的胜利。

得知印度方面的最新消息后,毛主席对中印边界斗争的趋势进行了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指导方针:中国政府仍然坚持我们提出的和平解决中印边境冲突的三条建议,同时,如果印度发动新的战争,我们也会本着自卫的原则进行更大的打击。

经过紧张备战后,尼赫鲁命令中印边境前线的印军于1962年10月底11月初,向解放军阵地进行了炮轰行动,共发射炮弹近800枚。11月7日,印军在中国西藏瓦弄地区再次向解放军部队发射170多发炮弹。

此时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拥有1个军部、3个师部和14个旅,总兵力达到了50000多人。其中,印军1个军部、2个师部、8个旅、28个营约30000人部署于中印边境东段地区,印度陆军第70旅、第114旅、第121旅约10000多人部署于中印边境西段地区。

得知印军重新部署的消息后,毛主席基于既定国策,落下指导方针:中印局势依然和谈为主,对于印度新一轮攻势,以自卫为根本,对印军给予更大重创,在军事和政治上狠狠打击。

随后,中央军委紧急进行战斗部署,向中印边境增派兵力,中印边境地区的第二阶段作战开始。

尽管当时尼赫鲁已经对印军在边境地区的部署进行了调整,分别以不同梯次构筑了阵地,但依然无法阻挡我解放军的炮火。

第二阶段的战斗从1962年11月16日持续至11月21日,解放军仅用了不到6天的时间就将印军击溃。

在整个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作战中,解放军共歼灭、击伤印军4885人,俘虏印军近4000人,解放军牺牲722人,负伤1697人。

事实证明,非正义的战争必将会走向失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