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在线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释放出中美关系有望缓和的信号,明确指出对华高关税政策难以持续。
特朗普(资料图)
此前,中国商务部曾披露令人惊讶的数据: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部分商品,在历经多次加征关税后,累计各类名目的关税税率竟高达245%,这一数据赤裸裸地展现出美方将关税作为政治工具、肆意滥用的无理性行径。面对美方这种毫无实质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始终坚定立场,不予迎合。
特朗普此番态度的突然转变,背后有着深层次且直接的原因。特朗普执政时期推行的关税战,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目标,反而陷入损人不利己的尴尬境地。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加征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这一举措让美国众多产业遭受重创。在中国发起反制后,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呈现出暴跌54%的颓势,波音飞机的订单量也锐减70% 。
此外,中国将稀土出口管制范围扩大至17种关键元素,这一决策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命脉,使得美国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进而引发行业“裁员潮”。更令特朗普担忧的是,高关税带来的传导效应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冲击美国市场,一旦通胀快速加剧,他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舆论质疑与政治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释放关税政策调整信号的同时,美印之间的互动也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据《印度斯坦时报》和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计划于当地时间21日开启为期四天的印度访问行程,并将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展开会谈,双方将就经济、贸易以及地缘政治关系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万斯首次踏上印度的土地,且白宫通报显示,万斯此行还将携妻子、子女以及多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一同前往 。此次访问也是万斯自上任以来的第三次出访活动。
特朗普试图通过为印度树立“重要合作伙伴”的形象,将印度打造为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同时向众多发展中国家传递错误示范信号,这也是特朗普“破、拉、立”策略中的关键一环。然而,这一策略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仍需接受现实的检验。印方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2025财年的4 - 10月期间,印度自中国进口成品钢达170万吨,同比增长35.4%,创下历史新高。
莫迪(资料图)
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4月21日起,对部分钢铁进口实施12%的临时关税,试图以此遏制进口增长。印度钢铁部长表示,征收钢铁安全保护税旨在保护国内制造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本土行业发展。但印度钢铁协会的数据却揭示出残酷的现实:在加征关税的HRC板材品类中,中国产品价格比印度本土产品低18% ,而且像塔塔钢铁等印度企业,其30%的炼钢原料依赖从中国进口。
印度此次看似强硬的关税举措,实则是莫迪政府为缓解国内通胀压力(4月CPI达4.85%)而进行的一场政治豪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9年印度禁用中国尿素,最终引发农民暴动的历史教训,如今印度决策层似乎又陷入了“制裁中国反伤自身”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新德里的会议厅内两国国旗象征着美印“团结”时,印度的关税政策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沦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