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口供”被定罪为什么?还有8天刑满释放,结果被改判死缓!

凡夫情理法 2025-02-08 11:59:02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在漫长的司法长河中,一次次得到印证。

今日,我们要讲述的这起跌宕起伏的案件,便是正义虽历经波折,却从未放弃追寻的真实写照。

“惊闻改判心潮涌,九载沉冤盼昭雪。”

2024 年 12 月 10 日,兰州城被大雪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宛如一个冰雪世界。

然而,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沈星一家的内心却似翻江倒海一般,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距离马某林被原判认定构成盗窃罪刑满释放仅剩 8 天!

就在他们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消息,如同黑暗中透出的一丝曙光,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正义的期盼。

那即将揭晓的最终判决,就像他们心中高悬的希望之灯,照亮了这漫长的等待。

1、平静生活被打破,沈红失踪了。

“命运无常起波澜,佳人一去音信断。”

沈红,在临夏市经营着一家鞭炮店,日子虽平淡,却也安稳。

2015年5月25日晚,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却成了一切悲剧的开端。

小区的监控画面里,时针悄然接近10点,沈红像往常一样在家中,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打破了宁静。

接完电话后,她神色匆匆,连外套都没来得及拿稳,就急忙走出了小区,最后身影消失在她的鞭炮店附近。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头,马某林驾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进入临夏市。

这辆车就像一个神秘的影子,在夜色中穿梭。

当车离开时,副驾驶座位上多出了一名女性,只是夜色朦胧,看不清面容。

第二天清晨 6 点左右,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沈红的女儿和弟弟沈星的手机几乎同时收到了一条来自沈红的短信:

“我和他人开车到九寨沟浪(玩儿)去了……”沈星看到短信,眉头瞬间紧皱,心中满是疑惑。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姐姐平时并不是一个会突然如此随性离家出走游玩的人。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乌云般迅速笼罩在他心头。

他焦急地急忙回拨电话,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那冰冷无情的关机提示音,仿佛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他心中的一丝侥幸。

5月31日凌晨4点,寂静的夜晚被一阵手机震动声打破,家人们再次收到短信“我们再浪二十几天回去……”可电话依旧无法接通。

沈红的丈夫王明,这个一向沉稳的男人,此刻也感觉事有蹊跷。

沈星和王明心急如焚,四处寻找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蛛丝马迹。

终于,他们在家里发现了妻子的旧手机,刚一开机,储蓄卡内钱款被多次提取的短信就纷纷弹出。

王明顿时脸色煞白,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向甘肃省临夏市公安局报案,警方迅速展开了调查,一张无形的大网,就此缓缓拉开。

2、线索初现端倪,嫌犯踪迹成迷。

“茫茫人海觅真凶,蛛丝马迹寻真相。”

通过银行监控视频,警方的视线聚焦到了和政县的马某林身上。

监控画面中的马某林,着实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怀疑。

他身高约1米7,一头长发随意地散在肩头,脸上戴着一个大大的口罩,身着一件女式 T 恤,下身搭配着蓝色牛仔裤和白色运动鞋。

这样奇特的装扮,在提款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就像一只混入羊群的狼,乍一看,很难辨别其性别。

他在银行提款时,动作显得十分紧张,双手微微颤抖,眼神还不停地四处张望,那警惕的模样,似乎在刻意躲避着什么。

警方锁定马某林后,并未急于行动,而是进一步调取了沈红所在小区以及道路的监控视频。

从小区监控中可以看到,2015年5月25日晚接近10点时,沈红匆匆离开小区的画面再次出现,最后她的身影停留在鞭炮店附近。

几乎在同一时间,马某林驾驶着那辆黑色轿车,如幽灵般进入临夏市,而当他离开临夏时,副驾驶座位上出现了一名女性。

虽然监控画面因为夜色和距离的原因不够清晰,但警方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推测,这名女性极有可能就是沈红。

6月21日,阳光炽热地烘烤着大地,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真相而焦灼。

警方在马某林家门口将其成功抓获,但当警察破门而入的那一刻,马某林脸上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故作镇定。

在对其住宅进行搜查时,诸多疑点如浮出水面的礁石,一一展现在警方眼前。

房间角落里,32万元现金随意地放置着,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背后的秘密;一个隐蔽的抽屉中,沈红的储蓄卡被悄然藏在其中。

此外,在住宅附近的杂物堆里,警方还提取到了马某林男扮女装时的所有衣物。

那些衣物皱巴巴地堆在一起,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仿佛沾染着罪恶的气息。

面对警方的询问,马某林眼神闪烁,坚称自己与沈红仅仅只有生意上的往来,彼此并不熟悉,甚至矢口否认开车搭载过沈红。

他声称黑色轿车是从堂弟那里借来的,而车上的女性是他花钱找来的“小姐”。

对于家中的32万元现金,他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18万元是赌博赢来的,10万元是贷款所得,剩下的4万元则是做生意挣的。

然而,他那飘忽不定的眼神,结结巴巴的语气,无一不让警方对他的供述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为了进一步核实马某林的说法,警方找到了他的堂弟了解借车情况。

堂弟的神情有些紧张,他缓缓说道:“车开回去后我发现,车后排脚垫处有几处血迹,后排座位也有一片不明液体,几根女性头发。副驾驶上还有一个女式黑色发卡。”

听到这些,警方的神经瞬间紧绷,立刻对马某林堂弟替换下的旧脚垫进行了鉴定。

当鉴定结果证实上面的血迹正是沈红的时,警方的心沉甸甸的,他们确信,沈红可能已经遭遇了不测。

警方结合马某林堂弟的证言——马某林在凌晨5点给他打电话说车熄火在某村半山坡附近,两人离开之前,马某林称要去看一下旁边自家的树苗,决定组织警力对车熄火处周围进行大规模挖掘。

烈日高悬,公安人员在指定地点挖了很久,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却始终没有发现被害人的踪迹。

就在大家感到有些失望和疲惫之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在休息时,偶然发现有一片草地的颜色和周围略有不同,草叶也显得更加凌乱。

他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敏锐地感觉到这片草地可能存在异样。

于是,大家立刻来了精神,小心翼翼地在此处往下挖。

随着泥土被一点点翻开,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扑鼻而来。

果然,在地下发现了沈红的尸体。尸体被发现时,已经开始腐烂,散发着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

经法医鉴定,沈红系被他人采用捂压口鼻、套头等手段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那一刻,现场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愤怒和对正义的渴望。

3、一审不服,二审驳回!证据链缺失难重罚!

“法理纷争起波澜,证据不足路艰难。”

2016年9月2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检察院以马某林涉嫌抢劫、故意杀人罪向临夏州中级法院提起公诉,沈红亲属也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

他们满怀着对正义的期待,希望法律能还沈红一个公道。

然而,2018年4月,法院的判决却让人大跌眼镜。

法院经审理认为,检察机关指控马某林用暴力手段获取被害人银行卡及交易密码,后将被害人杀害并掩埋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虽然诸多线索都指向马某林的罪行,但关键证据的缺失,让法官在判决时不得不谨慎。

最终,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马某林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4万元。

法院为何会作出这样的判决呢?

原来,当晚与被害人联系的手机、与抢劫杀人埋尸行为有关的重要证据缺失;沈红乘坐马某林的车进入和政县后去向无法确定;马某林如何获取沈红银行卡及交易密码原因不清。

这些关键问题就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得现有证据无法形成完整的闭合性证据链,达不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

一审判决引发了检察院的抗诉和被害人亲属的上诉,他们不甘心正义就这样被埋没。

然而,甘肃省高级法院二审却裁定驳回抗诉、上诉,维持原判。

这个结果,让沈红的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那一段时间,沈红家仿佛被阴霾笼罩,亲人们的心被痛苦和无奈填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正义的追寻似乎陷入了绝境,可他们从未放弃心底那一丝对公正的期盼。

4、抗诉,坚持查证!电子证据显威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案件陷入僵局后,转机悄然出现。

最高检第十一期西部巡讲团到临夏州巡讲,机缘巧合下将案件情况带回了最高检。

最高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要求甘肃省检察院复查。

甘肃省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夏纪红临危受命,她一头扎进案件卷宗里,仔细地阅卷、梳理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就像一位执着的寻宝者,在茫茫的证据海洋中,努力寻找打开真相之门的钥匙。虽然案发当晚与被害人联系的手机未能查获,但夏纪红检察官没有气馁,她想到了电子证据这个突破口。

于是,委托兰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对相关手机号码及手机数据进行恢复、分析。

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些复杂的数据就像一团乱麻,需要耐心和细心一点点解开。经过专业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他们发现马某林曾使用两个手机号码与被害人专线联系,其中就包括尾号3287的号码。

被害人失踪当天最后 8 条通话记录均与马某林通话,此后双方手机号码再无通话记录。

这一系列的证据表明,沈红生前最后联系人很可能就是马某林。

这一发现,就像黑暗中亮起的一盏明灯,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希望。为进一步确认马某林在案发期间是否与沈红在一起,甘肃省检察院又马不停蹄地调取了案发时双方多个手机号码的通信数据,并委托对涉案地点经纬度信息进行精准测量。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密的科学实验,每一个数据都可能是揭开真相的关键。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

结果发现,沈红和马某林的手机号码基站信号自2015年5月25日22时许处于并轨状态,向和政县移动,先后在马某林家中、家附近银行、发现尸体处停留。

这些证据一一定性,逐渐照亮了案件的真相。

曾经破碎的证据拼图,在检察官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块块地拼接完整。

电子证据如同奇兵天降,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5、终审!终于沉冤昭雪。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3年12月18日,最高检向最高法依法提出抗诉,列举了新证据并回应了原判决的问题。

这一举动,如同吹响了正义反攻的号角。最高法指令甘肃省高级法院再审,一场关乎正义的最终审判即将拉开帷幕。

2024年8月9日,再审开庭。

法庭上气氛庄严肃穆,控辩双方激烈交锋,仿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检察官详细阐述指控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问题,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充满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

司法鉴定人员也出庭作证,用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为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驾护航。最终,12月13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甘肃省高级法院依法公开宣判。

法庭内,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

法官庄严宣布,根据检察机关提交的新证据,结合原审在案证据,足以认定马某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劫取被害人财物并致其死亡的犯罪事实,其行为构成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限制减刑。听到判决的那一刻,沈红的家人眼中涌出激动的泪水。

历经九年的漫长等待,无数次的希望与失望交织,如今,正义终于得到伸张!

这迟来的正义,虽然历经波折,但它以最公正的姿态降临,让所有人坚信,法律的天平永远不会倾斜,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法律的光芒终将穿透黑暗,照亮每一个角落 。

0 阅读:20

凡夫情理法

简介:落笔生情,天理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