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泥河湾层”命名100周年。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冀西北的泥河湾村,一批古生物化石正式进入科学家的视野。自此,这块神秘土地孕育的东方人类演化进程和发展史,逐渐显露于世人面前。
探索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是世界性的科学课题。今年,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以及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们再度齐聚“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探讨泥河湾科学研究,并就泥河湾在东亚地区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学术地位展开深入讨论。
河北,是讲述东方人类百万年演化史的最好样本之一。泥河湾遗址群,是东亚地区旧石器遗址分布最密集、时间延续最长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泥河湾科学发现100年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考古成果?总结了哪些丰富经验?有哪些特别值得期待之处?
——编者
7月10日拍摄的马圈沟遗址。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摄
泥河湾,是张家口市阳原县东端桑干河北岸一个小山村的名字。
1924年,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实地探访研究,发表关于泥河湾盆地的首篇学术文章,首次命名泥河湾盆地的湖相地层,使泥河湾具有了第一个科学名词——“泥河湾层”,从而揭开了泥河湾科学研究的序幕。此后,中外数辈地质、考古、年代、环境、古生物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接续努力,泥河湾科学研究不断取得重要发现。
如今,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中国北方第四纪研究的科学宝库,成为探索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人类起源演化的重要区域,构建起176万年至1万年间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框架,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历经百年探索
小山村泥河湾享誉国际第四纪
自山巅眺望过去,桑干河水蜿蜒如带,流淌过河谷,在冬日的朝阳下闪着光芒。
100年前的1924年,地质学家巴尔博走入桑干河北岸的小山村泥河湾时,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泥河湾这个名字有朝一日会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探访结束后,他撰写并发表“Preliminary observation in Kalgan area”[《咔拉干(张家口的蒙古语音译)地区初识》]一文,将泥河湾村附近发育埋藏古动物化石的湖相地层采用泥河湾村之名命名为“泥河湾层”。
自此,泥河湾盆地有了第一个科学名词,标志着泥河湾盆地科学研究的开始。
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出土的研磨赤铁矿遗物。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1930年,德日进和皮孚陀合著《中国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发表了德日进与桑志华1924年至1926年在泥河湾盆地采集的化石材料,确立了泥河湾动物群的种属与科学价值。同时,他们大胆推测,在遥远的早更新世时期,泥河湾地区就可能有古人类存在。
1935年,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在法国人类学杂志报道泥河湾下沙沟发现一件“粗糙的手斧”,推断泥河湾盆地曾有古老人类生活过。虽然该“手斧”后来被证实是自然石块,但是,这激起了学者们在泥河湾盆地寻找古人类遗骸或文化遗存的热忱。
1953年以来,中国学者开始逐渐主导泥河湾盆地的科学研究。
195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王建发表文章,号召到更早的泥河湾期地层中寻找古人类生存的证据。1965年,王择义等人在虎头梁一带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是在泥河湾盆地首次发现古人类活动的考古证据。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卫奇发现侯家窑遗址,之后数年连续发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丰富的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动物化石。1978年,尤玉柱等人发现小长梁遗址,首次在泥河湾盆地发现距今1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
由此,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基础框架构建起来。
1983年,谢飞参加东谷坨遗址发掘,河北省文物工作者正式进入泥河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考古调查几乎遍及桑干河南北的广大区域,发现遗址100余处,初步建立起文化序列框架。
1991年,国务院批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中外合作考古项目——东谷坨遗址发掘研究。1996年,中美泥河湾联合考古队发掘飞梁遗址。通过广泛对话交流,引进了国际上流行的旧石器考古发掘、记录、研究方法,逐步形成统一标准,并在发掘中广泛应用。
2001年、2004年,在Nature杂志连续发表文章,将小长梁遗址年代确定为距今136万年,半山遗址、马圈沟第Ⅰ至第Ⅲ文化层的年代分别为:132万、155万、164万、166万年,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
近些年,泥河湾科学价值得到高度重视,推进实施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2013年,河北省启动“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国家文物局连续批准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考察与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等项目先后实施。
目前,经过大规模考古调查、发掘,泥河湾盆地遗址数量增加至380多处,广义泥河湾盆地遗址数量接近500处。其中,蔚县、怀来等区域重点遗址持续发掘,在更大区域获取了丰富的材料。蔚县下马碑遗址多学科研究成果在Nature杂志发表,揭示了四万年前后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的行为,为探索该地区早期现代人的出现与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断拓展科研领域
泥河湾科学含义越来越广
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古湖、泥河湾动物群、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如今,泥河湾究竟有哪些非凡的科学含义呢?
泥河湾盆地揭露了中国北方第四纪的完整地层,成为国际著名的第四纪科学名称。泥河湾盆地为冀西北的构造断陷盆地之一,随着研究范围扩大,学者们又使用广义泥河湾盆地的概念,除了阳原盆地,还包含了蔚县盆地、涿鹿盆地、怀来盆地及山西的大同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泥河湾层的河湖相堆积,薄者数十米,厚者数百米。
泥河湾动物群,成为中国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的典型代表。
古脊椎动物化石是在泥河湾盆地最早被发现和认识的。1921年,泥河湾村天主教堂神甫文森特在村附近发现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汇报并答应交给法国古生物学家、神甫桑志华研究,作为即将建成的天津北疆博物院展品,引起西方学者关注。1924年至1926年,巴尔博、桑志华等多次到泥河湾盆地考察,获得了大量化石材料。1930年,德日进和皮孚陀合著《中国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报道泥河湾动物群属种数42种(含未定属种)……
这些年来,在泥河湾盆地又增添了新的化石成员,包括古菱齿象、南方猛犸象、大角鹿及更多小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新发现丰富了动物群内涵,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新生代动物群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材料。这里的第四纪河湖相和黄土地层埋藏着大量与古人类生存关系密切的哺乳动物化石,记录了200万年间华北气候与环境变迁的历史,为确定早更新世时期古人类遗址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地层学证据。
如今,泥河湾的科学含义越来越广,涵盖了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古环境、古人类以及旧石器考古等不同学科,俨然成为中国北方第四纪研究的代名词,在地质学、古环境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
追寻东方人类足迹
构建起文化序列框架
一眼穿越百万年。行走在泥河湾遗址群,仿佛步入人类历史深处。
早在泥河湾盆地发现之初,学者们就憧憬,在古老的泥河湾地层里寻找到古人类活动证据。1965年,虎头梁遗址的发现打开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大门。在这里发现的石制品,体现出典型的细石器工业技术特点。几十年来,在虎头梁一带陆续发现2万年至1万年前后的遗址50余处,提供了探索华北地区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材料。
西白马营遗址出土的双刃刮削器。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逐渐理顺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存的相互关系,构建起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框架,其近乎完整的连续性令人叹为观止——
马圈沟遗址保存了176万年至125万年间的17个文化层,小长梁遗址136万年,半山遗址132万年,飞梁遗址120万年,东谷坨遗址110万年,霍家地遗址100万年,马梁—后沟遗址群保存了80多万年至二三十万年间的10余个文化层,东坡遗址32.1万年,侯家窑遗址20万年至16万年,板井子遗址9万年至8万年,新庙庄遗址7.5万年至6.3万年,西白马营遗址4.6万年,油房遗址2.9万年至2.6万年,二道梁遗址2.2万年,于家沟遗址1.6万年至0.8万年……
其中,许多重要遗址是古人类演化关键阶段的代表。
马圈沟遗址,是盆地内目前已确认年代最早的遗址。在第Ⅲ文化层揭露一处古人类活动面,反映了古人类狩猎、肢解草原猛犸象的场面。鱼咀沟1号地点第Ⅴ文化层揭露一处古地面,发现草原猛玛象脚印20余个,周围散布有部分石制品、动物化石……马圈沟遗址发现的17个文化层构建起早更新世中期古人类文化的序列,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最早人类出现的确切证据。
小长梁遗址石制品。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小长梁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发现的第一处超百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石制品打片技术简单,二次加工比例极低。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初步鉴定有9属10种。作为300万年至100万年间直立人最北的一处石器地点,其名字已镌刻在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第一阶。
东谷坨遗址,是中国早更新世出土遗物最丰富的旧石器遗址,保存了110万年前的古人类信息。201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实践新的旧石器考古发掘和记录方法,全面推行数据采集数字化,获取了系统的年代、环境、沉积学信息。
侯家窑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发现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古动物化石和20件古人类化石,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之一。2007年至2013年发掘揭示了遗址的完整地层剖面。结合新的光释光测年数据,该遗址距今16万年至20万年,为研究中国北方早期现代人起源和演化、古老型智人行为能力等提供了重要数据。
新庙庄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南侧深山,1986年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2022年至2024年,发掘发现12万年至1.5万年间的6个文化层:在4.5万年至4.2万年层位发现特征明确的石叶技术石制品,是华北地区首次发现石叶技术;在2.7万年前后层位发现细石叶技术遗存,是华北地区最早阶段的细石叶技术;1.8万年至1.5万年层位发现楔形细石叶石核的加工场,找到了虎头梁遗址群石器原料的来源……
下马碑遗址,位于蔚县盆地东南部。2013年发掘揭露一处古人类活动面,中部偏北有一不规则椭圆形火塘,西北角为研磨赤铁矿颜料遗迹区。该遗址距今4.1万年至3.9万年,发现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赤铁矿颜料加工与微小石器镶嵌使用的关键证据,为探索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典型材料。
迄今,已有50多个国家1000多名专家学者走进泥河湾开展考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专著千余篇,实现了与远古祖先的对话,体悟到生命的脉动、历史的传承。
赓续历史文脉
持续推进东方人类探源研究
泥河湾,古老而青春。
多年来,河北高度重视泥河湾古人类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利用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和力量改善遗址周围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科研平台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建设,成效显著。
河北省政府连续出台《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方案》《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工作方案》;科技部支持的“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于2020年正式立项;2021年,省政府批准建设的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建成揭牌并投入运行;2022年,省发改委投资在大田洼台地建设泥河湾遗址博物馆,目前主体建筑已完成……而今,泥河湾遗址群核心区交通设施大幅提升,已挂牌运营的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乡村全面振兴、文旅融合中碰撞出时代火花。
为了推动泥河湾遗址群“活”起来,河北省积极推动泥河湾古人类文化传播,实施遗址展示阐释工程:邀请权威专家策划编制《泥河湾考古图典》《阳原泥河湾——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等系列科普读物;制作完成《寻梦泥河湾·探访东方人类的故乡》10集微纪录片,通过沉浸式数字影片等创意策划,为研学教育提供趣味展示与交互体验……
万年文化根系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萌发的。泥河湾是一座科学宝库。百年探索,仅掀开其浩瀚一角。
“下一个百年,我们能做什么?”
站在新的百年时间节点,勾画未来蓝图,河北将持续推进“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填补更多阶段古人类演化关键阶段的文化遗存的空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推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做好遗产价值的阐释与科普工作,打造成国际古人类研究基地,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王法岗 刘洁)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