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14时许,天空飘起了零星雪花。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里,一场演出即将开始。
1月31日下午,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里,高跷演员正在表演。 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摄
经过化妆、踩腿子、穿袍子、戴帽子等一系列装扮,伴着锣鼓声,20多名高跷演员在公园广场开始表演,顿时引来大批游客围观。
领头的演员穿黑袍、戴毡笠、挂髯口,右手挥舞钓鱼竿。他的后面跟着“白蛇”“青蛇”,只见演员裙子下摆连着双手,上下翻飞。
再往后看,小丑画着白鼻梁,惟妙惟肖的扮相、滑稽搞怪的动作,逗得游客捧腹大笑。
这支高跷队的领队叫孙越,39岁的他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
“我们这支高跷队的演员都是沧县李天木村的,年龄最小的才5岁。”孙越告诉记者,为了今天的演出,他们已经排练了三个多月。
踩高跷,中国传统民俗之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但在李天木村,已经多年没有组织过高跷队了。
“大伙儿说,这几年村里的年味儿淡了。我就琢磨着组个高跷队,过年在村里表演,让乡亲们乐呵乐呵。”2023年夏天,孙越自掏腰包置办了服装、道具,然后开始招募演员。
让他没想到的是,村里年轻人报名踊跃。几天时间,就有30多人加入高跷队。
队伍有了,怎么学呢?
孙越从网上找到各种教学视频,跟着视频一遍遍自学。等他掌握了技术要领,再给队员们讲解。
“高跷表演并不容易,需要很强的平衡感。从简单的踱步、转身到高难度的跳跃,每个动作都得进行苦练。”孙越说。
2024年春节,高跷队在李天木村搞了一场演出。村里老老小小都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让演员们信心更足了。
“因为平时要上课,我们都是周五、周六晚上训练,虽然很辛苦,但是一听到喝彩声,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还在上六年级的高跷演员李文贺说。
除了精彩的高跷表演,落子队也闪亮登场。竹板打得有板有眼,舞步轻柔优美,同样赢得满堂彩。
“今天专门带孩子来看铁狮子,没想到还看到了民俗表演,真是大饱眼福。”来自南皮县的游客李怡欣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当天的表演是沧县2025铁狮嘉年华活动的演出之一,此后几天,在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还有舞龙舞狮、杂技魔术等民俗技艺展示。
“希望通过开展丰富的新年文化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接触新年习俗、民间艺术,让春节真正过出‘民俗味’。”沧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杨柳说。(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