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坝上冬日翻起“金色浪花”

河北新闻网 2025-02-01 12:11:26

“这是本地蒜黄?别说沽源,就是在全市也少见。”大棚里,第一次见到了本地蒜黄,许多沽源人无不感到惊奇。

坝上的寒冬,室外雪花纷飞,银装素裹,而蒜黄却在智能温室大棚里享受着温暖如春的生长环境。走进平定堡镇全市首个蒜黄种植基地,一股浓郁的蒜香扑鼻而来。与大多数蔬菜不同的是,蒜黄需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因此,温室大棚内十分昏暗。但是当棚内的灯光亮起时,瞬间“满目黄金”,蒜黄的叶片在灯光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

基地负责人河北九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容成,正在大棚里指导村民收割刚刚成熟的蒜黄,额头已经微微冒出了汗珠。

遵化市是冀东地区最大的蒜黄生产基地,梁容成就来自遵化。他告诉记者,蒜黄最佳生长温度在13到18摄氏度,当地开展夏季种植时的降温成本是很高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在沽源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沽源夏季冷凉气候正是蒜黄生长的理想之地,全黑的生长环境对光照也没要求,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冬季保温问题。

梁容成找到平定堡镇党委书记孙绍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顾虑。没想到孙绍昆听了却是眼前一亮,连夜就召开了项目研究分析会。“这事要是办成了,不仅为全县特色种植增加了新品种,还打破了沽源蔬菜种植不能全年生产销售的传统。”整个会场都亢奋了起来。

经过政府和企业的多次考察对接,沽源建起了首个“棚中棚”,于2023年开始小规模试种蒜黄。“效果出乎预料的好,而且测算成本后利润也是非常可观。”去年,蒜黄分拣保鲜储存中心项目获批,占地175亩,总投资达到了1700万元,从规划到建成,再到投产见效,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种高效的建设速度,不仅体现了沽源县对农业创新项目的重视和支持,也为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梁容成为记者仔细介绍了基地的“棚中棚”,“其实就是一个半坡试暖棚里面又套了4个冷库板材质的小棚,两个棚夜间保温的效果特别好,也降低了能耗。小棚采用了先进的温控和灌溉技术,为蒜黄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尽管基础投资成本较高,但梁容成却信心满满。

“25天就能割一茬,一年四季都不间断,供应量更稳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梁容成算起经济账,“今年一共启动了8个智能温室大棚,明年20个全部启用后,全年可生产销售12茬蒜黄,76个小棚全年产出140万公斤左右,年产值按4元每斤可达到1100万左右产值。”

蒜黄种植基地的建成,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基地优先选用村里的脱贫户务工,帮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正在大棚内劳作的村民王金梅告诉记者,冬天打零工的活儿少了,在这里干也不冷也不累,一天100块钱的收入让她觉得很合适,而且如果愿意的话,全年都能在这里打工。

从一季到四季,从传统到创新,现代农业正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无限可能。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赵晨阳 王晓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