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上期咱们聊到怎样破除“我执”。就有网友留言问,要是没了“我执”,那人活着还追求啥呀?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这个话题。
在我们人生的修行路上,“我执”就像一座大山,挡在咱们通往解脱的大道上。简单来说,“我执”就是咱们对自己、对事物的过度执着,这种执着常常让咱们陷入痛苦和迷茫。但是呢,打破了“我执”可不意味着人生就没追求啦,恰恰相反,它能帮咱们看清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就拿电影《哪吒2》来说,哪吒这个角色简直就是“我执”的活教材。一开始,哪吒老纠结于自己的身份,别人都说他是“魔童”,他就特别拧巴,这“我执”让他又迷茫又愤怒。可后来呢,哪吒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慢慢放下了对身份的执着,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保护苍生。你看,这电影不就告诉我们,人生的追求不能光盯着自己那点事儿,得有更高的境界。
其实呀,佛家的《金刚经》里也说过类似的话,咱记的好象是这样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咱们眼前看到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认知,都像梦一样,不真实。要是能看破这一点,放下对自我的过度执着,咱们就能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那些一心扑在科研上的科学家,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清贫,但为了探索未知,他们乐此不疲。再比如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不求回报,只为了帮助别人,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些人,他们放下了对物质财富和个人利益的执着,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活得特别充实。
所以说,打破“我执”并不是要否定自己,而是要超越自我,跳出小我的圈子,去追求更广阔的天空。咱们每个人都有欲望和需求,这很正常,但如果被这些欲望牵着鼻子走,那咱们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放下这些执着,找到自己的使命,咱们的人生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那么,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但这个自我价值不是狭隘的自我满足,而是对社会的贡献,对真理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就像哪吒,他的追求是保护苍生,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大爱。
所以呀,家人们,“我执”和人生追求并不矛盾,相反,只有打破了“我执”,咱们才能看清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找到自己的使命,让咱们的人生充满意义和满足感,这才是咱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像《金刚经》里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咱们要放下对自我的执着,以一颗开放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使命感。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