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时间,一百年来,在静宁这一块红色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都将结合本地的革命事迹实际,围绕党史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和“重要遗址旧址”等,组织开展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静宁地区作为红军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静会”地区大会师的主要地区,更值得我们纪念和庆贺。我作为一位地方文化工作者、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亲历者和研究者,特别是“红色文化”的倡导者、策划者、宣传者,曾10多次踏访静宁地区红军长征路线、调查红军长征过静宁地区的历史传说和故事,对红军长征有意义的、很有影响的历史遗址,诸如周岔、界石铺、显神庙、单家集、公易镇、兴隆镇、大水口、六盘山、青石嘴、彭阳古城乡小岔沟等地方有必要作一个全面的记述,留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永远记住有这样一位钟情于、热心于、奔波于地方红色文化发掘、整理、研究、摄影的老文化人、老记者、老照相人的一点“工作实绩”和理论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是辉煌的,红军长征在静宁地区的红色文化是闪闪发光的。红军长征经过静宁地区的乡镇就有13个、50多个村庄。作为红色地区的静宁,红军曾经在这一块地方建立红色政权,开辟了约3千平方公里的游击地区,在单家集成立了静宁县苏维埃政府。静宁县苏维埃政府当时下属10个区,3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在10个区的苏维埃政权中,7个属当时的静宁县地方,如单家集、四堡、平峰、麦戴、界石铺、高家堡等地,3个属隆德县地方,如兴隆镇、公易镇等(注:关于西吉几个地方的行政管辖,民国档案显示,单家集和兴隆、平峰时属静宁;将台堡静宁未辖过,该地1942年前属隆德,之后属西吉。——李忠良)。在单家集、公易镇组织了二百多人的游击队,发展了35名党员、12名团员,建立了4个党支部。在单家集建立了中共静宁县委,从预旺堡派来的浦耕钟任县委书记。
静宁地区是一片红色土地,是一块英雄的土地、革命的土地。当我涉足这一块红色土地、红色文化的时候,已经快40年时间了。当时,我访问的那些当年亲眼见过红军长征的见证人和部分老红军、或者他们的亲人都很年轻,记忆里清晰。那些搜集来的一些资料、拍来的图片都十分珍贵,很原始、很丰富、很有价值。都是我后来在策划《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景区开发建设规划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园景区布展主题》《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展览规划》(以上见王知三《策划关陇》一书,2000年12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宁夏区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与统一战线展馆方案》时采用的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全面、系统、生动、立体的地域性资料展示了静宁地区红色文化内涵和静宁地区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
一、我最早听到的红军长征故事
我家是地地道道的传统农耕文化家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家族人口已经达到53口人之众,是当时静宁县人口最多的农户。父亲弟兄7人,7人中二伯父和父亲读过书,5伯父当过国民党军人,参加过山西有名的中条山抗日战役。三伯父、四伯父都是生意人,老老实实的庄稼人。我在10岁时,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什么事情也不懂,常常围着爷爷奶奶和几个伯父、哥哥、姐姐们听他们讲“世事”,或者生活“故事”,四伯父曾经说他见过“红军”的事情。大约在1935年一个秋天,乱柴铺(现属宁夏隆德,后来改为联财铺)逢集日,他赶着毛驴去赶集粜盐(我家主要是卖盐生意)。集散了,太阳快落山了,在往回赶的路上,当见二三十个穿着破烂灰色衣服的人喊住他,问去单家集的方向,并要四伯父给他们说说这一带的地方名字和这一带哪个村子里有大富汉,还问了我家的情况,人口、土地、劳动力,雇用了多少人手等等。四伯父见他们拿着枪,心里很害怕,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的乱编了一通,就牵着毛驴往回赶。
他说,这是“共产”的军队。上学了,我知道了、理解了“共产的军队”的意思,就是共产党的军队,就是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的红军队伍。后来,还听四伯父说过,1936年前后,他去邹家河(现在的古城镇)去赶集,很晚时回家。到了杜家川(宁夏隆德县温堡乡)附近,看见一股队伍,黑压压的,有很多人,坐在路边休息,一个高大个子、胖乎乎的人,问他去隆德的方向对不对?这一道川里的富汉多不多?你家在哪里?日子过得苦不苦?我四伯父回答说,我家家口大,弟兄们多,土地也多,一年打下的粮食勉强够一家人搅和。那人一连几声问“搅和”是啥意思。我四伯父说,就是够花销。那人连连点头,口里应承着“是、是、是”,说那你家是“自给自足”吧,还够不上个地主财东。四伯父不知道啥是“地主”?啥是“财东”?就拉着毛驴往回赶路。后来解放了,他听人说,红军总司令朱德路过甘渭子川,他就想,那年当见的人是不是朱德?这只是他的猜想,也没有什么证据可求。(注:关于朱德过静宁的线路,现在的史料已明确,是从通渭至马营翻华家岭至会宁。如果说绕过界石铺的地界尚可说,但说经过静宁其他地境不成立。——李忠良)
我了解和接触红军长征的伟大事件还是通过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红旗飘飘》丛刊书。那时我读小学,喜欢读书,利用周末卖甜菜叶子的钱,买了好几本《红旗飘飘》。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旗飘飘》是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它成了我们那一代人读书成长的集体记忆。它是我最心爱的藏书之一,到了70年代,我的藏书已经有了三四百本,《红旗飘飘》一直保存在我的书箱子里(大纸箱子)。后来曹务镇唐山梁雪地里出现了一条“反标”(辱骂毛主席的一句反动话),县公安局一位乡党侦破员来到我家里,要查我的“笔迹”,就把那些藏书“没收”走了,后来也没有了下落,《红旗飘飘》从那时离开了我的身边,再也没有看到。《红旗飘飘》的一篇篇红色故事让我缅怀长征路上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英烈们,让我崇拜浴血奋战、戎马沙场为民族立下战功的将军们,让我敬佩率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而今又领导人民迈进改革开放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红旗飘飘》里面《在烈火中永生》《毛主席翻越六盘山》等文章我一直记在心里,一辈子没有忘记过。陈昌奉是毛主席长征路上的警卫员,他回忆说,过六盘山时自己得了疟疾病,打寒战、发热、出冷汗、腿子发软走不动路,毛主席让他骑在自己的白马上翻过六盘山的情节,我现在还记忆犹新。这些红色故事,成了我后来为什么追寻红军长征在六盘山地区“脚印”的主要原因。我想,红军长征在静宁地区的历史上,肯定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只是没有被人发现、没有被人记载下来。因此,这种情结、这种缘分促使我后来10多次“寻访红色脚印”(2005年撰稿、编导、由静宁电视台拍摄的时长25分钟的专题片《寻访红色脚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发掘、调查红色故事(2015年撰写《寻访红色足迹——红军长征过静宁历史调查》一书)增加了无穷力量。
我想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今天的一代青年,叫他们知道红军长征在静宁的历史,并从长征英雄战士的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建设、振兴我们美丽的家乡,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珍惜自己今天幸福的生活,时时缅怀先烈,让他们时刻保持蓬蓬勃勃的朝气,不怕任何风险和艰苦,勇于克服人生路上的种种困难,无限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的事业。( 2021年5月14日于古成纪,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王知三,名举章,男,生于1946年,甘肃静宁人,退休人员。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学、文史地理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热爱民间文艺,钟情民俗文化,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著作等身,编著字数达到二千多万字。到目前为止,其撰写的文学、民间文艺、地域民俗、民俗学理论等著述130部,已经出版95部;发表、展演、播映新闻、摄影、论文、民俗、民间文学、广播文艺、电视专题片千余件,先后有百余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县表彰。帮助四十多人完成了职称晋升和学业。上世纪末曾担任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原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中国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和平凉市、静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贡献有:1、伏羲神话圈的提出和论证;2、关陇民俗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3、六盘山地区红色旅游的首倡和策划;4、对关陇地区十余县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5、妈祖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等;6、平凉文化格局构建理论的提出与论证;7、静宁苹果文化的提出与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