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美媒《军事观察》刊文对解放军空军发展现状作出了分析。美媒《军事观察》认为,受到2022年俄乌冲突的影响,解放军为了避免重蹈俄空天军的教训,决心在短期内全面换装国产发动机。
而且这一动作有加速的趋势。毫无疑问,这标志着解放军空军已经隐隐成为了真正的世界第二大空军力量。
俄空天军的惨痛教训2022年2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发起对乌军事行动,俄乌冲突爆发。而西方各国对此的态度可谓出奇的一致:在经济、技术领域对俄罗斯发起有史以来最严苛的制裁。
在西方各国的大力制裁下,俄罗斯的军工生产能力遭遇重创,苏-35S、苏-30SM等战机的生产量下滑到了个位数,令人堪忧。
美国“战区”网站引用海外军事分析网站Oxry的数据认为,目前俄罗斯战术飞机的每年产量在10~20架左右。
相比2021年高达77架的产能,俄罗斯航空工业目前处于明显的产能低潮期。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独立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必须依赖西方技术才能拥有较高产能。
虽然俄罗斯的确是传统航空强国,从前苏联继承了数量众多的“黑科技”,但俄罗斯的飞机元件与发动机零部件生产成本却长期居高不下。
这其中既有俄罗斯本身工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也有俄罗斯军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总之,在俄罗斯独立设计的苏-35S、苏-30SM等战机内部,其“国产化”的比例并不像人们印象里那么高。
在俄罗斯与西方相对和平的情况下,俄罗斯尚可以合法手段从西方进口那些自己不便生产的零部件。但在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掐断了为俄罗斯提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这就给俄空天军的疲软表现埋下了伏笔。
在残酷的俄乌战场,俄空天军战机被屡屡击落,其中不仅包括苏-24/25这样的老机型,也包括苏-35S这样的高端机型。
由于每被击落一架战机都足以令俄空天军肉痛不已,因此规模庞大、且占据大比重军费预算的俄空天军在乌克兰战场的表现乏善可陈。
解放军换装国产航发庆幸的是,俄空天军的尴尬处境也给身为旁观者的中国上了一课。美媒《军事观察》认为,目前解放军正在大力推进涡扇-10“太行”系列发动机取代俄罗斯AL-31系列发动机的相关工作。
《军事观察》引用美国航空专家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的相关研究数据,认为解放军应用的国产航发分为三个层级。
其一,就是歼-20战斗机所搭载的涡扇-10C航空发动机。按照美军掌握的情况,涡扇-10C可能是解放军现役性能最好的国产发动机,其推力高达14.6吨,达到了F-22A发动机约90%左右的水平,即使相比俄罗斯最新的117S航空发动机也处于同一水平。
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认为,涡扇-10C对解放军歼-20的意义非同凡响,这不仅意味着歼-20取消了原本的俄罗斯发动机,成为了真正的国产五代机,而且还标志着换装国产航发的歼-20,在未来将成为全球唯一一款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五代机。
其二,就是歼-16、歼-10C以及歼-11BG使用的涡扇-10B发动机。换句话说,涡扇-10B发动机实际上是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术飞机的主力航发。
这款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达到了14吨,而且通过新材料的使用,让整台发动机寿命从3000小时突破到了6000小时,大大降低了战机的飞行成本。因此,涡扇-10B航发必然有能力成为国产发动机的中流砥柱。
其三,则是在老款歼-10A、歼-11B上使用的涡扇-10A发动机。涡扇-10A是“太行”系列发动机的最初版型号,推力为13吨,推重比表现也比较一般。
但作为一款解决了国产发动机“从无到有”的特殊型号,仍然具有不错的服役价值。总体来看,它与当初中国大批量引进的俄罗斯AL-31航发性能相差不大。
美媒《军事观察》认为,通过对“太行”系列航空发动机的深度挖掘,中航工业已经全面掌握了国产发动机的独立生产流程,并让其实现了对俄式AL-31发动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比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国产航发在维护成本、服役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解放军“国产化”的加速事实上,在国产航发取得一系列先进成果后,解放军装备国产化的速度在近年来堪称一日千里。美媒《军事观察》引用“战区”网站的数据认为:
目前解放军歼-20的服役数量为150~180架左右,它们在可预见的未来必然全部列装涡扇-10C,而新生产的歼-20也必然会使用涡扇-10C,甚至更新的涡扇-15“峨眉”发动机。
而多用途战斗机歼-16目前的服役规模也超过了300架,每年产能更是达到80架以上,这是一个令俄罗斯航空工业拍马都不能及的数字。
相比之下,俄罗斯与其性能对标的苏-35S总产量也不超过150架,目前每年产能更是不超过10架。这与中航工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中俄对比也可以看出,坚持战机全部国产化的中航工业明显在产能上碾压了俄罗斯航空工业,达成了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全方位超越。因此在未来,战机国产化程度将成为考验一个航空大国的最重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