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水泊梁山的“终结者”,曾率军浴血抗金,国亡后绝食而死

文史砖家 2022-12-15 20:44:57

文|格瓦拉同志

梁山好汉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以大头领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各个身怀绝技,在“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旗号下,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实,宋江起义在历史确有其事,但其真实情况却跟《水浒传》的情节出入很大,并且宋江也不是主动接受招安,而是被张叔夜击溃后被迫投降。那么,张叔夜是何许人也?

张叔夜,字嵇仲,北宋后期开封人,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是真宗、仁宗两朝名相张耆(官至枢密使、侍中),祖父张利一官至雄州团练使,其父张宗望官至正奉大夫,兄长张近官至显谟阁直学士,都是名重一时的人物。受到长辈和兄长的影响,张叔夜自幼便胸怀大志,喜欢谈论兵法,常以廓清宇内、致君尧舜为己任,为此不断地磨砺自己,以备将来大展宏图。

张叔夜画像

张叔夜及冠后,没有走科举入仕之路,而是凭借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就此踏上靠军功博取功名的道路。任期间,张叔夜率军智取宋朝和西夏之间的军事要地天都,并奏请朝廷在此设置西安州(故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20公里),从而有力地遏制住西夏和羌人对陕北地区的侵犯。经此一事,张叔夜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从而引起高层的注意。

由于防守西夏有功,并得到河北转运使蒋之奇等人的提携,张叔夜此后官运亨通,历任知州、开封少尹、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要职,累官至礼部侍郎。在此期间,张叔夜曾奉命出使辽国,并在宴射中拔得头筹,令辽国君臣震惊、佩服。出使归来后,张叔夜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资料,上呈宋徽宗,成为日后宋朝北伐辽国、夺取幽云故地的重要参考。

蔡京画像

不过,张叔夜虽然才干超群、政绩斐然,颇受宋徽宗的欣赏,但此君生性耿直、嫉恶如仇,始终不肯阿附权贵,加之在朝任职期间极力主张革除“空黄”等弊政,由此引起权相蔡京的嫉恨、排挤,数年后便被贬出京师,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担任海州知州(注:海州即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而正是海州,张叔夜剿灭宋江义军,成为水泊梁山的“终结者”。

跟其他农民军一样,宋江起义的导火索依旧是反抗朝政的暴政。原来,以宋徽宗为首的朝廷,为筹集对西夏、辽作战的军费,维持帝国运作,外加满足个人享受,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搜刮民间的政策。在这些政策中,便包括将梁山泊方圆八百里的水域收归国有,百姓若想在湖中捕鱼、采藕、割蒲,必须要缴纳重税,凡私自捕采者一律按盗贼论处。

宋江绣像

梁山泊周围的百姓一向以湖为生,每日辛苦劳作也就勉强混口饱饭吃而已,如今被朝廷断绝生活来源,心中的愤怒、绝望可想而知。宣和元年(1119年)十一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渔民聚集在郓城豪强宋江的周围,利用当地易守难攻的地形,公然打出了反抗朝廷的旗帜。

据史书记载,宋江义军中的骨干共有36人,但具体名讳不详。宋人龚开曾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罗列出36人的名讳、绰号,大体与《水浒传》相同,或许也正是作者施耐庵写书时最早参照的“蓝本”。尽管龚开的说法并无史料作证,只是一家之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36名骨干组成的团队战斗力惊人,让宋朝吃尽了苦头。

绘本中的梁山好汉形象

宋江虽然在梁山泊举起反旗,却并没有在这里扎根,而是在击溃朝廷的征讨军后便离开此地,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流动作战。由于宋朝承平日久,官军久不习战,所以义军人数虽不多,但每到一地却能将守军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河南、山东一带的宋军望风披靡(“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引文见《宋史·张叔夜传》),可见其战斗力是何其强劲。

然而,长期流动作战也有其弊端,由于没有稳固的根据地,难以保障充足的后勤物资和兵员补给,如果不能收编其他武装,不能在各地劫掠到财物,那么等待宋江义军的,只有日渐损耗后的归于失败。而宋江义军的“滑铁卢”,正是在张叔夜担任知州的海州。

宋江起义形势图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军转战至海州,他先在海滨抢到10余艘大船,装满所有的劫掠物,并派专人防守,一旦战事不利便可扬帆出海、另谋出路。张叔夜派人探知义军的行动意图后,一方面贴出榜文,悬重赏捉拿宋江等人,一面募敢死队千余人,在海滨附近设伏。准备停当后,张叔夜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

宋江果然中计,率领主力军离船上岸作战,结果没多久停泊在海滨的船只便被伏兵烧毁,后路也被断绝,义军见状难免会心生恐惧。张叔夜见海滨火起,知道伏兵已经得手,于是指挥官军会同敢死队攻击义军,将他们包围得水泄不通。经过一番恶战后,义军死伤惨重,副帅也被擒获,宋江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张叔夜投降。至此,轰轰烈烈的宋江起义以失败告终。

张叔夜是水泊梁山的“终结者”

(宋江)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引文同上。

由于宋江义军主要在中原作战,并且屡屡击溃官军,对北宋朝廷来讲无异于“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当宋江兵败投降的消息传至开封后,宋徽宗龙颜大悦,下诏晋升张叔夜为济南府知府,加任徽猷阁直学士。在济南知府任上,张叔夜由于斩杀数千盗匪有功,数年后又升任龙图阁直学士、青州府知府。

宋徽宗画像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张叔夜上章请求拨给他骑兵,与诸将并力截断敌人归路,但这一奏议未能得到宋钦宗的批复。随后,张叔夜改任邓州知州,不久又兼任南道都总管,负责招募军队以抗金。等到金兵逼近开封后,张叔夜又尊奉宋钦宗的命令,率军3万人勤王,在开封城下与金兵鏖战4天,斩杀金军悍将金环、贵将二人,使敌军为之气夺。

金兵虽然数败于张叔夜,但主力尚存,因此开封的危险并未解除。有鉴于此,张叔夜建议宋钦宗暂时前往襄阳避难,皇帝虽然表示同意,但最终却因误信奸相李邦彦等人“京师可保”的鬼话而没有付诸行动。此后,张叔夜滞留开封城内,并以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的身份协理京师防务,但鉴于敌强我弱、外援断绝的局面,已经再无力挽救危亡的局面。

靖康之变形势图

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一月,负责京师防务的妖道郭京主动出击敌军,兵败后逃窜却又没有关闭城门,遂导致开封很快被金兵攻陷。金兵攻占开封后,将城内公私积蓄劫掠一空,并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后宫妃嫔、皇室男女及大量朝臣、工匠、妇女掳往北方,史称“靖康之变”,时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至此,北宋正式灭亡。

在被押往北上的北宋朝臣当中,张叔夜亦在其中,并因强烈反对金国另立异姓为帝而遭虐待。为表示抗议,张叔夜在北上途中开始绝食,并且整日不发一言。当队伍行至宋金两国的界河白沟时,张叔夜自知余生再难回返中原,此后只能做异域之鬼,于是悲愤异常、仰天大呼,并在当晚自缢身亡,终年63岁。一代名将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宋高宗画像

最后简述一下张叔夜的身后事。开封陷落后不久,宋高宗赵构在应天登基,南宋时代开启。宋高宗登基后,鉴于张叔夜曾支援京师力战,并且有跟随徽钦二帝北上的“功劳”,于是遥授他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等到张叔夜自杀的噩耗传出后,宋高宗异常悲痛,遂下诏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文。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达成和议,张叔夜的遗骸得以回归故国,并葬在鄱阳湖畔。

参考书目

1.【南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3.【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9年版。

3 阅读:503
评论列表
  • 2022-12-15 23:15

    徽钦二宗合当辱死,可惜悍将鲜血、南人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