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聋子张:“冒充”交警34年,对行人怒骂挥拳,却被称昆明好人

桑代克得猹 2025-01-04 14:04:20

前言

他年近80,穿着破旧的制服,头上戴着一顶写着“聋子”的警帽。

他有时表情严肃,呵斥着不守规矩的行人;有时像个失控的疯子,追着路人施展拳脚。

他,就是老张,一个在街头“疯狂”了34年的老人,一个被市民关注包容的老人。

他为何如此“疯狂”?行人又为什么对他尊敬有加?

街头“怪人”

清晨,董家湾路口车水马龙,行人神色匆匆。

“排队!排队!不要挤!”一个苍老严厉的声音穿透人群。

人们朝声音的源头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挥舞着双手,指挥着人们排队上公交车。

他的动作有些笨拙,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老头,你谁啊?凭什么管我们?”一位年轻乘客不满地嘟囔着。

“就是,这年头,还有人多管闲事。”旁边的人也附和道。

面对质疑,老张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他不仅指挥交通,还对不戴头盔的电动车骑行者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拉扯。

“戴头盔!戴头盔!不要命了?”老张一边喊着,一边冲过去,想要纠正骑车人的错误行为。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董家湾路口上演。

误解和偏见

随着老张的“名气”越来越大,关于他的猜测也越来越多。

有人说他是“行为艺术家”,在街头表演行为艺术。

有人说他是退休干部,退休金太高,闲得慌;还有人怀疑他精神有问题。

面对这些误解和偏见,老张从来没有解释过什么。

他依然每天早早起床,坐公交车来到董家湾路口,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命运多舛的老张

老张,大名张爱清,他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疯子”,而是一个命途多舛,却硬生生把一手烂牌打好的倔强老头。

老张出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家里没什么钱,但好在父母还算开明,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在那个年代,能读到高中毕业,那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老张脑子灵光,学习成绩也不错,本以为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顺顺利利地成家立业,过上安稳日子。

可谁能想到,命运有时候就是爱开玩笑。

老张年轻的时候,不幸染上了疥疮。

这病放现在可能不算什么,可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再加上家里经济困难,根本拿不出钱来好好治病。

结果,疥疮反反复复,越来越严重,最后还因为治疗不及时,导致老张彻底失去了听力。

对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但老张没有被打倒。

失聪后的老张,咬紧牙关,开始学习唇语。他每天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努力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他还学会了手语,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跟别人交流。

“我不能被这玩意儿打倒,我得好好活着,还得活出个样子来!” 老张在心里暗暗发誓。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张终于适应了无声的世界。

他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虽然挣得不多,但至少能养活自己。

后来,老张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女孩,她不嫌弃老张的残疾,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

婚后,他们先后生下了两对双胞胎孩子,四个孩子活泼可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

那时候老张觉得老天终于开始眷顾他了,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每天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妻子就在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

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老张常常对妻子说:“有你在,有孩子们在,我就觉得生活有奔头。”

人生变故,痛失亲人

然而,命运再次对幸福的老张伸出了毒手。

1990年,老张的姐姐因为车祸不幸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老张悲痛不已。

他好像钻起了牛角尖,认为如果有人能在姐姐耳边提醒她“注意安全”,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从那个时候起,老张就开始反思交通安全问题。

他清楚交通隐患无处不在,但是人们对交通安全的意识却不重视。

为了不再出现姐姐的惨剧,老张决定走上街头,义务指挥交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提醒,让更多人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老张的善良而放过他。

1996年,老张的妻子和两对双胞胎孩子一起外出,再次遭遇车祸,与老张阴阳相隔。

这个打击对老张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他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坚守初心,守护安全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老张也曾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去找妻子和孩子。

但最终,他选择了坚强面对。

“既然老天让我活下来,那我就用我的余生,去守护更多人的安全。”老张在心里默默发誓。

从此,老张变成了全职的义务交通指挥员。

他不拿一分工资,每天都走上街头,守护着董家湾路口的交通安全。

这一坚持,就是34年。

“疯狂”背后的故事

老张的“疯狂”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有人认为他脾气暴躁,有人认为他多管闲事,还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老张的“疯狂”,是因为他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更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姐姐、妻子,还有他那两对可爱的双胞胎孩子,都因为车祸离开了他。

这种痛,就像一把刀,深深扎在他的心里,一辈子都拔不出来。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避免悲剧发生。

老张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过时”,甚至“扰民”。

大家生活节奏快,讲究效率,谁愿意在路口被一个老头指指点点,耽误时间呢?

老张只是选择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去守护大家。

他没有先进的设备,也没有高科技的手段,他有的,只是一颗想要保护大家的心。

“我耳朵听不见,但我眼睛看得见。我看到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我就忍不住要上去说两句。” 老张解释道。

为了更好地和别人沟通,老张还在警帽上写下了“聋子”两个字。

“我写上‘聋子’,不是想博取同情,只是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情况,用手机打字或者写字和我交流。” 老张真诚地说道。

老张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就靠那点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但就算是这样,他依然坚持把自己乞讨得来的钱,统统捐给了那些贫困的孩子们。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老张从未间断过他的“工作”。他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那个路口,一站就是34年。

但老张的“工作”可不止指挥交通这么简单。

他的小推车上,醒目地挂着雷锋的头像,下面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聋子老张为您服务”。

看到有老人在路口犹豫不决,老张就会主动上前,搀扶着他们安全地穿过马路。

遇到坐轮椅的残疾人,老张会帮忙推轮椅,还会提醒路人注意避让。

看到孕妇,老张会主动让座,还会提醒公交车司机等孕妇坐稳后再开车。

除了帮助有需要的人,老张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

34年来,老张抓了300多个小偷和人贩子。

有一次,老张在街上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正在偷一个年轻女孩的手机。

老张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抓住了小偷的手。

小偷拼命挣扎,还想逃跑,但老张死死地抓住他不放,最终在路人的帮助下,将小偷制服。

还有一次,老张在路口看到一个可疑的人,拉着一个小孩,眼神像做了亏心事。

老张觉得不对劲,就悄悄跟了上去。

结果发现,那个人竟然是人贩子!

老张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和人贩子扭打在一起,最终成功将孩子救下。

结语

老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伟大。

他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他就是每天准时出现在董家湾路口,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守护着大家的出行安全。

他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没有超能力,他有的,只是一颗想要保护大家的心。

信息来源:

0 阅读:3

桑代克得猹

简介:人类的具体历史,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