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不好大学就业压力大,如何实现考分利益最大化,你要懂

饭饭妈妈育儿[已注销]4 2022-07-12 23:50:38

万众瞩目的高考已经结束,志愿填报正在陆续进行,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志愿填报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高考。

以前出现过很多因为填报志愿而出现意外的事情。比如说目标院校分数线515分,结果学生考试了579分,却仍旧没有被录取。

目标院校分数线556分,考生只考了556分却幸运地被录取。而到底填报院校的时候 出现的是幸运的“意外”,还是不幸的“意外”,全看孩子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怎么填了。

如何让高考分数利益最大化?

分数利益最大化,说白了就是有效利用高考的每一分。像之前556分考上上交大的那位同学,就实现了高考分数的利益最大化,因为他的分数是一点也没浪费啊。

当然, 这样一分不差的情况其实很难出现,所以这种利益极端最大化的案例仅供参考,不建议大家模仿。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学习一下该学生的填报方法,即勾选“服从调剂”。

服从调剂,说白了就是允许目标学校自由调整你要上的院系,你很可能无法考上你喜欢的专业,但是你更有可能进入你想要进的大学。而上交大那位幸运儿,就是因为勾选了服从调剂,从而被上交大的农学院录取。

但是,对于这种结果,人们的看法不同,有的人认为能够上自己的目标大学就是最好的结果,而有的人认为上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如不上。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不过,张雪峰老师曾经在进行讲座的时候透露了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知识:上了大学之后,是可以转专业(有条件)的。所以,大家看着办吧。

如果想要高几率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专业,那么我们在填报的时候,就要注意“线差”与“位次”。

“线差”,其实就是进行历年目标院校录取分数与分数线之间产生的分数差分析,我们掌握好目标院校的线差之后,就能够客观的了解本次该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

当然,这种由线差分析得到的结果只是一种参考,并不具有绝对性,但是它的参考价值是很高的,误差性比较小,学子如果能够掌握线差填报法,那么有极大的几率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位次”,即考生在本省的高考名次。其实,个人感觉这种填报参考更为绝对一些。

比如你考试了全省第一,那么你不需要去考虑自己考了多少分,也不需要去考虑各个大学的分数线是多少,因为大学招生都是根据位次来决定的,位次越高,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考试第一名的录取可能性在正常情况下就是绝对的。

当然,对于普通考生来说,根据位次填报院校,主要是研究该院校录取的位次范围,考生位次越靠前,这种填报方式的准确率就越高。

考生们该如何选择院校?

很多人觉得,清华北大是最好的学校,要是能够上这样的大学多好。不过人们也知道,这样的愿望并不现实,清北的录取名额每年也就几千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考上。

所以,我们就需要注意选择对自己来说最正确的院校。

专业>院校

如果考生有明确喜欢的专业,那么建议在报考院校的时候,不要跳过注重院校的整体实力,而是要注重自己喜欢的专业。

比如A大学很好,但是没有考生喜欢的专业,但是B大学有,虽说B大学的综合实力不如A大学,但是B大学的该专业实力是业内数一数二的,那么建议考生就选择B大学。

当然,这种建议仅限于明确自己专业的考生参考,因为只有这些对专业有“真爱”的学子,才能够真正地学好专业,有所建树、创新,在以后的继续升学或是工作中,才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优势带来的好处。

院校>专业

如果考生没有目标专业,还想上好大学,那么可以学习之前上交大那位556分考生的经验。也就是说填报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能够从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毕业,在以后的就业中占据较大的优势。

比如人家556分考上上交大的那位学生,虽说上的是农学院,但是毕业之后的毕业证可是实实在在的上交大毕业证,给人一看就有一种“精英”的感觉。

考不上好学校≠以后不能上好学校

有些考生高考失利,发挥失常,结果导致分数较低,无法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如果这时候考生还想要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有一种可行性比较高的途径:专升本。

即报考心仪院校直属专科院校,专科毕业之后通过“专升本”考取本科,实现考上自己心仪大学的目的。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考生低分进入目标院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这种方式考上目标院校,想要获得本科毕业证有可能会多耗费一两年的时间。

另外,如果学习成绩不佳,有可能够不上“专升本”的条件,也就无法读本科。

如果考生的分数太低,那么只能够填报一些民办高校了,不过报考民办院校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学费高,二是名声弱。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民办高校≠野鸡大学,千万不要被野鸡大学给骗了去,野鸡大学名单可以自行搜索“野鸡大学名单”查询。

填报志愿和高考一样重要,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勿盲目。

0 阅读:151

饭饭妈妈育儿[已注销]4

简介:专注于育儿知识分享,让你做个自信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