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中美博弈现在已经进入关键期,除了没有发生热战之外,中美两国的冲突简直就是无处不在。不过,“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很多小国也是提心吊胆,很怕中美两国“伤及无辜”。
近日,新加坡的一位高官对中美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美如果不想真的爆发战争,那么应该一起先将台湾问题处理了。

那么,这番话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中美两国又真的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吗?
一、新加坡给中美博弈开药方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近日在公开场合对中美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他认为,中美之间应该达成共识,对那些极有可能造成两国军事冲突的关键问题,进行优先处理。
毫无疑问,站在中美角度看这个关键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因为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中方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任何让步。
美国在过去一直都在利用台湾限制中国的发展,即便在中国多次对其进行严正抗议的情况下,美国仍然在向台湾出售军事武器。

时移世易,美国这种借台遏华的策略在如今已经很难执行下去了。中国解放军在台湾海域进行军事演习的次数越来越多,两岸军事实力差距一目了然。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也表现得与往届美国总统不同,他拒绝明确回应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只是声明“不会让美国陷入如此境地”。
乌克兰的下场已经可以证明,即便两岸真的爆发军事冲突,美国会向台湾提供军事支持甚至直接参战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因为这些状况的存在,新加坡给中美开出的药方才具备可行性。药方有用的前提是中美都在尽可能避免让博弈发展成热战。

中美两国都是军事大国和拥核国家,中美开战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全面核战争,核战争将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一众小国不希望这样的结局发生,中美两国中也有很多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避免大国博弈走到这一步。
二、新加坡为何对中美两国问题如此热心新加坡作为一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但从经济水平角度看在全世界都是位居前列的。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其大部分收入基本上都来自于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以及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收入。
马六甲海峡的存在,也让这个国家拥有了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中美两国的经济体量巨大,两国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巨大的影响。
特朗普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关税举措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只需要签署几个文件,就能够影响几乎全世界大半的有境外贸易的企业。

站在新加坡的角度看,它的经济收入严重依赖国际局势的稳定。因为只有稳定的国际局势才能够让跨国贸易蓬勃发展,让作为港口国家的新加坡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加坡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是军事力量、基础工业能力以及工业原材料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的国家。
这是新加坡有限的国土面积、人口和匮乏的自然资源共同导致的。李光耀曾经说过,新加坡最好的资源就是阳光。他利用这个最好的资源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一个花园国家,使其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但是,这其实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一个强大的国家除了领土和人口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这样才能够发展本国的第二产业。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没有经历过制造业爆发的阶段。新加坡的发展因此天然受限。此外,自然资源和工业原材料的缺乏,让新加坡的很多物资都依赖进口。
中美博弈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一旦粮食市场或者工业原材料市场发生波动,长期大量进口此类物资的国家必然会遭受严重的经济压力。
所以,新加坡必须要时刻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以便及时作出应对。它对中美两国问题如此热心主要也是为了保全自己,并尽可能推动这些问题向着有利于新加坡的方向发展。

上面提到,这个方法有用的前提是中美能够就“避免热战”达成共识。从目前的状况看,中美双方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冲突的迹象。
特朗普的收缩政策和孤立主义,在贸易上“小院高墙”,本质上是想让美国退回本岛。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主动和中方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高。
中国则一直是在走和平发展的路线,只要其他国家不主动攻击工作,中国绝对不会“先开第一枪”。
假设中美“避免热战”的共识确实存在,那么中美能够像新加坡提议的那样,优先共同解决台湾问题吗?这个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台湾只要存在一天,就会牵扯到中国的资源和注意力。美国即便不在台湾问题上做手脚,也不会主动和中国一道解决台湾问题。
在台湾问题上欧盟可能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美国可以不在乎自己欧洲盟友们的感受,但也不能完全忽视欧美发达国家的意见。
最重要的,解决台湾问题大概率会让中国更加强大,这是当下的美国最无法接受的。中美博弈的白热化开始于贸易战时期,贸易战的本质其实就是不断强大的中国,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
即便中国一直在走和平发展路线,没有追求成为世界霸主的想法,但是美国却对失去霸权地位非常恐惧。

美国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大多数都是其霸权地位的衍生产品。美元霸权让美联储能够利用美元潮汐收割全世界的财富。
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霸权,确保了美国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美国民众在过去的几十年一直能够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日用品,是因为他们将廉价的制造业岗位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现在美国的通货膨胀,其实是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华加征关税的结果。只不过这个责任被特朗普推到了中国的头上,并声称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岗位。

实际上,这些被中国人抢走的岗位,美国人根本就不会去做。这些岗位之所以会转移,就是因为美国的用工成本过高。
现在的美国根本无法解决其内部问题,如果外在霸权的壳子再维持不住,迎接它的很有可能的崩溃和分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美国必须要用尽一切方法在不损害自身的前提下,尽力阻止中国的崛起。甚至美国还有可能会有意让台海问题持续存在,继续牵扯中国。

作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小国,新加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降低外部动荡对其造成的影响。新加坡的国家领袖一脉相承,所以其政策稳定性是相对较强的。
在中美问题上,新加坡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中立的。对于新加坡来说,中国和美国都是不能放弃的合作对象。

放弃中国就意味着和世界工厂脱钩,没有办法拿到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和工业商品,还会提高新加坡民众的生活成本。
放弃美国就代表放弃了一块巨大的高价值市场,这对于以对外贸易为支柱产业的新加坡来说,惨痛程度不亚于割肉。
不只是新加坡,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很多小国其实都在观望中美博弈的进展,并在此期间小心翼翼地游走在中美之间,保护自己这艘小船不被大浪打翻。

当然,也有能够游走于中美之间为自己捞足好处的,这类国家以印度、土耳其为代表。这类国家基本上都是区域大国,算不上发达国家,却能够对其所在区域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新加坡当然不在此范畴之内。新加坡在中美博弈中发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其针对中美问题的频频发声,从客观角度看是想要降低中美之间的火药味,让世界向着和平的方向发展。
世界这艘大船的船舵没有掌握在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手里,即便其提出的意见具有一定建设性,真正掌握船舵的国际大概率也不会接受。

新加坡领导人以及高级官员近几年对中美问题屡次发声,显示了他们对世界未来的关注和担忧。
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和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成正比的。现有的这套二战之后建立,冷战后确定的秩序已经运行了几十年。
现在这个秩序最大的受益者和维护者,正因为其不再能从这套秩序中获益,选择破坏这套秩序。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国际社会将会陷入一种相对动荡且混乱的状态。希望所有国家的普通人都能够稳定度过这个阶段,迎来新的和平曙光。
参考消息:
1.https://sputniknews.cn/20250329/1064744334.html
新加坡国务资政:既然无意开战,中美应先处理可能引发重大冲突的议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