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德才兼备的篡位皇帝,早年开拓进取,晚年为何无比“佛系”?

道远文史 2023-03-27 10:07:18

“檀溪沉木装舟舰,两封空函定荆州。”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屡次南征,成就了一个叫萧衍的男人。

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侯。卜筮占决,并悉称善。”可见其爱好广泛,多才多艺。

此外,他在壮年时多次抗击北朝南下大军,鲜有败绩,可谓是文武双全。

要知道,当时正值北魏孝文帝执政,熟悉的人都了解,在这位鲜卑皇帝的改革下,北魏王朝的国力极为强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萧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连连得胜,这为他在日后称帝的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声望和基础,至少单凭这一点,众多武将们都是服气的。

而对南朝一众文臣来说,论行军打仗,他们比不过,也看不上,但若要论诗词歌赋的话,不好意思,萧衍是有官方认证的。

当时齐武帝的二儿子,竟陵王萧子良酷爱文学,在鸡笼山召集天下饱学之士,而萧衍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七人一道,被王朝文坛所认可,号称“竟陵八友”。

在军事和文学上,萧衍无疑是出色的,兴许是老天爷给面子,在萧衍声望最盛之际,当时的南齐新任执政者萧宝卷上任后昏招百出,搞得天下动荡,给萧衍送来了可趁之机。

恰逢局势动荡,萧衍本人又正好德才兼备,名望颇丰,在他还没有表露篡位称帝之意时,手底下的人便动了心思。

有个叫张弘策的对萧衍说:“民间流传樊城有王气!”

樊城正是萧衍的治所,他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的撺掇之意,但他并没有着急动手,只是简单表态,随后吩咐此人召集人手,砍伐竹木,沉入城边的檀溪备用,待到日后打造战船。

这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檀溪沉木装舟舰”,足以看出萧衍的进退有度,有才能,有谋略,能隐忍,颇具一代雄主的风范。

至于“两封空函定荆州”,则是萧衍对于人性的精准把握,随着南齐朝廷越发不得人心,萧衍顺势起兵,一呼百应,而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荆州这一战略要地。

在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后,他用两封空信让荆州当时的实际控制者萧颖胄被人认为与他私下有往来,逼得萧颖胄与从四川赶来攻打萧衍的巴西太守刘山阳发生冲突。

最终,荆州归服,刘山阳的项上人头也被送进了萧衍府上。

关于萧衍称帝前的事情暂且介绍到到这里,从这几件事情已经能够看出,萧衍的才能或许在古往今来那么多历史名人之中排不上号,但其涉猎广泛,造诣也是不浅。

这样的一个人在当上皇帝之后,恢复大一统之局面或许有些难度,但营造出一片祥和安定的太平盛世想来是能够实现的。

事实上萧衍也是这么做的,自公元502年4月称帝起,萧衍对外抗击北魏,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取得卓越战果,对内精心治理,提倡节俭,一度维持江表五十年之繁荣。

细数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帝王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共同点,最明显的就是年轻时开拓进取,晚年时昏聩无比。

萧衍则是其中的异类,他年轻时的开拓进取有目共睹,但到了晚年,他的所作所为越发的让人看不懂,甚至有些荒诞。

他没有像那些晚年昏庸的帝王一样横征暴敛、贪图美色、残暴不仁,有史料记载,他至死都十分节俭,以身作则,相较于南朝的其他皇帝,他简直是善良的代名词。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极具争议的点——大兴佛教。

萧衍在位期间,佛教传入中国,作为新兴事物,很快就吸引了爱好广泛的萧衍关注,刚一接触,他便迅速沉溺其中,并迅速推动佛教,在全国上下传播。

于是就有了后来那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执政者的大力推行下,一座座寺庙宝塔在南朝拔地而起,诵经礼佛之声在这片土地上正式响起,绵延千年。

想想咱们日常或网络中看到的所谓“千年古刹”,其建筑形制直至今日都令人赞叹不已。因此,我们也不难预见,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想要建成一座寺庙,消耗的人力物力实在是难以估算。

很难想象当时遍地寺庙的南梁在佛教上究竟消耗了多少国力,想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压力最终都是摊派到百姓身上,也不知道萧衍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萧衍的天资才情很高,他定然是领悟到了佛教的精髓,所以才想将之推行开来,与全国民众分享。

但在我看来,南朝连基本的文化普及都做不到,如何让民众像他们的皇帝一样去领悟佛教精髓呢?至于那些有文化基础的士大夫,他们的思想早就被儒家思想浸透了,刚传来中国的佛教作为新兴思想,如何与之抗衡呢?

关于其中之原因,其实可以从两件事情上结合着去看。

一件是萧衍在晚年时经常舍身同泰寺出家当和尚,但朝廷百官不肯,朝廷怎么可以没有皇上主持大局呢?屡次劝阻无果后,只能花费大量金钱把萧衍赎回来。

另一件则是萧衍与达摩的对话,萧衍向达摩炫耀自己传播佛教的事情,询问达摩自己有多少功德,达摩简单回了一句:“你这都是有为之事,算不上功德。”

有为之事,在这里指的不是有所作为的有为,而是指有目的性。

由此可见萧衍的出发点并不是佛教所认可的虔诚信仰,他是别有目的的。

这时我们再来看第一件事,抱着一些揣测去看,舍身同泰寺是否是为了试探百官的心思,如果在他舍身之后,百官没有去赎他,而是讨论另立新帝的事情.....

或许当年那位心思深沉,精准把控人心的萧衍又会拉出一支队伍,对朝廷进行一次清洗也说不定。

结合历史看萧衍的性格与行为,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佛教在他眼中必然是能够帮助他达成某些目的。

不可否认的是,佛教中引人向善和来世报的理念如果在百姓中流传开,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尽管是治标不治本,不过是让百姓们抗压能力变强了那么一点而已。

但毕竟在南朝,官僚、世家、地主等阶级对底层人民的剥削是持续不断地,在中国科举制出现之前,底层人民的上升途径少之又少,借用佛教让平民安于现状,找个精神寄托,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萧衍也是世家出身,细数他的一生,他对世家的宽容度还是很高的,在位期间也没有透露出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的想法。

说难听点,他就是个裱糊匠,对于社会体制这一层面,在出现大纰漏之前,只有维持稳定的想法。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他是既得利益者呢,更何况通过佛教,他也能变相的削弱世家,提升皇权的掌控力。

毕竟皇帝都带头修寺庙宝塔了,你世家不也得出钱意思意思?只是这其中的消耗,恐怕又要转回百姓头上了。

也许晚年越发善良的萧衍还是希望能通过佛教影响世家人的秉性,让他们更为温和的剥削百姓。

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在封建社会,这就是事实,萧衍再怎么全才,也逃不开封建帝王的局限性,因而封建体制到了近现代时的灭亡则是必然的。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当学习前人事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清晰独立的思维书写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0 阅读:2

道远文史

简介:专注于国学历史、野史典故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