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怒向15000人挥下屠刀,编纂为《逆臣录》,这到底冤不冤?

道远文史 2023-03-24 09:31:48

1393年,65岁的朱元璋派人给儿媳蜀王妃送去一份大礼。上一秒还在欣喜之中的蜀王妃,下一秒就被吓得花容失色,当场昏厥。

仔细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张完整的人皮!

朱元璋为什么要给儿媳送这么惊世骇俗的东西?

其实,这张人皮不是别人的,而是朱元璋的亲家,曾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军蓝玉。

而蜀王妃正是蓝玉的女儿。

蓝玉早年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痛击过北元,平定过叛乱,剿灭过悍匪,一生都在为朱元璋抛头颅,洒热血。

最终却遭到了残忍至极的对待,活生生地被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将其作为礼物,转手送给了蓝玉的女儿。

蜀王妃也是一个狠人,居然还将其流传下来,据说明末的张献忠攻打进蜀王府里,还曾见到过这张人皮。

话说回来,朱元璋和蓝玉之间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老朱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连死都不能给个痛快。

崭露头角

蓝玉是明初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明朝建立之前,一直都在常遇春帐下效力。

蓝玉骁勇善战,常遇春也格外看重他,屡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一番。

在心腹大将的力荐之下,朱元璋开始尝试让蓝玉领兵作战,蓝玉因此得以崭露头角。

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常遇春在首次北征回归途中突然暴卒,朱元璋痛失一名大将,不禁老泪纵横。

而常遇春的老搭档——徐达更为悲伤。他们俩堪称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多次携手作战,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1372年,朱元璋开始了第二次北伐“沙漠之战”,他召集了15万大军,由徐达、李文忠和冯胜带兵,分三路前行,最后胜利会师,彻底消灭北元势力。

当然,这只是朱元璋的个人想法。

出征前,朱元璋让三个将军挑选自己的先锋。出乎意料的是,徐达选择的是资历尚浅的蓝玉。

他想以这种方式,来弥补老友常遇春不能上战场的遗憾。

令徐达没想到的是,这种无心之举,反而救了自己一命。

蓝玉率领骑兵为先锋,出征不久就遇到了元末大将王保保。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蓝玉奋勇当先,接连两次击溃王保保的部队,王保保一直往后撤。

其实,王保保真正目的是想诱敌深入,再打伏击,一举击溃明军。好在,蓝玉沉得住气,原地等着徐达的大部队前来汇合。

没想到,一向深谋远虑的徐达却犯了糊涂,以为胜利唾手可得,把“穷寇莫追”这个准则抛之脑后,非要继续追击王保保,结果深陷敌人的包围圈。

若不是有蓝玉的拼死掩护,徐达才能突出重围。不然的话,朱元璋怕是又要失去一名大将了。

这也是徐达一生中为数不多吃的败仗,明军死伤惨重!

而另外两路军队,最多只和元军打个平手。朱元璋的第二次北伐竟以这样的结局而告终。

但值得一提的是,蓝玉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令朱元璋刮目相看。

蓝玉,很有可能成为继常遇春和徐达后,明朝新一代战神。

所向披靡

1378年,蓝玉随卫国公邓愈前去征讨吐蕃反抗势力。得胜而归后,立有战功的蓝玉获得他人生中第一个世袭侯爵——永昌侯。

三年后的征讨西南中,云南又得以纳入明朝的版图,这其中身为左副将军的蓝玉功不可没。

朱元璋大喜,当即封了蓝玉之女为蜀王妃。

就这样,有了世袭爵位的蓝玉,又做了皇亲国戚,风光一时无两。

即使这样,蓝玉也相当郁闷,因为在之前无数的战役中,他一次都没有担任过主帅。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蓝玉也不例外,他戎马半生,迫切希望朱元璋能给他机会,坐上主帅的位置。

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1387年,朱元璋为铲除辽东地区的残元势力,命令冯胜为征虏大将军,蓝玉为副将,率领20万大军奔赴辽东。

这一次的目标则是蒙古开原王纳哈出。

早在朱元璋起义时,纳哈出曾被元朝派往前去剿灭起义军。

因为纳哈出的轻敌,他败在朱元璋手中,沦为了俘虏。

当时只是起义军首领的朱元璋,可能出于暂时的妥协,竟然释放了他。

想不到,这无异于放虎归山。

元朝灭亡后,成了苟言残喘的北元。纳哈出占据着有20多万人的辽东,拥有一定的实力与地盘,被封为开原王。

纳哈出时不时来骚扰一下明朝边境,一直是朱元璋的心头大患。

朱元璋本以为这是场硬仗,可没想到事情办得如此顺利。

其实,纳哈出只是虚张声势,他手下最多只有四,五万的兵力,其余皆是老少妇嬬,这如何能与朱元璋的20万大军相匹敌?

再加上元朝旧臣的劝降,识时务的纳哈出最后还是选择归顺了明朝。

就这样,明朝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胜利。

冯胜高兴的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动起了歪心思,不仅私藏多匹良马,还逼迫纳哈出的妻子献酒,若不肯就勒索大量钱财。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快六十岁的冯胜居然强娶其女作为小妾。

纳哈出心生不满,带着手下聚众闹事,明朝因此损失了三千骑兵。幸而朱元璋亲自好言相劝一番,纳哈出这才作罢。

余怒未消的朱元璋至此以后,再也没有给冯胜领兵挂帅的机会。

如今,明初第一代名将如常遇春,徐达,冯胜等,死的死,贬的贬,老的老,剩下的已经没几个了。

可仗还是要有人打的。这时候,蓝玉成了将军的候选人,他如愿以偿从朱元璋手里接过帅印,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封神之战

1388年,蓝玉接到15万大军的指挥权,内心激动澎湃,他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朱元璋亲自为蓝玉送行,并嘱咐他:

“倍道前行,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蓝玉用力地点了点头,领着15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沙漠深处进发,这回目的是找到元主,并一举歼灭元军。

然而,大军在沙漠长途跋涉了几十日,连敌人影子都没见着,只有漫天飞沙,更不幸的是,粮食已经快吃光了。

若还是找不到敌人,15万大军只怕会埋在这黄土荒漠里。

所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纷纷建议蓝玉撤回。而此时的蓝玉也摇摆不定,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敌人就在不远处!

首次挂帅出行,势必要凯旋而归,蓝玉相信自己的直觉。

事情果真如蓝玉所愿,元军终于露出了踪迹。

正当元军毫无防备,还在荒漠中载歌载舞时,殊不知,一双双凶狠的眼睛正在盯着他们。

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藏匿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居然还能被找到。

一时间,火光冲天,杀声四起,元军们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成为蓝玉的刀下亡魂。

蓝玉捕获蒙古贵族近8万余人,包括妃嫔,公主等上百人,金银珠宝一车一车地往回拉。

此战史称“捕鱼儿海之役”,是蓝玉的封神之战。

至此以后,蓝玉频频出错,开始走下坡路。然而,他的结局不是回到最初的起点,而是跌落黑暗的深渊。

居功自傲

蓝玉的捷报传到朱元璋耳里,他大喜过望,高兴地封蓝玉为“梁国公”。

可是,蓝玉在归途中干了件不齿的事,他强行霸占了元主的妃子,还导致元妃羞愧自杀。

这定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也和朱元璋的初衷背道而驰。朱元璋听说后甚是恼怒,但鉴于蓝玉立下奇功,只能暂时把这笔账记下。

但是,基本的警告还是要有的,朱元璋将其封号改为“凉国公”。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大大不同,本来是富庶地区,现在却变为了贫瘠之地。

而身为武将的蓝玉肚子里没啥墨水,自然不理解朱元璋的旁敲侧击,改来改去地位还不是公爵吗?蓝玉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反而日渐恣意骄横。

返回途中,蓝玉抵达喜峰关已是深夜。因为开关口稍稍慢了点,蓝玉一刻都等不了,他纵马毁关,粗鲁地闯进关内,百姓们都惶恐不安。

如此行为,轻则入狱,重则杀头,而朱元璋表面却无波无澜,只是不痛不痒地责备几句。

因为在他看来,蓝玉尚有些利用价值。

而蓝玉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出征前,朱元璋想只留蓝玉一人议事,便令其他人出去。

没想到,这些人根本不听命令,喊了三次都毫无反应。这时,蓝玉举袖轻轻一挥,他们立即告退。

对此,蓝玉还得意洋洋向朱元璋说道:“陛下莫见怪,这些人向来只服从我的命令。”

朱元璋愣了几秒,大笑起来,看蓝玉的眼神也愈发凶狠。

然而,一件事的发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万劫不复

1392年,太子朱标死了,心爱的儿子先行而去,朱元璋痛不欲生。

同时,他思前想后,原先为朱标组建的超一流武将集团,再也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如果太子还在,尚能镇住他们。如今皇太孙年幼,根本招架不住。

居功自傲的蓝玉首当其冲,他是太子妃的舅舅,又是朱元璋的亲家。若留着他,等皇太孙即位,位高权重的蓝玉必定会权倾朝野。

朱元璋挖空心思,指使他人奏告蓝玉谋反,并抓来蓝玉的家奴一顿严刑拷打,坐实蓝玉谋反的罪名。

最后,蓝玉被剥皮实草,痛苦地死去。“蓝玉案”涉及的一万五千多人,均遭到株连。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专门为“蓝玉案”编撰了《逆臣录》,以警醒世人。

结语

蓝玉死得太冤,但仔细一想,其实又不冤。

当他在“捕鱼儿海之役”中大破北元时,朱元璋夸赞其为卫青和李靖。

蓝玉具有名将的能力,却没有名将的智慧。

说到底,还是他眼光不够长远,心智不够成熟。

历来功高震主的臣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他们本可以用审时度势,激流勇退之举换得一个善终,却选择了恣意妄为。再碰上个像朱元璋一样有仇必报的君王,结局必定会很凄惨。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损。没有一个人的一生都是高光时刻,学会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将来的路才会走得更加长远。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