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可太热闹了。
哪吒再次封神,《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82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更夸张的是,国内还在持续刷新票房纪录,海外电影市场也已经迫不及待了:
影片还未上映,IMDB开分已经8.2分,部分影院仅是开了个预售,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而另一边,国产制造的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登顶美区App Store,「暴打」从前火遍全球的ChatGPT,引发行业震荡。
就连特朗普和马斯克,也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冲击。
中国人自己的作品,早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的这几年里,我们好像总在谈论国外的技术。
早前ChatGPT风靡全球,有一段时间在互联网上被视为「权威」,什么都要看看ChatGPT的意见才行。
但DeepSeek的强势登场,改写了一切。
同样可以帮助使用者解答问题、整理资料,甚至可以书写代码,与此同时,免费供全球用户无限调用。
它的用户量增长速度有多可怕?
第一次,有类似产品超过ChatGPT下载量,登顶美国区App Store第一。
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直呼恐怖:
过去十年来,美国可能一直在人工智能竞赛中领先于中国,但DeepSeek的AI大模型发布可能会「改变一切」。
毕竟,DeepSeek的优势太耀眼了。
要知道,DeepSeek的模型如果放在硅谷可能需要数亿投资才能构建,但DeepSeek的团队却耗资极低。
仅用了对手不到十分之一的资源,就可以与之对打。
于是「行业老大」也坐不住了,OpenAI的创始人Sam AITman在见证到其恐怖如斯的竞争实力后,也不得不肯定DeepSeek的优越:
DeepSeek让人印象深刻,特别在于提供模型的性价比上。
引发行业地震的第一时间,特朗普也关注到了这波来自中国的强劲实力。
自家垄断级别的优势被打破,他的言语间也察觉出几分着急:
中国公司发布DeepSeek人工智能应该给我们的行业敲响警钟,我们需要专注于竞争以赢得胜利。
不过最好笑的,还是美国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用DeepSeek「拉踩」美国AI产品:
中国甚至在命名上也击败了我们,深度求索听起来就像是你会用人工智能从事的工作。 随机字母组合哪里去了?GPT,Grok这样的名字都到哪里去了? 谁会用人工智能的实际功用来命名人工智能企业?我们现在被深度求索痛扁。
向来自信爆棚的马斯克,也难得被激起斗志,在WELT经济峰会公布上,先是客气夸赞了一番:
中国有很多聪明且非常有上进心的工程师,应该预料到中国可以做出很多伟大的东西,DeepSeek只是之一。
而后才露出熟悉的一面,「承诺」自家旗下AI公司很快就会发布比 DeepSeek更好的模型。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款领先全球的技术,并不来自于哪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创业公司。
引领者还是一个85后的创业者,名叫梁文锋。
他并不是自小就接触新进技术或是见多识广,只出生自普通家庭,但自小学习成绩优异,尤其喜欢研究数学。
考入浙大后,他并没有忙于为将来毕业找工作填补简历,反而利用当下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金融市场。
虽然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但「技术理想主义者」梁文锋没有止步于此。
抱着「中国必然需要有人占到技术前沿」的念头,他走进人工智能领域,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让DeepSeek引发行业地震。
即使走到前沿,他也依旧保持着初心,希望AI成为人人都可以用得起的东西。
小成本撬动大经济,DeepSeek甚至冲击到了美国股市。
让来自中国的科技力量,被全世界仰视。
如果说DeepSeek的出现,是国产科学技术上的一大突破,那么向来为国人所骄傲的中国文化,这两年也在攀登新的高峰。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冯骥和饺子。
出身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作专业的冯骥,和我们往常看到的学霸完全不一样,读书时期整日沉溺在游戏之中。
就是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带着仅有7人的创业团队,创造出了首部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
上线当天,就成为Steam、WeGame多个游戏平台的销量榜首,几个小时内吸引120万玩家,全球销量突破1800万套。
打破了《EIden Ring》、《博德之门3》和《赛博朋克2077》的历史最高记录。
游戏画面精美至极,为了能最大程度展现中国神话故事原生质感,团队实地探访36个取景地,将诸多中式古建筑和彩塑还原至游戏中。
还记得游戏上时国内玩家的兴奋程度,纷纷表示终于找到归属感:
我在美国西部做过荒野大镖客,在古希腊斩过欧洲众神,在日本战国时代当过武士,也在中世纪的欧洲当过刺客。 现在,我终于可以回到我的国家,做一回我小时候最崇拜的齐天大圣。
俗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这样一部扎根于本土神话传话的游戏,也吸引了无数国外玩家的好奇心。
马斯克喜欢到要把自己的脸P到孙悟空的脸上。
还有很多外国玩家为了玩这款游戏,甚至开始恶补原著《西游记》,了解里面的故事。
就连去年的年度游戏颁奖,「年度最佳游戏」奖项颁给了索尼的《宇宙机器人》,都引发众多国外玩家的不解:
悟空没奖?
这般护犊子的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黑神话·悟空》才是他们自产的游戏呢!
不知道是不是叛逆容易出天才,和冯骥相似,有个学医的大学生,也在半途「抛弃本业」,转头搞起了动画。
摇身一变,成了仅凭两部作品就坐拥100亿票房的电影导演饺子,爽文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但饺子做到了,这过程并不容易。
里面1900多个特效镜头,两年的剧本打磨,三年的动画制作,4000多人的共同努力,才打造出了这部一举冲进全球票房榜TOP35的神作。
海外还未上映,光景已经一片大好,北美开票情况「恐怖如斯」。
新西兰原本2月13日上映,提前到了2月10日,上座率爆满,甚至需要打电话加场。
在北美还未上映的情况下,IMDb开分就已经是8.2的高分了。
法国媒体排面也给的很足,报道标题用的是:
中国VS好莱坞:这部电影票房大爆,成为《阿凡达3》和《侏罗纪4》强力竞争对手。
是的,就这么一部电影,只身对打好莱坞过往经典神作。
就连好莱坞自己的媒体《好莱坞报道者》都评价称:
《哪吒》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
两个「不务正业」的叛逆艺术家,靠着游戏和动画,让世界对中国文化开了眼。
饺子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提起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遇上一个好时代,才有这样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当时只当是他自己的谦辞,如今再看来,才得知言语中的骄傲。
无论是DeepSeek「想让人人用得起AI」的初心,《黑神话·悟空》要做中国自己神话游戏的执念,亦或是《哪吒》系列对经典故事的诠释。
事实证明,自家的能力早已足够拔尖,攀登顶峰更需要的是「相信自己能行」的信念与「只待一战」的时机。
正如冯骥所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先得走起来,才能走出去,被全世界看到。
更难得的是,自家人之间比起竞争,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感情,就比如,《哪吒2》集齐国内138家动画制作公司的联手托举。
其中甚至包含多家被视作「市场竞争对手」的其他优秀国漫团队:
《熊出没》系列的华强方特,《长安三万里》的追光动画,《凡人修仙传》的原力,拿出压箱底「水墨粒子技术」支持的《深海》团队。
像龙宫里所有人摘下身上的鳞片给敖丙一样,做完了《哪吒2》。
到如今,这番成绩已经不单单代表着某一部电影的成功,而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国漫力量的崛起。
再比如,冯骥谈起DeepSeek的那句:「可能是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只有走过相同道路的人,才懂得过程之艰辛,成果之珍贵。
我们已然来到最好的时代,成为世界中心瞩目的存在。
接下来,还会有怎样惊艳的国产作品出现?
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撰文丨姜姜编辑丨qko主编丨眠去出品丨麦子熟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