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悬殊对抗
战争从来都是力量与策略的较量,而此刻的红军城正被推上风口浪尖。12月27日,战争研究所(ISW)报道称,俄军在红军城方向集结重兵,约7万人兵分多路发起攻势,其中包括俄中央集团军的两大野战军—第2联合军和第41联合军。
面对这样的压迫性攻势,乌军防线显得相当吃力,总兵力可能不到十个旅,每旅兵力不足2000人。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乌军不得不在多个方向上疲于应对。
俄军的行动已经显现出明确的战略意图。第41联合军于本月25日突然越过卡赞尼托列茨克河,在河对岸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桥头堡。
俄军的下一步行动意图逐渐清晰,他们似乎试图沿公路向新经济诺耶村推进,再从东部绕过米尔诺拉德,直插红军城北部。与此同时,南部的俄军正从红军城西部发起压力,形成一个南北夹击的态势。
南部战线危急
乌军并非没有尝试反击,但在兵力和火力上的劣势使得他们的行动始终难以奏效。在红军城南,舍普琴科地区成为争夺的焦点。这里距红军城仅2公里,是俄军突破市区防线的关键点。
乌军从贝尔西卡方向多次组织营级规模的反击,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尽管乌军不断补充兵力,再次投入战斗,但俄军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牢牢占据主动。
红军城南部的战线形势更加严峻。乌军在舍普琴科以外的多个重要防点已经被俄军攻入或攻克。例如,达钦斯科已经完全落入俄军手中,而俄军正以此为跳板,向泽莱内和利西夫卡方向推进。
由于俄军对主要公路实施火力封锁,乌军的后勤补给面临极大困难。利西夫卡和泽莱内的乌军只能依靠田野土路运送物资,但受泥泞和天气影响,补给效率低下,难以支撑长期作战。
在沃尔科沃和皮什查内地区,双方陷入拉锯战。皮什查内村的控制权仍未分出胜负,村子的一半区域处于交战状态。
俄军试图从两村之间寻找突破口,以便从侧翼压制乌军。但乌军第155旅的一支部队紧急增援到位,试图稳住局势。
包围圈逐步收紧
在南部战场,俄军正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逼近。乌军已被迫向西撤退,计划在新山村和纳杰日丁卡构筑新防线。
这条新防线将成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最后屏障。乌军希望通过坚守此地,为第聂伯河一线的防御争取更多时间。面对俄军持续不断的压迫性攻势,乌军能否守住这条防线仍是未知数。
在库拉霍夫方向,俄军的攻势同样迅猛。库拉霍夫市区已经完全被俄军控制,乌军被逐出市区,并在西郊建立了新的阵地。俄军的步步紧逼使乌军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城外的战斗持续胶着。
在西南的大诺沃赛尔卡方向,乌军尝试通过增援力量发起反击,并成功进入市区与守军会合。但俄军迅速切断了通往大诺沃赛尔卡的最后一条公路,并占领了公路北侧的多个乌军阵地。
如今,乌军的补给线只能依赖少数几条田野小路,这些小路不仅泥泞不堪,还随时面临俄军火力的定点打击。
从目前的战局来看,俄军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通过多路进攻形成包围圈,逐步压缩乌军的活动空间。
无论是红军城方向的“莫德维奇钳子”,还是南部大诺沃赛尔卡的补给封锁,俄军都希望通过切断乌军后勤与增援路线,迫使对方主动撤退。
乌军在防守中也展现出顽强的一面。他们试图通过反击延缓俄军的推进速度,为后方防线的建立争取时间。
兵力不足、补给受限以及战线拉长等问题,使乌军的处境愈发困难。从目前的情况看,乌军能否守住红军城及其周边地区,更多依赖于外部援助的速度和规模。
红军城及南部战场的争夺战仍在继续,但局势对乌军愈发不利。俄军的钳形攻势逐步显现效果,红军城方向的战斗很可能在未来数周内迎来关键节点。乌军需要在有限时间内优化部署,否则可能失去更多战略要地。
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只有代价。无论战局如何发展,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士兵都将承受巨大的痛苦。正如一句谚语所言:“战争的果实,往往带着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