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纪越大,越希望子女能够孝顺。
许多的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一心一意地付出,但到自己年迈时,才深刻地意识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的孝顺源于父母一言一行。
让子女孝顺的最好方式,就是四个字:以身作则。
1 孝顺长辈,子女会模仿
在生活中,以身作则的力量不容小觑。
父母孝顺,子女会在言传身教中模仿,这也是子女生命成长中最好的养分。
唐朝时期,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都已脱落导致无法进食,他的祖母唐夫人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维持其生命,十年如一日。
长孙夫人在去世前嘱托,希望其后代子孙能像唐夫人一样孝顺。
崔山南功成名就后,也是对祖母唐夫人极为孝顺,这种孝顺行为也延续到了他的后代。
孔子云:“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父母所爱护的所尊敬的,作为子女也同样去爱护和尊敬。
老人希望子女孝顺,自己得先学会做出表率。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模仿父母,包括对长辈的孝顺。
以身作则胜过千叮万嘱。
2 诚实守信,子女品行好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父母的诚实守信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的“活雷锋”刘真茂雷打不动地守护着一片山林,一干就是几十年。
他从不偷懒,严格按照规定巡山护林。
他的行为传递给了他的儿子刘军,刘军也养成了正直诚信的品格。
在学校,刘军对老师及同学真诚相待。他成为一名军人后,继续以诚信为本,保卫国家的安宁。
父母的品格,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
诚实守信是孩子优良品行的基石,也是孩子孝顺父母的试金石。
3 乐观心态,家庭环境好
好的家庭氛围中,家人总是会维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而这种心态也会影响着是否孝顺父母的心态。
乐观的心态不仅可以影响着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能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歌德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以乐观和孝顺闻名。
他的父母年事已高,老莱子经常在家人面前耍宝,不顾形象,甚至模仿孩童的样子,就为了逗父母开心。
他用幽默去感染父母,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这种乐观的心态,造就了温暖的家庭氛围。他的孝顺,不仅让父母生活得轻松愉快,也让自身的行为成为了千古佳话。
好的家庭氛围一方面让父母心情舒畅,另一方面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父母能够感受到子女的孝顺体贴。
孝顺父母,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的关怀,主动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更为重要。
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能让父母感到幸福,也能为子女树立榜样,传承良好的家风。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尤为重要,只有自己行为端正,才能让子女尊重和效仿。
让子女学会孝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
孝顺长辈,诚实守信,凡事积极乐观,都是以身作则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也是传承教育的重要方式。
年轻时不懂得以身作则,人老了才明白这些道理就晚了。
所以,以身作则从现在开始,为时不晚。
人生短暂,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别徒增遗憾。
-END-
作者简介:朦胧物语,一位90后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