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国是个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这类民族文化常常被容纳于传统礼仪与风俗中。祭祖是典型的传统风俗,祭祖中扫墓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以为扫墓只不过是把先人墓穴前面清理一下而已,但是事实上对于扫墓却有很多规定,就像这“扫墓不超过三代人,上坟也不过一时”一样。
清明扫墓,是中国历代沿袭下来的风俗,每到这天以后人们便要去祖先的墓地附近拜祭,此时晚辈除上进贡些果实外,还要把墓前杂草铲除干净。但扫墓中有个概念,叫扫墓的无非是三代人,这个三代人是由家长、孩子、祖父母组成的。
形成这种想法与家族的扩大有关,可知不同时代的人们即使在沟通与交流中也会出现代沟现象,尤其是当时代发展到今天,有些家族的晚辈甚至会去到相对较远的地方发展事业,久而久之这些晚辈对超过三代的长辈们就完全没印象了,谈不上归属感等等。
许多年轻人根本就不认识三代以上老人,甚至不知自己墓地在哪,即使想祭拜也达不到。而且三代之内祖辈之间通常相处时间较长,相互间亲情较深,所以通常对这些祖先要有所拜祭。
这种情况下,人往往只能记住祖祖辈辈三代之内的坟墓,也有区域认为若拜祭祖祖辈辈超过三代就会给自己的命运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不宜拜祭。这类言论固然是封建迷信之举,但实际情况是,祖祖辈辈3代或更长时期为后世所铭记者寥寥无几。
又有观点认为祖辈之先灵仅能庇护三代之内者,若不属于此范围则不能庇护、不能受祀,即使后世对其奉祀亦无成效。“扫墓无非三代”就是古人对扫墓规律的总结,它是根据现实情况与理念得出的结论。
俗语下半部分为“上坟只是未时的事”字,我们知道古人使用十二个时辰计时,古人建立未时实际上是我们今天下午一点至3个这段时间,那么,古人为什么认为过了这段时间就不适合扫墓呢?这就牵涉到古人某些玄学的内容,玄学中认为人世间万事万物皆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
我们知道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刻,从午时起阳气逐渐减弱,阴气反而节节攀升。所以古人觉得上坟时间应在辰时至午时这个时间段,若超过这个时间段后便不适宜上坟了,不然极有可能使我们体内受阴气影响而得各种病。
这类条款听上去像是封建迷信,但是我们也可以在科学的视野中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我们知道,每天清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从上午五点起气温逐渐升高,中午气温也将达到一天中最高。
但是从下午一点起气温又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多数坟墓建在离人们生活较远的地方,所以那些地方气温变化比较明显。若选择午后或黄昏时扫墓,常会因气温变化较容易受凉,进而造成自己身体不舒服。
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相对滞后,若过午仍去拜祭,回家的时间大概已是傍晚,若天黑后仍未回家,那很有可能让你迷失方向,毕竟古代社会可以不需要任何导航工具。所以古人才对祭祖时间有了规定,也算是对自己有利。
我国祭祖习俗又是传统孝道的体现,历来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孝道始终是值得提倡的精神文化。当然祭祖行为只是孝道文化的体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途径来展露孝道。
总结: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祭祖具体形式有所改变,如考虑环境等因素,现在倡导文明祭拜,祭祖时已不拘泥于烧纸钱等传统模式,而采取送花等形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传递我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能有四代人上坟已都是寿星了[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