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车辆无疑是所有人绕不开的一环,无论是自行车、汽车、公交车,没有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世人堪称是寸步难行。
而对于车辆来说,轮胎亦是至关重要的,一辆车如果没有轮胎,就好像是人没了双脚,不过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双脚可以休息,轮胎却不行,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损耗,人们就只能花钱购置新胎。
那么被替换下来的旧胎又该如何处理呢?当然不是送到“某转”,这便是近百年来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
起初时还好,全球的汽车保有量并不高,人民群众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更别提买车了。
拥有汽车的富人只是少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连自行车都是奢侈品,换下的轮胎也没有多少,再加上轮胎的使用年限很长,许多车主甚至几年、十几年都未必能换一次车胎,旧胎的囤积问题这才暂时没被人们放在心上。
但后来情况就不同了,随着世界人民的钱包越来越鼓,车企的竞争愈发激烈,车辆价格持续走低,买车的人多了,数量引起质变,换下的车胎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短短几年不到,全球各地便出现了堆积如山的废旧轮胎,尤其是美国、中国、日本这些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基数还大的国家,更是一度酿成了“黑色污染”。
当然了,也还是直到这时,世人才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群策群力思考起了解决办法。
例如回收再利用,将一些损坏程度不是很大的旧轮胎“回炉重造”,修一修补一补还能接着使用,目前市面上很多车胎都是这么搞的,还有一些公益项目,人们将车胎收拾好,然后在写写画画制成简易座椅、沙发,以及用在一些游乐项目上等等。
可以说,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下,不少旧轮胎很快就“变废为宝”,并应用在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想想也知道,这些办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一方面是数量太多,这些办法根本无法消耗全部的旧轮胎,另一方面,不是所有轮胎都具备二次利用的价值,有的损坏太严重,有的尺寸太大,更有甚者一些质量较差的轮胎还会散发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或是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若想一步到位解决问题,该如何“消灭”这些旧轮胎才是关键!
对此,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焚烧”,的确只要温度够高,人类制成的绝大多数工业品最终都会“灰飞烟灭”,但“副作用”也同样不小。
要知道,制成这些轮胎的原材料可不单单是天然橡胶,为了让它们保持稳定、耐磨的特点,人们还会在其中添加软化剂、填充剂等多种化学制品。
都不用说别的,仅是在生产轮胎的工厂,工人们都需要佩戴专业的口罩,就更别提集中焚烧了。
届时,在燃烧的过程中,轮胎就会释放大量的黑色烟尘,其中不但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常规的污染物,更是会排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就比方说硫化氢、二恶英、多环芳烃等等。
这些气体少量就足够致癌,倘若是集中焚烧,那么大的基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不但会危害人体健康,更是会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当地的土壤、地下水。
坏处这么多,显而易见,单纯的焚烧轮胎肯定是不行,同理,人类对待工业垃圾的另外一大“杀手锏”就地掩埋也是一样,不但降解速度慢,几十上百年都未必能够消散,从某种程度上说,污染更是比焚烧还大。
无奈,为了防止个人或企业私自处理进而酿成二次污染,各国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严格的法律法规上,比如说德国建立了严格的惩罚制度,将对随意丢弃、焚烧、掩埋轮胎的人员进行高额处罚。
还有美国、日本也是一样,一来是不许私人随意处理,二来则是建立完善的回收制度,再加上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想到了“热裂解”这个办法,这才暂时遏制住了“黑色污染”持续扩散的势头。
热裂解又称热解、裂解,通常是指在无氧环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可冷凝液体和气体产物的过程,这一技术常用于有机材料的处理,而经过研究后发现轮胎恰巧符合这一处理方式。
而我国从很早开始亦是效仿西方,大力管控加大力科研,不仅如此,由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一些企业更是后来居上,在轮胎热裂解领域实现了对西方国家的反超。
例如大名鼎鼎的双星伊克斯达青岛工厂便是如此,作为一家国企控股公司,它的成立为得就是帮助国家解决废旧轮胎的处理问题,而在长达数年的埋头苦干下,他们也终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通过对废旧轮胎的高温裂解以及相应的加工,他们已经能够在其中得到初级油、钢丝、炭黑、可燃气等等一系列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用处亦是不小,就比方说初级油可以送到炼油厂二次加工成汽油或者化工原料,还有炭黑也可以重复用于轮胎的加工。
可以说,虽然废旧轮胎的处理很难,但凭借这一技术,人们还是能从其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并且基本不用担心污染的问题。
变废为宝莫过于此,如今的热裂解技术还并不是特别成熟,就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倘若未来技术持续进步,相信人类彻底解决废旧轮胎问题的那天就不会太远了。
当然,这也正是双星伊克斯达一直在做的事情,从2014年至今,整整十年,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才先后攻克了相关领域的十七项世界性技术难题,按照这个进度,相信都不用多,只要再给他们五年时间,这些困扰人类几十年的“黑色污染”就将完全变成“黑色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