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煽情,烂片不断,“急功近利”的贾冰,最终走到了今天

健健与娱乐 2024-11-06 19:57:41

还记得2018年的《欢乐喜剧人》吗?那会儿的贾冰可真是风光无限,一个眼神就能把全场逗乐,一个动作就能引爆笑点。

他塑造的角色,从快递小哥到外卖员,都让观众看得直呼过瘾。

可谁能想到,站在事业巅峰的贾冰,偏偏在这时候转了个弯。他可能是想证明自己不止会演小品,想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身手。

好,这想法没错,但问题是他选择的方式有点着急了。

先说说他的第一部电影《囧妈》吧。虽然整体评价不高,但贾冰的表演还是贡献了不少笑点的。可能就是这个还不错的开始,让他有点飘了。

接下来短短几年,他就连轴转似的接了十几部电影,质量嘛。。。反正豆瓣评分都不忍直视。

更要命的是,他还自己当起了监制,搞了部《作妖》,结果可想而知 - 又是一部口碑崩塌的作品。这下可好,网友们给他起了个新外号叫"烂片收割机"。

有人说,那回小品舞台不就得了?问题是这条路现在也不太好走了。你看他近期的作品,十个里面能有八个都在玩煽情牌。

开头笑嘻嘻,结尾哭唧唧,这种套路用多了,观众哪还笑得出来?这不,底下的评论都变成了"一点都不好笑"、"看着难受"。

对比其他喜剧演员的转型之路,像小沈阳就很有自知之明。人家明确表示:"喜头悲尾的套路,我不喜欢。"宁可不演,也不想让观众看着难受。

短短4年时间,贾冰从"喜剧大咖"变成了观众们避之不及的"烂片专业户",说白了就是太着急想证明自己了。

明明可以慢慢来,偏要抢步子,结果反倒把好不容易攒下的口碑给败光了。这不禁让人感叹: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自己心里那个着急的自己啊。

你说说,这事搁你身上,你急吗?

说到贾冰的爆红,要从2017年的《笑声传奇》说起。这是他放弃"铁饭碗"后的第二次尝试,谁能想到这一次直接惊艳全场。

就拿他那期表演的《裙带关系》来说,短短十几分钟,把职场上下级之间的微妙关系演得是入木三分,让人笑着笑着就品出了其中的辛酸。

这哥们儿厉害就厉害在,他不像其他喜剧演员那样靠固定的人设吃饭。你看宋小宝有他标配的"丑角微笑",宋晓峰是"又彪又憨"的反差萌,沈腾有他独特的肢体语言。

可贾冰呢?他就像是能随意切换角色的"变色龙",今天萌萌哒,明天就能嗲里嗲气,后天还能来个霸气外露,每次都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贾冰更是把这种多变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你细品他的作品就会发现,跟一般喜剧演员不同,他塑造的都是些"生活里随处可见的小人物"。

快递员、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这些角色放在别人手里可能就是走个过场,到他这儿愣是能演出一番新天地来。

说实话,在这个喜剧圈里,能做到既不靠脸博君一笑,又不玩脱口秀那套的,真没几个。贾冰就是靠着这股子"接地气"的劲儿,让自己从"无名之辈"一跃成为春晚的常客。

这期间不光是观众买账,连圈内的大佬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还记得当时郭德纲看完他的表演后说的话吗?"这小子能扛起一个时代"。程野更是直接喊他"师父",说自己在他面前就是个"小学生"。

这样的认可,在喜剧圈里可不多见。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备受关注的状态,也给贾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压力,让他后来急于证明自己,想要在更多领域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回头看看贾冰的这段辉煌时期,不得不说他是真有几把刷子的。只可惜后来。。。唉,这话题咱们待会再聊,先看看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毕竟一个人的成功,往往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贾冰的故事,要从他35岁那年做出的一个疯狂决定说起。

说到贾冰35岁那年的选择,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你想啊,那会儿他在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已经干了11年,这什么概念?相当于正科级干部的待遇,房子存款不愁,生活美滋滋,多少人想要却求不来的铁饭碗。

可就是这样安稳的日子,却让贾冰坐不住了。天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舞台表演的次数屈指可数,创作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

这对一个热爱表演、梦想当喜剧演员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于是乎,这位年过三十的大叔做了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辞职!

第一站,他选择了《笑傲江湖》。结果呢?不太理想。原因说出来有点专业 - 表演痕迹太重,包袱倒是不少,但观众看着总觉得不够真实。

就这样,贾冰和总决赛舞台失之交臂。

但你别说,这次失利反倒成了他的一个转折点。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破不立嘛!这一摔,愣是把他心里那股子"争一口气"的劲儿给激发出来了。

从此以后,贾冰可算是豁出去了。以前创作小品,总还要分心想着单位的事,现在好了,一门心思扑在作品上。"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用在这儿再合适不过了。

说实话,在人生的黄金期,敢于放弃所有重新开始的,能有几个?这么说吧,如果贾冰当初选择继续当他的事业单位干部,现在可能已经是个小领导了,每天喝喝茶、看看报,多自在。

但他偏不,非要选择一条充满未知的路。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平庸和卓越,就差这么一步。只是当时的贾冰可能没想到,这一步踏出去之后,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不过话说回来,能有这份勇气,跟他在部队的那段经历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要不是那8年的军旅生涯,说不定现在的贾冰,还真就是个安安分分的小干部呢。

说到贾冰的"熊孩子"时期,还真是让他爹妈头疼不已。你说他家条件不错吧,爸妈都是学校里的名师,可这工作忙起来,哪有时间管孩子?只能把他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里送。

这一"放养"可不要紧,小贾冰愣是成了学校里出了名的淘气包。叛逆?那是必须的!调皮?那是标配!等他爸妈回过神来想管,这孩子早就脱缰野马了。

没办法,为了孩子好,也为了自己能安心工作,贾父贾母一咬牙一跺脚:送部队!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惩罚"的决定,却成了贾冰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要说这事儿还挺戏剧性的。有一次部队组织慰问新兵的演出,贾冰临时凑个节目,结果这一演不要紧,直接把文工团团长的眼睛给亮了。

就这样,贾冰在文工团一待就是8年。这8年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在这里,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摸索出了自己的创作套路。

谁能想到,一个本该打炮的兵,摇身一变成了逗乐的活宝。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学会了如何创作接地气的段子,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他独特的幽默感。

要不是这8年的军旅生涯,那个能在《欢乐喜剧人》上大放异彩的贾冰,可能就永远不会出现了。

从叛逆少年到优秀军艺人,再到后来的喜剧演员,贾冰的这段经历简直比小品还精彩。

说起贾冰的转型之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本来好好的一个喜剧演员,偏偏想着要全方位发展。小品、电影、脱口秀,样样都想试试,结果却样样都不精。

从《囧妈》开始吧,虽说首次触电还算及格,但后面接的那些片子。。。啧啧,要多烂有多烂。十几部戏下来,愣是没一部能打的。

关键在哪儿呢?就是太着急了。你看人家贾玲,从《你好,李焕英》就能看出有多用心。可贾冰呢?拍戏跟赶场子似的,量上去了,质量却直线下降。

连自己监制的《作妖》都救不了自己,这就很尴尬了。

还有他那些小品,现在是越来越往"煽情"上靠。开头笑嘻嘻,结尾哭唧唧,这都快成他的标配了。小沈阳就看得清楚,宁可不演也不想搞这种"喜头悲尾"的套路。

可贾冰偏要往这条路上走,结果观众的评价从"笑出眼泪"变成了"笑不出来"。

回头看看,贾冰这些年的选择,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一场仓促的冒险。那个在军营里磨练出来的真诚,在《欢乐喜剧人》上爆红的才华,都在这场急功近利的转型中被稀释了。

现在的问题是,他到底是该继续在影视圈挣扎,还是回归小品舞台?说实话,这可能比当年35岁放弃铁饭碗还要难抉择。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不能放慢脚步,好好沉淀一下,那他这个"喜剧大师"的招牌,可能真的要保不住了。

你说,他还有机会翻盘吗?

0 阅读:0

健健与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