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长津湖,娃娃连奉命出击,副营长喊道:他们都是孩子,我上

历史人戈未央 2024-03-25 08:51:43

这是《铁血长津湖》非虚构系列的第16个故事!

【上接第15篇】1950年11月29日清晨,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奉命撤出了战斗,预备队174团奉命继续攻击下碣隅里。

或许是锲而不舍的缘故,58师仍将174团的1营、2营选在了西南、正南的H连、I连的方向,3营则去攻打机场方向。

3营的隐蔽地,与下碣隅里机场不过2公里远,憋了一天一夜的3营,天刚一抹黑就隐蔽进入了攻击位置。

3营的攻击部署是,副教导员带领7连正面攻击,副营长姚根带领8连则绕道攻击173团曾拿下的机场无名高地,教导员朱庆云带领几乎清一色“娃娃兵”的9连做预备队。

临出发前,174团下了一道命令,弹药能带多少则带多少,而煮熟了的冻土豆却数量有限,无论干部战士只能每人1个。

出国前的陈光德(右)与战友1营2连长许永山合影

3营主攻连7连长陈光德的配枪是一把德式驳壳枪,平常至多带2个弹夹,但这一次竟背了10个弹夹,还顺手还拿了一枚反坦克手雷。

7连隐蔽运动到了飞机场北侧,看着从门帘缝里射出灯光的一栋栋帐篷,陈光德拔出了带快慢机的驳壳枪,朝各排长命令道:“凡是带有天线和前面停着小汽车的帐篷,全部干掉!一个也不许放过!”

7连战士成弧型散兵队形悄悄摸上去后,先是朝帐篷里打手榴弹,接着再用冲锋枪和捷克轻机枪猛扫。顿时,飞机场附近一片火海,除了7连战士们的冲杀声,到处是美军的惨叫声。

美军反应过来后立即组织反攻,而在善于夜战和近战的7连的攻击下,很快朝飞机场西侧的环形防阵地退去,陈光德带领7连也跟着冲了过去。

7连虽然一度冲进了环形阵地,但不一会儿,却被火力十分猛烈的M19重机枪打了回来。

此时,陈光德已经负伤。但他深知只有尽快拿下环形阵地,才能在美军的机场拥有立足之地,于是略作调整,带领7连又朝环形阵地发起了攻击。

美军在不停发射照明弹的同时,迅速动用了M16自行机关炮,企图将7连合围于机场的开阔地带。

陈光德见7连伤亡剧增,忍着伤痛举着15响连发的驳壳枪开路,带领不到1个排的战士,死命冲出了美军的合围。

陈光德鲜血染红的笔记本

因为此前争夺东山的战斗,陆战1团3营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营长里奇在机场附近的无名高地仅安排了1个班的兵力。

姚根连指挥8连攻击轻松得手后,接着朝机场跑道包抄过去。

此时,已是午夜时分,伤亡严重的7连已经撤出战斗。1营营长顾成勇,一边命令“娃娃兵”9连做好攻击准备,一边让通讯员督促8连加快迂回攻击速度。

还在踏着厚厚的积雪前进的8连,既要小心夜航机的狂轰乱炸,又要躲避榴弹炮的拦击,速度一时慢了下来。

营长顾成勇急了,又派通讯员传令向姚根连施压:“8连应加快运动,与9连前后夹击机场的美军。”

姚根连一听营里要动用9连,于是急了,大声喊道:“9连是娃娃连,他们都是些孩子,不能打!如果非要打, 我带着8连去打!”

姚根连的话传到了9连,这激怒了娃娃连的9连战士,有的竟咬破了手指在雪地上写血书,坚决要求担任正面进攻。

而这边的8连,也冒着美军的拦截火力加快了运动速度,按时抵达了攻击机场的位置。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

到达了攻击位置的8连,却被蛇腹形的铁丝网挡住了去路。此时,携带的炸药包已经用完,集束手榴弹炸也炸不开,姚根连命令3排长派人去找来门板搭上,这才冲过了蛇腹形铁丝网。

冲进机场以后的姚根连,没跑几步便跌进了一个散兵坑里,与一个身高力大的美军扭打在一起。

这时,通讯员徐阿毛赶到,一枪托结果了占了上风的美军。

等隐蔽靠近了一顶大帐篷,8连一阵手榴弹后迅速冲进了帐篷。面对猛然冲进来的志愿军战士,睡在鸭绒睡袋里的美军,竟然没有一个动的,有的甚至闭着眼睛装睡。

此前的战斗中,志愿军吃过美军装死反击的大亏。姚根连于是示意一名战士打出了一梭子子弹,可美军还是没有几个动的,仿佛都被打死了一般。

姚根连踢了一脚美军的屁股,笑着说:“你是死还是活?死了,我们就不开枪。”

接着,姚根连又踢了一脚旁边的美军。这时,美军好像听懂了,纷纷睁开盈满了恐惧的眼睛,哇啦哇啦地说着什么。原来许多美军并没有死,只不过装死而已。

这时,8连长走了进来。看着不缴枪投降反而装死伺机反击的美军,气不打一处来,举起枪托朝一名表情顽固的美军砸去。

没等8连长再砸第二下,姚根连挥手命令道:“ 立即构筑工事,防止敌人反扑。”

而已经饿得挺不住了的8连战土,大多数并没有立即构筑工事,而是觉得美军不堪一击,自身没有多大危险,所以也没在意躺在地上的美军真死还是假死,奔着一些食物和衣服而去。

可不一会儿,8连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攻击中的志愿军

这时,机场内的美军开始了反击,借助一辆坦克和装甲车,将8连两面围住,8连顿时危急万分。

眼见与9连对打的美军也分兵一路,对面还有几辆坦克和装甲车掩护,身后装死的美军也都活了过来,为了避免被四面合围的危险,姚根连带领8连急忙朝西南方向的山坡撤离。

战士们翻过一道土坎,刚与负责外围的1排3班汇合,一辆美军坦克开足马力也跟了上来。

见小名叫阿华的3班副邵真宝前来掩护突围,姚根连命令道:“阿华,去搞掉鬼子的坦克!”

邵真宝赶紧回话:“副营长,没有炸药啊!”

姚根连大声喊道:“用枪杆子!”

邵真宝心领神会,带领3名战士瞅准时机,猛地将步枪杆同时插进了正在爬坎的坦克履带。

坦克熄火后,两名坦克手跳出来想跑,姚根连举枪击毙了一名,另一名赶紧跪地投降。可8连没有人会开坦克,于是利用坦克和土坎做掩护,一直与美军对打到奉命撤出了战斗。

等撤到安全地带,姚根连发现自己左腿挨了一枪,但没有流一滴血,也丝毫不觉得疼,原来不大的伤口当时就冻住了。

年轻的志愿军战士

11月30日凌晨4时许,回到营指挥所的姚根连,遇见了攻击回来的娃娃连9连,于是赶紧上前问道:“你们出击了?”

几名小战士说道:“副营长,我们出击了,我们打得很好!”

姚根连又仔细一问,原来娃娃连9连伤亡过半了,连长、排长和班长也大都伤亡了。

姚根连径直走到站在营指挥所洞口,看着正站在那里发呆的教导员朱庆云,生气地问道:“娃娃连怎么出击了?是你的命令还是营长的命令?”

朱庆云说:“营长和我共同的命令。7连伤亡太大了,鬼子反击得厉害,只好让娃娃连出击。”

姚根连道:“出击,出击!娃娃连还是一些孩子,不是还有8连吗?8连打光了,他们再出击也不迟嘛!”

姚根连嚷着,就要去去找营长顾清云。朱庆云突然道:“营长负重伤,下阵地了。”

原来,因为电话线不够长,电话只好放在了洞口。团长莫昌福来电话时,营长顾清云刚摸起电话,一发炮弹落下,一块巴掌大的弹片穿过掩护的通信员的后背,又将顾清云的前额削去了一块,顿时血流满面。

见止血不住,3营粮秣员李子玉和幸存的几名通讯员,赶紧用抬架将顾清云抬到了附近的太平村,又找了一辆朝鲜阿巴吉的牛爬犁,这才将昏迷不醒的顾清云送到了58师治疗队。

此时的174团3营,7连还剩下不到一个排,9连也伤亡大半,好在8连仅伤亡了30几人。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

这时,174团运输队送来了第二天的粮食,还是每人一个土豆。

姚根连刚想发问,运输队的人抢先说:“一线部队是这样,二、三线的每人,连半个土豆也摊不上。”

运输队的人说得没错。这时,174团副政委项远和副团长林政明也来到了1营,因为整整饿了一天一夜了,走起路来脚跟已经有些发飘了。

1营长余德和实在看不下去了 ,让自己的通讯员去附近的村里找来了四个土豆,各自分给了项远、林政明和两名警卫员,并说:“这是两天的口粮,首长们节约着吃。”

项远、林政明和两名警卫员每人吃了半个土豆,这才有力气冒雪走到了3营。

项远传达团长莫昌福的命令说,姚根连以副营长的身份代理指挥3营,并叮嘱道:“为什么要坚决打?因为只有坚决打,才能消灭敌人,只有消灭了敌人,部队带能有吃的!”

姚根连马上收拢部队,将7连和9连编成一个连,由教导员朱庆云指挥,自己则带领还有120多人的8连。

与此同时,姚根连也下定了一个决心:“先不说别的,就是为了让战士们能吃上饭,也要坚决打好这一仗。”(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铁血长津湖》系列,媒体转载须经授权,欢迎读者转发)

┃戈未央:作家(非虚构领域),抗战流亡学生子弟,长津湖战役烈士后人。

┃《踏不灭的薪火》国家图书馆收藏,据此拍摄的纪录片列为对台交流项目。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