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玄陵
声明:本文基于小说《说岳全传》创作,与历史无关!
周侗一出场,就是以一个隐士高人的形象来塑造的。
他弓马娴熟,文武双全,十八般武艺精湛,兵法韬略无不通晓。《说岳》继承了《水浒》的故事背景,但《水浒》的两位战力天花板——卢俊义、林冲,都是他的徒弟。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有着强大的社会活动能力。
内黄县令与他称兄道弟,高僧志明与他谈朋论友,就连宗泽、刘光世这种庙堂卿相对他也是久闻大名。
可在崇尚武力的《说岳》中,全身叠满BUFF的周侗,教出的四个徒弟中,除了岳飞差强人意以外,其它三个全都是废柴。
一
汤怀、张显、王贵武艺平平,在《说岳》中只是三流水平,文才那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汤怀识几个字以外,另外两个差不多是半文盲水平。
这三个人不争气倒也能够理解,他们毕竟是富户出身,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对于他们来说,有酒有肉比什么都强,再能混个官当当,那纯属就是锦上添花了。
所以,跟着周师傅学习的时候,想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筛网,能混上个三流武将,这已经是烂泥扶上了墙了。
更何况,练武这种事情也是看资质的,你资质又差、又不肯努力,洪七公来了也没办法。
像高宠、杨继周这种人,那纯纯的是祖师爷赏饭吃。
换个角度来说,周侗到王家坐馆,根本就是在混日子。他是因为潦倒无亲,心灰意冷,看在与王明的交情上,才给这三个蠢材当师傅。
一来是为了找个地方安身,二来也是给自己找点事儿干。
如果这三个家伙争气,即便是资质平庸,哪怕只是像郭靖那样努力,周侗也会尽心尽力的教授他们。
但他们自己不争气,周师傅也就乐得清闲,踏踏实实的混日子了。
尤其是收岳飞为螟蛉子以后,他一心想把与非调教成盖世英雄,这三块料就更要靠边站了。
一边不愿意学,一边不愿意教,最后教出三个废柴也在情理之中。
二
岳飞可就不一样了,岳飞的身上,寄托了周侗毕生的夙愿。
周侗一生都想教出一位盖世英雄,结果他最引以为傲的弟子,卢俊义、林冲皆为奸臣所害。
但即便这俩活着,恐怕也不符合周侗对盖世英雄的预期。
而作为《说岳》的第一男主,岳飞资质奇高,且又发奋图强、志向远大,又有诸多主角光环的加持,再加上周侗的尽心传授,具备了成为一个盖世英雄所有的必要条件。
岳飞也确实没有让周侗失望,他成了周侗平生最得意的弟子,卢俊义、林冲已经很厉害了,可文武双全的岳飞,比他们两个更厉害。
当然了,我们曾经分析过,但从武力上来说,岳飞比他们强不了太多,不足以拉开实质性的差距,顶多也就是何元庆与岳飞的差距。
但不可否认的是,岳飞是周侗平生最杰出弟子,不但文才是第一,武力也堪称第一。
在《说岳》前期,岳飞在主角光环的加持之下,确实也是朝着盖世英雄的方向去发展的。他文才武略,单挑无人能敌,智谋天下无双。
可渐渐地这个未成型的盖世英雄就垮了下来,自从岳云出场以后,岳飞的武力显得越来越拉胯,在金弹子、高宠、山狮驼等人的衬托之下,简直是不值得一提。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岳飞的个人战力,在整部《说岳》中至少要排到十五名开外。
别的且不说,就说他十三岁的儿子岳云,仅仅是在梦中学了一套锤法而已,在自学自练的情况下,就已经具备了碾压岳飞的实力。
这还有什么理由可找?
顶级的天赋悟性,艰辛的努力付出,高明的师父周侗,超绝的主角光环,难道还不上岳云的一个梦?
这么一对比,岳飞岂不是成了废柴,卢俊义、林冲岂不成了废柴,汤怀、张显、王贵岂不是连废柴都不如?
三
这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岳飞天赋太差、不够努力,还是因为周侗的水平太差、浪得虚名?
亦或者,是钱彩把《说岳》的战力系统给写崩了?
大多数人喜欢将这种矛盾归结于战力体系的崩塌,但如果你是作者,会留下如此明显且巨大的穿帮吗?
如果我们避免先入为主,而是尊重既有的事实,假设这种矛盾是作者故意留下的,那么作者留下这样的矛盾究竟意欲何为?
或者退一步讲,如果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我们能不能通过对情节的理解,来解释这种矛盾?
唯一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周侗被高估了,不管在历史还是生活中,这样的高估并不少见。往往名气越大的人,越容易名不副实,远的不说,看看《水浒》中的“及时雨”就知道了。
他们的名气,远超出了赖以成名的才能,其中必然是有猫腻的。
比方说,一个天天阿弥陀佛的高僧,搞得全国人民都认识他,这样的高僧还能叫高僧吗?
周侗虽然不是名不副实,但其实力也在传言中被放大了,更何况,周侗的名气主要是教育方面,一个顶级的教育家不见得一定是个顶级的武术家。
所以,周侗能教出岳飞这么一个文武全才,基本上已经是他的上限了。
而岳飞的习武资质虽高,也仅仅是作为佼佼者而已,绝对谈不上顶级。《说岳》真正的顶级高手,两臂都有数千斤膂力,单凭这一点,岳飞就差得太远。
另一方面,以武侠小说的观念来说,武学高手一般都是心无旁骛之人,或者是性情纯粹之人。
岳飞这个人,心里杂念太多,执念太重,实在也不是顶级高手的苗子。如果放到金庸武侠中,顶多也就是丘处机这样的水平。
这是胡扯,供君一笑,不必当真。
四
最值得探讨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周侗这样一个角色。
从表面上来看,周侗是个隐士高人,实际上,他是个有志难舒的忠臣义士。
他就有点像《大宅门》里的那个季宗布,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明明胸怀满腔的抱负,却沦落到给平民富家子弟当老师的下场。
周侗比季宗布还不如,季宗布虽然身负异才,但是年轻而声名不著,一时之间被埋没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他后来被调入军机。
周侗却是名满天下,人人都知道他有能力,却始终难入庙堂,只能靠传授弟子来曲线报国。结果,他的弟子卢俊义、林冲,却都被奸臣害死。
如果说梁山所处的时代,是大宋王朝的末路,而周侗所处的时代,那可以说就是无路了。
周侗出场的时候,妻子故去,膝下无人,孑然一身,凄凉无比,显然已经是末世的光景。
此时即便有心杀敌,也无力回天了。
所以,周侗的出场与死亡,预示着大宋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他用最后的力量,为大宋朝培养了一个文武兼备的岳飞,简直就是一个年轻版的周侗。周侗将所有希望就寄托在了岳飞身上,可终究还是步入了卢俊义、林冲的后尘。
看过周侗传的,才知道他有多猛
金台→周侗→卢俊义,岳飞